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学术评价功能的错位与缺失是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频发的重要诱因。在新时期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内涵和功能,从评价理念、评价体系、评价时效和评价环境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公正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这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克服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学术腐败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CSSCI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SCI是在学术界要求尽快完善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使评价要保证荣誉与贡献相一致的背景下问世的.它是揭示文献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检索系统,如适当运用,对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评价,都有一定的意义.为使CSSCI从一开始就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必须放准它在评价体系中的位置.改进同行评议制,措施之一是运用好CSSCI系统.评审专家不是简单地看引用次数,而是从中了解学术同行对所评成果的承认程度,以使评价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对学术研讨会论文进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增加定量评价因子,体现评价的层次性与综合性。改变目前科研管理中学术研讨会论文评价“惟行政化”、“图章化”的学术失范现象。以“入选论文”作为学术研讨会论文的评价方式,不以奖励等级进行即时评价,以延时评价验证论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评价能否公正、客观、科学,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近20年来一直讨论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同时,它也是国际学术界同行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总体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体系、资助与评估基本模式和项目管理主要特点;重点回顾中国社会科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研究项目评估方式的研究和探索以及产生的影响;分析和阐述新世纪以来研究项目学术评价新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积极应对的若干新问题。论文力图展示中国社会科学界在研究项目资助与评估方式上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是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从伴生评价转向自主评价,从形式评价转向内涵评价,从行政思维转向学术思维,从管理评价转向发展评价,从单维评价转向多维评价是我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制和机制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社会科学界学术评价体系的现状,认为现行学术评价正处于量化评价失范、各种考核并存的群龙无首状态。量化考核和同行专家评审虽然还在发挥主导作用,但一种新的趋势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依赖官员的指示、传媒的评价、大报大刊发表和外国专家评价等强势力量的“依赖化评价”。同时,新的评价体系也在酝酿之中。本文以为,对于新的评价体系,我们在期待其更适应社会科学自身研究规律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的评价体系仍是一种体制内、服务管理需要的评价,根本上与过去无异。所以学者需要以更加宽容和理性的态度去迎接其诞生。  相似文献   

7.
8.
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从宏观的视角乌瞰相关研究论文的各种分布情况、研究热点问题及其学术影响力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004年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论文的高产期,产生了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在我国已经由零星探索阶段走向系统研究阶段。高发文与高被引排名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出高产作者与高影响力作者主要分布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武汉大学,这三家单位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的重镇。这个期间关于成果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较多,而研究热点主要是运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引文分析的方法,以CSSCI数据库为统计源进行学术影响力分析。此外,关于学术期刊的评价、高校人文社科评价、同行评议、评价机制、创新评价等也是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文章根据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设计了初级、高级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如何在一般性成果评价、科研人员考核、职称评审、成果鉴定、成果评奖等管理工作中应用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全面、完善、公正、科学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既是为了从方法论上根本解决现行评价方法所造成的弊端和错误导向,也是为了不错过已经出现的重要发展机遇,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摆脱以往根底浅薄的被动局面。文章在分析了现行主要评价方法,如同行评议、引文索引、核心期刊等之后,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的建立现在面临的困境是旧有的主、客观方法都有较多缺陷,而新的方法还处在实验阶段,新、旧之间的过渡时期还较长,是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事故易发的不稳定阶段。为寻求出路,文章认为当前的做法是重组现行旧方法和实验性方法,在互相关联和牵制中尽量降低彼此缺陷的负面作用,形成“组合效应”;同时从长远发展考虑,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有利于评价体系良好运行的环境,建立起对学术研究者、学术评议人、学术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1.
王钢 《社科纵横》2006,21(2):55-56
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成果,是社会科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是进行社会科学管理、奖励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了当前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对建立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学术评价侵权的提出,本文结合案例讨论揭示了该类侵权是造成学术风气败坏的重要因素。在分析了"人治"路径治理乏力的同时,作者提出了"法治——参与"的新路径来遏制评价侵权,包括防控不端的微观结构,例如公资源开放和问责的流程;并在新旧路径比较中梳理出变革学术评价制度的线索,包括正当评价权的确认、四类制度的推进和公民参与来达到有效治理。这些诉诸"看得见的正义"的举措(包括颁发预防侵权指南)是对评价侵权的一种主动防御,也意味着对高端产品和创新人才的保护由人治转向法治路径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13.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现实需要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特征出发,以现实性、价值性、创新性为总原则,设计出一套科学、公正、客观、操作简便、实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此体系既兼顾到科研管理部门及评价机构的管理需要,也考虑到专家评价的可操作性。它可以为各类型科研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在实际评价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评价内涵非常丰富,其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不同的评价主体具有不同的评价动机。我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目前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公信度不高、评价动机不纯,而广受社会公众所诟病。评价主体及动机在社科评价中具有决定地位,要正确认识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与动机之间的关系。通过剖析目前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及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社会科学评价政策、改善评价方法、构建监督机制,树立具有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形象,引导我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有必要全方位地建立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深入分析发现,造成当前科研评价困境的本质原因在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校的发展和定位没有较高的认同度,iv,有在对高校的发展和定位达成高度共识后制定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接着,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首先明确了科研评价的主体,确定以科研成果为评价对象,将科研成果分为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奖励等四大类,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定位对科研成果分f-1别类予以赋分,鼓励合作、协同创新,最大程度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加强成果评价 改进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同行学者的单一定性评议,到使用评价指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较为单一的同行评价方式,到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分析多种评价方法互相补充的演变过程.成果评价中的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所反映的正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悖论.  相似文献   

17.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问题,首先是评价主体的选择问题。根据成果产生的流程与影响范围,可以将相关评价主体归类为书刊编辑、学界同行、社会受众、科研管理者及科研评价中介机构,每一类评价主体具有各自独特的评价视角与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和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发展与进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进行研究能从侧面把握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探寻社科评价对社科研究的促进作用,让社会科学更好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我国的社科成果评价起步较晚,在延袭传统评价方法的同时,受欧美评价方法的影响较大,把中美两国的社科成果评价作一番比较,对我国社科成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北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其历史、地理、民族、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色彩.充分认识与研究东北现代文学这一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文学,对于丰富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回顾东北现代文学的研究历史,当追朔到建国前,随着东北流亡作家群崛起于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同时也产生了对其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当时一些著名的作家,学者、评论家如鲁迅、茅盾、周扬、胡乔木、  相似文献   

20.
扭转重量轻质之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合理,集中反映在成果评价上。成果评价的主要问题是重数量轻质量,表现为过于强调量化,过分依赖期刊、出版社“级别”。由于管理学术性的弱化,一些单位将评价与考核简单地等同,所以高分者未必真优秀。重数量轻质量是目前学术界现有不良倾向产生的根源之一。扭转此风的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同行评议制,建立监督机制,完善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