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ARMA-GARCH模型对非流动性进行建模,在分离出预期和未预期非流动性的同时,得到非流动性的波动序列。建立GARCH-M模型分别考察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波动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期非流动性与期望收益正相关,而未预期非流动性与期望收益负相关;非流动性的波动对期望收益有显著影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基于Fama-French规模-账面市值比5×5组合对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当期已实现特质波动率和非预期特质波动率均与收益显著正相关,滞后一期的已实现特质波动率与收益的关系并不显著,只有在控制了非预期特质波动率时,预期特质波动率才与收益显著正相关.另外,条件相关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上市场,组合贝塔与收益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在下市场,组合贝塔与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5.
6.
0引言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收益,而收益总是伴随风险。在既定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如何科学进行投资决策,以使在可承受风险条件下收益最大或在期望收益目标下风险最小,就成为股票选择及组合的分析决策问题。投资者作出决策的前提是掌握各种股票的收益和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股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上海A股市场流通总市值计算波动率,并将整个市场分为上涨阶段和下降阶段以及将波动率分为可预见部分和不可预见部分,来探讨市场收益与波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股市是弱有效性,其投资者整体上是风险偏好者,并且投资者在市场下降阶段的行为比上涨阶段的行为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8.
收益与风险是证券投资的两个核心,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证券投资前,都必须计算证券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率,并以此为基础来估计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因此,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是证券投资分析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三种切合实际而且容易操作的风险估计方法,能够准确而且又比较保守地估计出收益率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的非对称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一个非流动性指标,对中国沪深股市1995—2005年的市场流动性进行计量,发现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存在明显的波动聚集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对称G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流动性风险表现出“强时愈强,弱时愈弱”的特征,这意味着当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时,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泡沫化倾向.文章认为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技术,以股票流动性作为资本市场的考量指标,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以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其作用机理与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资本市场释放了利好信息,能提高股票流动性,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了股票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13.
一、单个股票收益的计算股票投资的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定期发放的股利收益;另一部分是资本所得,即股票买卖价格的差额。衡量股票投资收益大小的指标是投资收益率。其公式形式有下面两种:Pt-1为期初价格,Pt为期末价格,Dt为该期间内的股息收益。这两个不同的公式有什么关系?我们把股息收益一项略而不论,令:Y=(Pt-Pt-1)/Pt-1-log(Pt/Pt-1)=(Pt-Pt-1)/Pt-1-log[(Pt-Pt-1+Pt+1)/Pt-1],再令:(Pt-Pt-1)/Pt-1=x,则:Y=x-log(x+1),Y′=1-1/(x+1)ln10,若Y′=0,有x0=-0.5657;…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利用ARMA(1,2)-GARCH(1,1)模型分别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和货币财政政策组合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影响效果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干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财政支出增加会显著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印花税增加会增大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连续型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大于离散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研究结果对于防范和管理股市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文章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6批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流动性溢价都存在,也就是具有稳定性,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预期收益与换手率的负效应减弱,说明流动性的强弱与流动性溢价有密切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零售商具有风险厌恶决策偏好的两阶段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问题,对收益共享契约的参数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考虑流动性风险的可违约债券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来自结构化模型和简约化模型的实证文献均显示,公司债券市场存在“信用价差之谜”:收益价差不能完全由信用风险影响因素所解释(H ull,Predescu和W hite,2004)。流动性风险被认为是影响价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流动性是指以无摩擦市场价格立即出售某种证券资产的能力(Ericss 相似文献
19.
在预报股市收益率时考虑到股市风险波动及其结构性变化对股民心理预期的影响,采用状态空间理论将静态风险溢价GARCH-M模型改进为动态风险溢价模型。以中国深圳股市作为算例,研究了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深市风险的波动及股民风险预期的变化,并据此模拟了深市2008年8月的收益率,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解释力更强,拟合精度更高,比一般的GARCH-M预报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导致银行行为机理发生变异.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变动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变动与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会根据上一期的资本、流动性与风险承担反向调整本期水平,三者均存在内生的稳定性.有鉴于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变异,资本约束与流动性约束的合成效应应该纳入银行监管框架调整的考虑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