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柯英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65
在针对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丛林猛兽》的研究中,批评界一般都是聚焦于男主人公马丘,探究“猛兽”到底是何物,往往忽略了女主人公梅,而她同样应该引起关注。马丘在存在的焦虑中成为一个表演者。陷入自我矛盾之中,无法正视生活中触手可得的爱情和可能的幸福;梅则作为唯一的观看者,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的变化,在沉默和无谓的坚守中蹉跎了一生。二者虽然以不同的方式演绎了“自欺”的形态,但走向的是同一个虚无的终局。 相似文献
2.
杨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3-134
弗兰纳里·奥康纳长篇小说《智血》自出版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然而其哥特式的怪诞风格让人晦涩难懂。本文以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为切入点,通过展现小说所表现的"我—它"关系以及"我—你"关系,深入文本,对其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意象进行分析,从而诠释小说所表达的深邃主题。 相似文献
3.
《雷雨》及其中的基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雨》自出版以来,其文本中的序幕与尾声被一再地删除。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干预下,《雷雨》文本原有的“忏悔”叙事语言、“罪恶与救赎”创作主题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相似文献
5.
杨德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7):171-173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的观点表明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常人在世之中,强调人处于一个随时都被他人影响、异化的世界,人逐渐背离自己的元初状态,成为一个被世界规训的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指出劳动过程中人的对象化、客体化,并由此导致人的本质异化。从在世存在的视野分析异化理论,有助于探求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6.
7.
陈立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38-45
本文首先讨论了“上帝之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考察存在哲学的焦虑观,并分析走出“上帝之死”所造成的虚无主义之可能的路数。 相似文献
8.
何希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Z3)
本文通过对曹禺的《雷雨》原著精魂──“雷雨意识”的探析,旨在从电视剧与原著的关系上来审视电视剧《雷雨》的改编,从而具体分析了电视剧《雷雨》因削弱和淡化了“雷雨意识”而留下的两处影响全剧的重大遗憾。 相似文献
9.
殷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121-125
曹禺在《雷雨》中运用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雷雨"意象象征和隐喻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的神秘力量。在《雷雨》的接受史中,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细读文本并考察曹禺的创作原意,以及作者后来对此问题的解释,方能还原经典走近曹禺。 相似文献
10.
吴翔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20-123
鲁迅的名篇《过客》演绎了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由模糊的时间背景与断裂的时间动态构成的时间形式体现了个体此在的非历史性。路和门物理空间的并置规定了两种可供反应参照的存在的价值取向。依靠聆听和解释,主体让受遮蔽的存在之真敞亮。面对着存在的悖论,主体绝望的选择脱离了日常逻辑经验理性,也扩充和获致了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对存在意义的质询。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在存在主义视阈中,艺术通过象征的召唤进入"诗"之"思"。从这样的思路来把握《雷雨》不失为一种新的诠释途径。首先,在《雷雨》中作者从"情欲"——伦理叙事角度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把握,体现的是"诗"(象征之艺)中蕴涵的"思"(生命之惑)。其次,《雷雨》在诗学层面建构了超现实的梦幻形态,一方面表现了生命存在感与艺术创作观的内在统一性,同时又以有限的存在方式指向无限的存在意义,表达了对生命存在近乎寓言式的思考。其三,作为一种悲剧范本,《雷雨》的悲剧性象征的能指层面由"周公馆"和"雷雨"组合为一个象征性时空秩序体,曹禺从中体察人类的悲剧性处境以及生存性焦虑,将自我的存在体验上升为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雷雨》被认为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结构主义的二项对立出发,对于其情节、人物性格和人同命运的对立做了具体的探讨,完美的结构和精湛的语言使之成为中国话剧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筑设计与文学创作同为回应社会现状的艺术创造,通过借鉴文学大师卡尔维诺所提出的文学创作中思维方式的转变,分析了几位当代国际杰出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旨在从对这些建筑作品的分析中总结出供建筑师们探索建筑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以使建筑师们设计出更多回应当代社会现状的优秀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4.
童年生活中五位具有母性色彩的女性对曹禺施加不同影响,中学时期扮演女角的艺术尝试,使曹禺很早就萌蘖出强烈的女性关怀意识;清华园美好的学习环境与黑暗腐朽政治社会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积淀在曹禺心理形成正负情感的交错碰撞,因而曹禺在创作<雷雨>时能不断进发出诗意的火花;备受争议的结尾与序幕是作家抒发求学清华园,初涉爱河正性情感的唯一通道. 相似文献
15.
《雷雨》中,曹禺塑造了最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繁漪。她“雷雨”式的性格在剧中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她的悲剧形象交错在一起,体现了这一人物悲剧性格的深刻性。繁漪那火炽热情,强悍灵魂的本质是时代的觉醒。她就象一朵进飞异彩的心灵火花,令人目眩耳鸣,心荡神摇,又是如此短促,倏而消逝。 相似文献
16.
苏晋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1):94-97
创新,既代表一种实际的本本和能力,也反映一种思想状态。如今,创新已不是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高教工作者也应以创新为灵魂来审视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郭剑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84-86
《雷雨》以错位的家庭角色的冲突为表征,从不可抗拒的命运与人的内在欲望两个方面探究了人的悲剧性存在.作品中,由周、鲁两家构成的这张命运之网有着极大的破坏性,极具毁灭性与悲剧性,这种破坏性冲突力量的形成根源于剧中人物家庭角色的错位.错位的家庭角色成为剧作组织冲突线、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以及塑造人物性格、探究人性奥秘、开掘人生悲剧性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8.
19.
胡德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57-62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