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内容的归纳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的阐述 ,都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与理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学习应用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系统地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与中心环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党思想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思想内容,文化价值思想是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产生动力作用,提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是形成我国各族人民巨大凝聚力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提高我国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部“四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易凤兰邓小平同志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干部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1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依据韦新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弄清楚这一重要问题,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当...  相似文献   

9.
科学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道路建设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途径加以全新诠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新篇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在马列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部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集发公司在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企共建”、“联村共建”的主要做法,认为其主要启示在于:建设一个好班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集中连片推进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方式;村企共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发展新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支撑;软件硬件一起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揭示了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对于推进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实现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利益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新颖的社会课题。本文从"和谐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切入点,分析讨论了与和谐社会相关的几对矛盾,为清辨观点、理顺认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八荣八耻"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划清了是非界限,褒奖了真善美,贬斥了假恶丑,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确立了新标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一年多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作者结合其他学者的探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和国际经验来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多重背景下的产物,而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社会环境来看,新农村建设切实可行。第二,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第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必然要求;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第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要注意把握体制性创新是新农村建设之基,优先序选择是新农村建设之端,城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之路,公共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之源。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客观经济规律和本国国情认识不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挫折。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多次发出了读书建议。他亲自带头认真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为探索和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毛泽东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重构、现代化创造人类社会新文明、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思想观点,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由“工业化”拓展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要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发展到全面高度发展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重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工业化策略。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了新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探索、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否定改革、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思考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开辟具有理论的合法性、历史的合法性和现实实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政治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政治内涵作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政治就是大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等论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政治观,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