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曹勇进 《探求》2008,(5):14-15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都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新贡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表明,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徐惠平 《探求》2003,(3):4-6,24
本文联系党的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发展和深化认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涵盖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全部成果,通篇充满了先进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7·16”重要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光芒。讲话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力社保部门承担着推进社  相似文献   

7.
8.
我们党要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践中必须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多干实事,善于协调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将国家视为公共性与阶级性辩证统一的国家。在公共权力的归属问题这一内生动力的推动下,公共性与阶级性这对矛盾不断发生转化,通过对自身的两次否定,实现了公共性的真正复归,使二者之间呈现出公共性—阶级性—公共性的螺旋形上升轨迹,契合了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发展阶段。考察国家公共性与阶级性的转化过程,特别是考察二者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关系,有助于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履行国家职能、澄清国家治理中的误区,也有利于持续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对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是很大的。可以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成就和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成就,都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物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考察我院时,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五点要求”,强调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考察我院时发表的“7.16”重要讲话,其内容实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关于先进文化要求方面内容的重要阐发。讲话从治党兴国的战略高度科学地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我院以至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党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德慈 《探求》2000,(4):8-11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三个代表”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他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理论的新贡献,是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从深层次考虑,要…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指出:那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可以了、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看法,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江总书记的“八七”和“四二八”讲话,是中国共产党迈入新世纪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并从多方面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还对江总书记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归纳,就如何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汉卿 《探求》2002,(4):9-10,14
我们党要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践中必须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多干实事,善于协调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既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又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最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是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创建全新的教育机制和模式 ,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必须努力克服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弊端 ,才能保证创新教育在良性、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推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2002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考察我院时,特别强调了学风问题,要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的优良学风,并指出“学风优良是科学研究的保证,学风不正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江泽民同志亲临我院考察工作,就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立鳌 《探求》2008,(3):11-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科学论断,这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而得出的崭新结论。和谐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发展的良好状态;社会和谐是指在以人为价值判断主体的生活中,社会各个要素处于互相促进与协调发展的良好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及其重要方面。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坚定地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