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璇如等撰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方民族渔猎经济文化研究》一书于 1999年 8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北方民族渔猎经济文化变迁研究是一个新命题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 ,本书紧紧抓住渔猎经济、渔猎文化、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发展道路这四个专题展开论述。全书共分 5篇 ,主要从渔猎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经济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经济文化发展趋势方面深入探索了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和满族的渔猎经济文化变迁的基本规律。如赫哲族篇 ,不仅详述了其渔猎对象…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她和我国其他各兄弟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保卫了祖国的辽阔疆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赫哲族历代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平原上。这一带江河湖泊密布沼泽草木连绵,完达山蜿蜒伸入三江平原境内。赫哲族人民依靠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渔业生产是赫哲族由古至今的主要经济活动,在这项经济活动中,桦皮船是必不可少的捕鱼工具。上图就是赫哲族的桦皮快马船,赫哲语叫“乌末日沉”。这是一种较原始的叉鱼和  相似文献   

3.
《学问》2010,(2)
赫哲族是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地区,世代以捕鱼射猎为生。在其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习俗,如养狗就是其中之一。狗在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赫哲族和阿伊努族有着相当丰富的纹饰文化,主要表现在岩画、信仰用具和生活用具上.这是一种在原始渔猎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文化艺术,反映了当时氏族部落时代的周围世界及原始先民的世界现、宇宙观和信仰等.比较两个民族的纹饰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如纹饰、纹饰的形式、纹饰的发展途径、纹饰的含义.纹饰文化都与萨满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国庆 《学术交流》2002,(5):150-155
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经济主要有渔猎、畜牧和农耕三大形态。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三种经济形态之中 ,分别呈现出了经营重点、生产方式及所有关系各不相同的特征。探讨古代东北地区各民族经济形态 ,比较其内涵差异 ,有助于深化古代东北地区民族经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成员赫哲族的远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旧石时器代以燧人为徽号的远古人类群团。他与华夏先民的一支,即以帝喾为代表的中原古代人类群团,有共同的起源关系。中原与黑龙江这两个手足人类群团,有着相同的远古时代的氏族社会特征、共同的祖先崇拜和一致的原始信仰、这是他们继承了共同的远古母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反映。这里仅就同赫哲族有关的一些主要的民族名称的含义试作探索。由于黑龙江有关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也涉及到了其他民族成分。下列一些民族名称,都同赫哲族密切相关。例如,宅 夷、郡利、乞到迷、黑津,(赫…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北京周报之友会》事务局长、日中友好活动家村上秀信先生致函本刊,提出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与中国赫哲族同属一个民族。他首先引证了日本民族学、遗传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有关专家的论述,提出,阿伊努族是最早由古代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民族事物委员会最近在哈尔滨市召开《赫哲族简史》审稿讨论会。赫哲族是世代居住在我省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和汉族及其它民族一起,为开发、保卫祖国东北边疆,为创造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渔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杰 《学术交流》2012,(3):64-68
渔文化是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它是赫哲族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繁衍生息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先民们探索创造的结晶,已融入传统民居、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之中,并通过渔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人生习俗得到生动体现。因此,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性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渔文化的显著特点。赫哲族历经了沧桑久远的文明演变,创造了不朽的渔文化,其生存的需要、民族民俗学的研究及文物征集和人民政府的保护力度,分别构成了其得以传承的动力机制、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为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把发展现代旅游业视为提振多元经济的切入点.从长远来看,当把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职能的生态游作为绩优目标,而不是单纯的自然游,增加文化的原生态内涵是大势所趋,也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并且赫哲族发展生态游具有先天的自然基础和雄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赫哲族地区有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古朴的民俗风情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那乃 在赫哲族的一系列民族名称中,“那乃”一称为人们所熟知。对这个名称的含义,一般解释为“本地人”的意思。这是因为满语、赫哲语“地”叫做(na)(那);赫哲语“人”叫做 (nai)(乃),它同满语“人”(ni-ja-l -ma](尼亚勒玛)是同一语词。对于“那乃”为“本地人”的这种解释,为多数人所接受。现在,我们想对那乃一称的其他含义,试作探讨。那乃这个民族名称同该旅其他名称一样,都同这个民族远古时代尊崇日鸟的原始信仰有关,是远古时代的观念形态的反映。下面就从那乃名称与神马和太阳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1.那乃与乌鸦 同赫哲族有共同…  相似文献   

12.
1980年初夏,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依兰县永和清代赫哲族墓地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较为重要的文化遗物,有铜器、铁器、骨器和瓷器等,都为渔猎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完整的器物达300多件。生活用具中以瓷器为主,完整的有15件。其中一件霁兰碗和二件青花瓷盘,釉色光滑、新颖,制作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作为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把发展特色游作为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发展的重点,虽然政策对头,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但在发展的数量、规模以及质量、效益上,仍然存在着水平不高、层次较低以及规模较小等问题。旅游业作为多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赫哲族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主导产业,围绕民族特色游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出跨境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在民族特色游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人才在民族特色游中的传承性作用,通过强化旅游知识培训、开展旅游知识进课堂活动以及利用高校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等培养专门人才;发挥资金在赫哲族特色游中的支撑性作用,尤其是强化政府、项目、资源在投融资方面的载体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赫哲族作为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其鱼皮服饰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印记,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与工艺特色.鱼皮服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目前,赫哲族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加之赫哲族人对当代服饰的多元追求,鱼皮服饰制作工艺正在逐渐地消失.鉴于内涵丰富的鱼皮服饰文化濒临灭绝的现状,保护和传承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通古斯语族民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娜  郭力 《学习与探索》2001,(6):119-124
东北亚通古斯语族民族属于中俄两国的跨界民族.自中俄分江而治后,在不同文化影响下,同根同族的通古斯语族各族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其传统的渔猎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急速变迁,语言文化也正在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昌翰、黄任远撰写的《赫哲族文学》一书于1992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共14章,33万字,涉及赫哲族神话、伊玛堪(说唱)、传说、故事、民歌、谚语、民间艺术家、创作文学等诸多方面,全面概括了赫哲族文学现象和文学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这是我国第一部赫哲族文学史专著,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黑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找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确保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民族地区目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同中原及北方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高句丽人充分利用居住地区“多大山深谷”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发展农业和渔猎经济,促进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句丽人的风俗和习惯。 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可以把高句丽这一古老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一大概的描述。 高句丽民俗大体上可分为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两大类。物质方面如衣食住行,主要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生产力水平的影响。而精神文化方…  相似文献   

19.
批发市场主导型块状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状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块状经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由我国的批发市场众多的特点所决定的。批发市场主导型块状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征,专业市场与中小企业群互动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营销优势,块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具有"小、大、专、特、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莫晨宇 《创新》2013,(2):56-58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增长较难的区域。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来看,该区域需要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在探讨发展通道经济对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发展通道经济,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