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美与感性存在相联系,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着直接关系。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学家们所说的美是自由的形式,实际上是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体现。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美的本质和根源。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现,是理解所有自然美的基础是“自然的人化”。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论者往往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希腊哲学分辨为归属“知识论”范式,这同古希腊哲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不无关联。然而,持此论者有所不察的是由柏拉图确立的“让存在之存在(“理念”)同时也作为人之存在之存在的基调,其哲学特质将希腊哲学归属于“理性人学”的范式,希腊人把人的本性建立在人所独具的理性特征之上,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面对人本身指证出人之理性的意义,并通过“知识”这一中介,将“真理世界”与“意见世界”同人的“理性”与“感性”作对应,得出入之两重性规定。希腊智慧在其思辨的理性中,导致“感性”与“超感性”的过度紧张,必然需要被了解和同情,理解与超越,因而,她必然只是通往人学途中的一个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实物”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物是“生产物” ,体现的是感性的人的主体实践本质 ;物是“社会物” ,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如果说前者体现了与旧唯物主义 (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 )抽象物质观的根本区别 ,那么后者则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传统的积极扬弃。马克思的实物观 ,重在揭示和透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诸“物相”———商品、货币、资本等具体历史形态———的主体实践本质和社会关系向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社会关系方法论 ,对于当代人寻求扬弃物化和人的解放之出路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真正把握自然之“是”,作为彻底消解“环境危机”之积极取向的认知预期或基础 ,是当下应对“环境危机”的许多话语和行为的重要指向。但是 ,其一 ,规定于自演化与自然演化的自然物 ,最终归结向作为终极存在的自然 ,而“与物无际”的“物物者非物”,自然不等同于自然物及自然物“总和”,是超越人的感性经验能力的存在 ,不可能成为人在经验中建构认识的对象性关系中的对象 ,自然之“是”不可知。其二 ,假定自然等同于自然物“总和”,获得着认识对象的规定性 ,但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与自然物“总和”的无限性具有非匹配性 ,因而自然之“是”不可知。其三 ,假定人观念地把握了自然之“是”,但由于“实验和工业”无法“制造”出作为终极存在的自然 ,无法确证对自然之“是”观念把握的正确性 ,因而自然之“是”不可知。在自然“是”不可知的立场上 ,人对“称臣”于自然需有永恒的心理准备 ,人对当下“环境危机”的消解必然以新形态“环境危机”为代价 ,人只能在与自然的“无限磨合”中存在 ,不可能彻底摆脱“环境危机”。“环境危机”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存在方式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社会的给予和满足,而社会向人们提供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又必须依靠人们的劳动创造和贡献。离开了劳动和贡献,需要和满足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离开了需要和满足,劳动和贡献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贡献与满足的关系,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就离不开其他社会成员的存在与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永杰  李雨桐 《东岳论丛》2023,(2):76-82+191-192
马克思看待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态度经历了几次变化,最终在感性活动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判断。其中的关节点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克思实现了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判断的转向。在近代思辨哲学中,当活生生的历史实践被归结为精神实体的自我展开过程时,实体=主体=自我意识的同质性封闭领域便落成了。费尔巴哈试图以感性直观原则突破二者关系的同质性,终因未能正视辩证法的积极意义而滞留在自我意识的牢笼之内,但这一尝试却为马克思最终提出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异质性判断提供了前提。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主张存在是“感性的对象”、思维乃感性活动的对象的“感性意识”,由此彻底消解了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而提出了异质性论断。  相似文献   

