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在2003年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热点,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方面缘于美、日、欧等直接向中国施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争论可以追溯到2002年的“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这种论断认为,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很低,在国际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因此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表现突出,尤其是连续二十年的贸易顺差和屡创新高的外汇储备,使得一些西方国家将目光盯向了人民币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安排相继提出各种指控,旨在加快和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特别是美国国会近年来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层出不穷,从指控人民币汇率操纵到汇率偏差,从着眼于汇率操纵行为到关注汇率贸易效果,从单一的制裁措施到全方位的行动,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尘嚣日上,且相关法案也日趋完善.由于汇率问题涉及一国货币主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美国有关汇率立法的动向,及时作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3.
郭晶 《浙江学刊》2005,(4):175-180
汇率政策有效性受产权、交易费用、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约束.人民币汇率政策有效性的阶段性变化与同期的制度约束变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制度约束在减弱,政策有效性逐步增强.笔者认为充分认识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制度约束,对于转轨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民币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制度约束具体表现为国有产权制度缺陷、来自国外的新形式交易费用增加、汇率形成非市场化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制度低效.提高汇率政策有效性需进一步加强各项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两次危机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表现,包括借由贸易渠道所产生的实际产出影响,以及危机对中国汇率制度调整的阻滞效应等几个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汇率体制变革并非单一的主观性问题,其进程的推动力量不但根植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与环境,更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广泛领域内的经济与政治合作.  相似文献   

5.
孟庆亮 《学术交流》2004,(8):98-101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保证了宏观经济长期快速增长,促进了外商在华的直接投资,同时也为港澳和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现阶段国际经济利益冲突、巨额国际储备、长期贸易顺差等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应采取改革汇率机制、平衡贸易和资本项目等综合措施化解。  相似文献   

6.
"金属货币本位制度"破产之后,世界各国均确立了"信用货币本位制度",主权信用货币主要体现为国家信用。在实施本国货币国际化战略时,应从法律层面上构建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经营权与监管权。就我国而言,人民币现金国际化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而应将重点放在人民币财产国际化上,同时应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统计监测制度,并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人民币业务经营机构,构建便捷高效的境外人民币清算网络,将人民币国际流通最大限度地纳入正规金融渠道。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演进历程的三个阶段,并结合中国的贸易收支、国内外利差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这三类经济基本面因素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分析发现,近期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存在大幅低估,甚至可能存在高估的可能,无需一次性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源于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的外部施压.因此,中国必须认清升值压力的本质,继续坚持“自主性”掌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必要时可实施反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帆 《求是学刊》2003,30(3):45-52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 ,从 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作者在 1994年就预测人民币“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延续到 2 0世纪末。现在可以把预测再延长 5— 8年 ,在此期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 ,放松外汇管制 ,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 ,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文章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 ,论证了人民币升值期的根据和影响 ,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以汇率为中心调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成功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动态和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存在着结构性变动。此外,针对近期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本文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冬梅 《社科纵横》2006,(10):26-27
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目前已突破8000亿元大关,位居全球第二,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国的汇率制度是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应重新审视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本文结合我国的新旧汇率制度分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并得出结论,给出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稳定性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淼  于震 《学习与探索》2012,(12):99-101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平滑转化模型(STR模型)考察宏观经济稳定性对汇率传递(ERPT)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稳定性与汇率传递效应有非对称关系,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宏观经济越稳定,汇率传递水平越低。宏观经济动荡会导致市场信心降低,进而引发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可信性下降,汇率传递效应加强。因此,在当前国际经济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经济目标要偏重稳定,同时要合理安排经济增长,促使产出缺口与潜在经济增长保持一致,避免因政策调整滞后性和累积性引发经济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2.
田晓萍 《社科纵横》2008,23(8):79-80
WTO在运作实践中.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强国和弱国的经济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极不平衡的后果.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的实际决策过程,争端解决机构解决纠纷的实践倾向,以及协议实施中不被严格遵守等,有鉴于此,我国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在WTO中最大限度维护我国的经济主权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3.
汇率制度的经济绩效是汇率制度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文献分析方面,关于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通过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固定汇率制的反通货膨胀绩效要超过浮动汇率制度,但优势并不明显;长期来看,实际经济增长可能并不与汇率制度系统相关;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放松资本管制的条件下,钉住汇率制往往放大了外部冲击的影响,导致货币危机的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通货膨胀的浪潮中,低收入者和固定收入者备受煎熬.通过对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大增和成本上涨是诱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治理通货膨胀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需要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整力度,并且在改革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要适度地实施好收入紧缩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以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江苏省上市公司日收盘价为研究对象,利用DCC—MV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上市公司权益风险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上市公司权益风险间总体而言呈动态负相关关系,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对这种相关性产生了显著的改变,相比而言,食品、纺织和运输类上市公司的这种相关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甘肃省贸易进出口总额作为变量指标,选取甘肃省1994—2021年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探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甘肃的进出口额究竟是否有实质性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进出口总额与人民币汇率变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长期来看汇率波动对甘肃省贸易进口起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对甘肃省贸易出口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苜  方毅 《学习与探索》2007,(4):161-164
通过人民币汇率与世界主要原材料价格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分离出了原材料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的三个长期记忆成分,而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成分由一个共同的长期记忆因子所驱动,它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因子决定。同时,人民币汇率与世界主要原材料价格的知期Granger关系并不明显。因此,人民币汇率能反映世界经济的长期因素,对短期因素反应不充分,总的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成功的,不存在长期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有利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出口结构不断变化,在影响我国出口结构的众多因素中,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汇率弹性角度来探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机制,发现人民币升值能够优化我国的出口结构,并基于1993年到2010年数据,实证分析世界收入、国内收入、产业结构、人民币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于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收入、人民币汇率、产业结构对于我国出口结构有正的促进作用,世界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出口结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许红艳 《创新》2009,3(6):21-24
东盟区域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1967年东盟的成立为其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1976年《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东盟区域安全机制的形成。此后,该机制便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东盟区域安全机制为什么会得到创设和维持?它又是怎样随着时间演变而发展变化的?试从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视角来对这一过程加以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一切伦理学体系都犯有由"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不加分析地转换到"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的一元论逻辑错误,即所谓"休谟问题".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休谟问题"在于,将价值应然性的"公意"、"人民主权"简单归结为事实实然性的"多数人意志",将人民主权极为复杂的实现路径简单归结在了"多数人意志"一条路径上.事实上,人民主权的实然表现不是"多数人意志"而是公民权利,现代民主宪政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人民主权回复到现实的人权、公民权利.正是由于卢梭的这种逻辑错误,导致了一系列民主灾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