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就是社会化——广义“文化”概念的逻辑批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概论众说纷纭,但根据“文化”一词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实际用法,我们认为,广义的文化概念,在外延上包括一切社会现象,所有社会现象都在文化的外延之中;文化的特有属性就是社会化,因而从内涵上可以把文化定义为“社会化的过程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2.
贺善侃 《社会科学》2001,3(11):50-54
同历史上任何经济形式一样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纯经济过程 ,而是一种广义的超越经济的历史发展。在历史上 ,近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曾以神奇的力量把社会文明推进一大步。在人类步入新世纪的今天 ,市场经济对社会文明的推动力量更是日益凸现。市场经济诞生后的整个人类近现代史表明 :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一、市场经济对社会文明的呼唤从现代的眼光考察 ,社会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市场经济对物质文明的推进作用显而易见。然而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更需关注市场经济与社会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的同步…  相似文献   

3.
一、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提出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曾经预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将按统一计划来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危机的按比例发展.他们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实质.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商品关系的质的方面,而没有对货币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作细节的研  相似文献   

4.
周月琴 《中州学刊》2006,(1):129-134
我们不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新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时,希望能够通过回到近代的“中体西用”论来解决问题。就中国而言,儒教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也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没有断裂,也没有面临失传的危机。真正的危机,乃是这种“传统文化的危机”之文化心理本身。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从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哲学范畴的历史内容的梳理与现实阐释开始,来逐步解决包括当代中韩两国在内的东亚儒教圈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心理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察人的认识活动,考察社会文化背景对认识活动的影响,就不能不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社会文化是通过人们相互交往而对认识发生作用的。交往把个体卷入了社会文化背景,交往又把社会文化因素传递给个体,从而实现了个体认识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因此交往在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沙夫指出:“交际似乎是一个同一切有关认识的过程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要素,甚至在独白中的没有盲语的思想,也是广义的交际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所以如果我们要以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研究认识论的话,哲学就不能不注意交际的问题,这是没有可奇怪的。”把交往作为认识活动的环节和前提来研究。把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范畴确立起来,按理说是应该没有什么疑义的。  相似文献   

6.
<正> 市场经济要实现健康、文明的发展,必须要有内在的文化支持,尤其要有适当的道德基础,这已被西方市场经济的历史及东亚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所证实。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病态现象,从根本上说与缺少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支持和道德基础有关。有效地建立这种文化支持和道德基础已成为顺利进行各种改革的必需。 一、重申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是指在一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与一定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伦理习俗、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在哲学上人们似乎已经阐述的很清楚,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由经济决定并必须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是第一性的,文化是第二性的;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时,曾把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的发展进步归结为人们经济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更,从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党的建设的高度提出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建设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建设先进文化的积极实践者。 一、要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摆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相互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先进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进文化渗透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之中.促进先进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作为社会精神产品及理论产品发布与交流的一个平台,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借用市场经济的一个术语可以大致界定,即学术期刊属于社会文化的“高端产品”。所谓高端产品,其概念的核心含义是指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而这一特征正好可以用来借喻作为学术作品的集合———学术期刊所富集的知识含量。然而,在当前社会中,学术期刊的作用似乎正在出现“膨胀”或“越位”、“错位”的现象。透视这一现象的背后,可以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倾向,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学术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学术期刊在文化建设中负有自身的使命,它必须关注理论的创新,关注遵守学术研究的规范,关注学术研究当中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关注学术作品中的信息含量和价值等问题。在这些方面的坚持就是学术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北京行动纲领》标志着概念上的一个转移,即从关注“妇女地位”和“性别不平等”转向关注“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的目标。除了别的,这一纲领还呼吁在计划和评估时对数据进行男女分列。在本文中,我们把赋权妇女定义为一种多层次的过程,它旨在实现基本能力、法律权利,以及在关键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内的参与。我们还提出了一套测量的指标。虽然文化参与和文化权利很难评价,我们还是主张,性别指标应该包括妇女进入并参与文化机构以及决策这样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共同建设。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却始终是在告别古典主义,增强现代意识,追赶世界潮流的逐渐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看到,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以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规范,这一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讨论自始自终存在着三种主张、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和主张是…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个体社会化的外界影响,国内外的心理学界、社会学界和文化人类学界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理论阐述。“社会化”一词可以由“人格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以及“社会角色的获得”等词汇来具体表现。因此,我们有可能把不同学科关于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解释系统,是社会行为的合法性标准.社会发展过程必定会伴随着某种形式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危机.这种文化矛盾和文化危机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这实质上是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所发生的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危机”.在这里,我们将力图说明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矛盾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刍议先进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先进文化”为依托。反过来说,先进文化的发展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培养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处在转型社会的中国,目前国家对社会的治理有诸多问题:如危机频发与制度滞后,权威治理与分权自治的央地博弈,民主化与市场化的共振危机,运动治理与法理治理的抉择.然而,转型社会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危机与治理伴随政治生活全过程,是一个永恒的国家问题.只要把危机纳入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中解决,就并不可怕.无论是社会危机驱动型国家治理模式,还是国家为了追求一种良善的政治生活而选择的整体性治理活动,国家都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自主性作用.从“构建性自主”、“嵌入性自主”、“反思性自主”和“无为性自主”四个维度着眼,可以探讨我国经由何种自主性路径来达到有效社会治理,从而走出国家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李约瑟难题”的陈述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无法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李约瑟难题”修改为“半李约瑟难题”和“广义李约瑟难题”,以便对之作出合乎逻辑的、统一的解释。这一解释表明,不同国家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的差异盖由文化传统或文化基因的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中国行政文化重塑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改革,必然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产生深刻的撞击并使其破碎。当前社会价值观混乱、规范失灵、信念危机、本位主义抬头、贪污腐败现象的盛行都表明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文学上称之为“文化茫然”的时期。“文化茫然”是一种无序状态,如果不迅速进入有序状态,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现实的迫切需要呼唤着中国孕育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贫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贫困文化是一个建构在西部贫困区域民众的生活现状和国内外研究贫困文化的学者的大量论述基础之上的并不十分严密的概念。其实质是对西部贫困区域内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解读。在解读和剖析该概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西部贫困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它是“原始性”和“制度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现状往往表现为“文化失范”;西部贫困文化是可变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必然会溶入文化现代化的潮流。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一方面应在经济扶贫时关注文化扶贫,力争把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构建出适合西部社会发展的“规范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要在西部开发中汲取西部贫困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博采众长,努力与市场经济接轨,避免这一文化走向封闭、淘汰或西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头年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略 ,受到国内各界特别是政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这个重要思想观点 ,对于我们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对于我们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创建新型文化价值体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观点 ,是在 2 0 0 1年 1月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他说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讲“义”,市场经济讲“利”,可以说“义”与“利”是道德观的精髓、价值观的核心,自古至今,备受人们的关注。传统的“义利”观曾是中国社会实行了二千年之久的治世、自律的原则和规范,对中国的文化、社会价值观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科学地认识和评判这个问题,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用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强化社会公德,是我们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应该肯定,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随着生产力的解放,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在“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中 ,江泽民着意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提升为同一层次且三者相提并论 ,凝缩为高度概括的党建纲领和执政理念并成为党的先进性的灵魂。把文化提到立党、执政、治党核心的理念高度 ,从而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意识的理性自觉 ,也昭示着党的文化使命感的增强 ,更佐证着党的执政、治党思想的成熟。一、文化、先进文化及先进文化精神文化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大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