7.
<正> 1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价值不是一个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范畴。它是由主体的某种需要与客体的某些属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人既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因而,能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客体,主体就认为它有某种价值;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或不与主体的需要发生联系,客体就无所谓价值。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都是有价值的,而雪中送花可能价值就不大。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某些属性。价值应该是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的统一。马克思反对把价值当成物的属性的观点,他说:“商品作为价值是社会的量,因而,和它们作为‘物’的‘属性’是绝对不同的。商品的价值只是代表人们在其生产活动中的关系”,认为价值不是绝对的东西,不能把它看成独立存在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形而上学的超越就是关于存在者的本质之维和实存之维的追问;现象学以“回到事情本身”的姿态为自身开辟道路。现象学视域中的“超越”有这些取向:只有进行着的体验和其所构成者才能被视为真实的东西,由此可以回溯到原初的奠基者;“人”基于本己的有限性和可能性而作出本真的决断;就趋向于神圣物的人而言,他是超越自身和所有其他生物的存在者;其超越意味着对最高价值的仰承;人是那进行着超越活动的未知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英雄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中介性存在,“中国文化英雄”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形成和社会政治运作方面,始终起着导向性、支配性作用。但由于它缺乏一种明确的独立的社会存在形式,所以,不论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重要性都长期被人忽略。本文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把中国文化英雄作为核心概念,指出文化英雄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承载者;论述了作为文化概念的英雄形象与文化价值、文化结构的关系问题,为学术界、思想界提供一种理解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新思路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有人不同意把“人的价值”说成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认为此种说法只说出了“人的价值”的一个方面,而“人的价值”的另一方面是自我发现,只有意识到“我”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价值,社会才能进步。因为,人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所以人首先应该是个人,社会上的一切活动,都应把满足感性的个人放在首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其实质就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为达到个人目的,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人的价值?换言之,人的价值包括哪些内容?它具有什么样的形式?人的价值的特征是什么?笔者所以拟就此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过程的精神表现是“世界的祛魅”。一是事实世界的“祛魅” :用科学理性将事实世界折射为数量化的机械物质世界 ,由此创造了理性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工业体系 ;另一则是价值世界的“祛魅” :通过价值世界货币化将物品体系表层的效用价值世界折射为深层的用货币数量表征的劳动价值世界 ,由此创造了理性化市场经济体系。货币价值世界本身是现实社会结构的产物 ,反过来通过物质生活实践 ,生产出相应的物品体系 ,再以其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社会符号功能实现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由此生成了现代经济的一系列特征和产物。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一度消失。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化的。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匮乏的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还是相当复杂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之实践人本哲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边际革命”后,主流经济学逐渐以“效用价值论”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尽管赞同剩余价值论的学者仍坚信“劳动创造价值”不成问题,反对者却认定这不是真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生成为人,同时也生成了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际关系,生成了对这些关系的自觉意识和评价的需要,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关系以及对它们的自觉意识,才生成了价值及其概念。“价值”(value)从一开始便与人的生产劳动和经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属性。事实上,‘value,valeur,wer…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基本规范。由是观之,道德原则便是一种“应该”、一种“价值”,因而是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对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目的的效用: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实体;道德目的则是衡量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道德价值的标准。因此,要弄清道德原则,便必须一方面弄清伦理行为事实,另一方面弄清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这是道德原则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两个前提。在此,我们只拟考察前者,因为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已成人们的共识。 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是对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的满足具有效用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利害人己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可分为利人、利己、害人、害己四类。另外,行为由目的与手段构成,所以,伦理行为便又可以进而分为目的利人、手段利人、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目的害人、手段害人、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八类。不过,实际上,目的与手段相互依赖不能独存,而这八类的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如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价值的概念,许多学科都有了自己的界定。从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去认识人的价值,近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干扰,比较混乱。关于人的价值从大庆情况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部分人通过实践所改变的物质形态对主客体满足的过程”。这里所指的改变物质形态包括人本身的行为。从这一定义出发,人的价值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即可以被当做“物品”来称,又可以做为称物的“砝码”。如果这样理解是对的话,人的价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去看,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人的实践价值,可以称之为人的价值“三要素”。  相似文献   

16.
劳动塑形物品所获得的使用价值的物性方面,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只是当它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比如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下,它成为交换价值关系的物质基础时,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一种劳动对象化在物品上的人与自然的需要-效用关系,转向与此相同关系交换的另一种人与人的物品所有权变易关系,这是马克思后来经常指认的商品存在的神秘性的缘起。商品交换活动历史地现实抽象而成的等价关系,在充当实体商品的现实交换过程中的中介时,它又不得不重新反向对象化为可见的第三物-货币。价值关系不是物,但它却通过货币的对象化物性实在表现自己,使之成为一个与商品自身不同的东西相对立。这就是经济关系中出现的现实价值关系异化,而当人所创造出来的“奴仆”却成了万能的金钱驱使和支配我们,我们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时,这就是敌我性的货币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17.
价值并非永恒的经济范畴。人类劳动的存在,是价值产生的自然基础,人类劳动的发展形式,社会劳动的出现,并且耗费在物品生产上的这种社会劳动需要表现出来,是价值范畴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在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以前,则不存在价值概念和价值范畴。对此,马克思指出:“……我不是简单说劳动,而是说社会劳动。如果一个人生产一个物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他作为自己工作的生产者,与社会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一个人为要生产一个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的物品,  相似文献   

18.
<正> 对于个人和社会群体而言,文化是具有价值意义的。所谓文化价值,是指文化对于人类的肯定。大体说来,文化的价值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效用性价值(此处之“效用”并非仅指狭义的物质方面的用途,而是指对需要的直接满足),另一类为再生性价值。人类具有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文化的效用性价值就是要直接满足这些需要。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人类必须借助于文化来满足最低限度的生理需要(称作物质需要也无妨)。“为了生存,人应该维持自己的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 :“‘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它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价值”范畴并不是一个实体范畴 ,而是一个关系范畴。报告价值是接受者与客观事实之间价值关系的体现 ,具有新闻与文学需求欲望的受众是报告价值关系的主体。价值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1 价值对于主客体关系的依附性。价值的本质是表示主体需要与满足其需求的对象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只有这种关系得以确立 ,才具有价值意义。2 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在主客体这一对矛盾中 ,对象物及其客观属性是第一性的 ,作为价值现象的承担者 ,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相似文献   

20.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述,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生产,也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马克思的说明是有代表性的。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页。) 这种社会的特点,恩格斯也作了简要的概括,指出:“直接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