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饱含自我革命精神,人民是底气之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提供了发展动力,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外部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自我革命不断进行话语创新,形成了以初心和使命为内核的价值话语,以先进性与纯洁性为旨归的目标话语,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形式的方法话语,以区别于其他政党为标志的特征话语。面向未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对巩固领导力,提升组织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区别于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显著的标志,其体现的强大的自我革命能力、独特的自我革命精神和严密的自我革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动力和关键。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生成逻辑、价值指向、运行机制和实践要求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鲜明的历史自觉性、价值人民性、运行系统性、动力持续性和视野世界性等内在特质。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科学把握其内在特质,才能更加科学地掌握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升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指导、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和生成的实践历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自我革命历程,为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和行动镜鉴,即必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必须在坚守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在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4.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百年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党的革命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的结果,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特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蕴.中国正处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把握革命精神的灵魂,坚持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革命精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治理的模式选择。这一模式以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目标,以自我净化为路径,以革命精神为品格,形成了特有的理论内涵。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始终保持以革命精神清除党内腐败,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坚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面向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需要继续以自我革命精神强化政党治理,提升政党适应性、组织内聚性、政党自主性和社会扎根性。  相似文献   

6.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接续奋斗积累而成的历史经验。自我革命既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也体现着鲜明的现实观照。立足新时代,审视自我革命精神的现实转化,可以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展开。就理论逻辑而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主体逻辑;就历史逻辑而言,体现在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中形成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就实践逻辑而言,体现在管党治党中不断增强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的实践自觉;就价值逻辑而言,体现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自觉。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四重逻辑,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独特优势。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锻造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都离不开制度规范体系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命题,明确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根本遵循和内在结构。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将自我革命精神自觉融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着力建构两个体系——以自我革命为逻辑起点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四个机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执纪问责机制和“三不腐”一体推进机制,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内在地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气质。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智慧和党的初心和使命。党在百年斗争实践中,敢于直面自身错误、正视自身不足、自觉革故鼎新、主动顺时应变,以自我革命不断焕发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自我革命精神、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梅萍 《中州学刊》2023,(2):5-12
敬畏是出于对党的崇高事业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和虔诚信仰,是在法律之外的自我警醒和精神自律。它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机制与德性力量。敬畏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光荣传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自我革命所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以此为主线,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就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政敬畏体系的丰富内涵。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从内生机制入手,让党员、干部知敬畏、明羞耻,存戒惧、守底线,增强定力,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0.
陈丽  彭克慧  叶念 《南方论刊》2022,(4):48-49,52
自我革命理论来源丰富,是人类文明精华的重要组成元素、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的体现因素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历史经验的总结要素,充满着自我反思、自我觉醒、自我否定、创新超越、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等系列精神内涵,其哲学意蕴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阐释的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事求是的方法论等,为自我革命提供了哲学思考.自我...  相似文献   

11.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在战争与革命的环境中,如何将一个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论,起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人自我批判思想。两人在《共产党宣言》中界定了以唯物史观武装自身的“共产党人”,初步揭示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内在关系。面对1848—1852年欧洲革命的实践困局,马克思、恩格斯同步推进法兰西阶级斗争史研究与伦敦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进一步确证了掌握革命主动、推进自我革命的必要性。他们由此提出,该语境中的共产党人自我革命,就是指从“主张变革的党”成长为“真正革命的党”,从主张“空论的社会主义”转变为践行“革命的社会主义”,以不断的自我批判、自主行动引领社会革命的进程。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共产党人自我革命论,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革命中获得充分且深刻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作为十三名代表之一的邓恩铭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自我革命思想,彰显了高度的自我革命精神.邓恩铭的自我革命思想萌生于其早期的家国情怀,在领导成立早期无产阶级组织中催生,完形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了以自我革命方式、现实指向、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自我革命思想,即依托社会革命开展自我革命,忠于共产党人的革命者本色,坚定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信念,积极健全党的制度建设等.分析邓恩铭自我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内涵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要求我们坚持自我革命拒斥"告别革命论",以党的自我革命促进新时代条件下伟大社会革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精神生长的逻辑视角出发,考察并揭示井冈山精神与伟大革命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从精神得以孕育生长的实践看,井冈山精神建立在具有开创意义的革命实践形态上,其背后的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最关键一步”,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主动、精神主动上迈向新境界,标注了中国革命在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新起点,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创新变革的新基因。从主体的人格形塑看,基于井冈山精神的主体自我改造,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人格的塑造具有关键意义,包括革命觉悟的锻造、革命意志的锤炼、革命作风的塑造等。从集体的精神认同看,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寻根意义的革命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承载着革命者的精神价值共识,成为涵养伟大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和毛泽东提出的“人民监督”这一答案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历史周期率难题,也为深入认识自我革命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论断出发,可以探析自我革命丰富的理论内涵。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艰苦奋斗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在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以党的各项建设为抓手,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继续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  相似文献   

16.
打铁还需铁打的人,铁打的人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造福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力量,作为一以贯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核心力量,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不仅历史、人民、时代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同样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选择历史、选择人民、选择时代,而且引领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也引领人民、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引领历史、人民、时代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理论探索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过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完善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的过程,因此,以党的自我革命带动社会革命是基于党的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时代性,需要我们基于过程性进行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7.
党的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核心词汇。基于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rr的计量分析,选取2013-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506篇研究党的自我革命的期刊文章,研究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呈爆发式增长,主要聚焦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等内容。现有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概念内涵界定不清晰、研究视野较狭窄、研究方法单一与学科视角不广泛等问题。未来应从研究议题具体化微观化、加强与其他政党的比较研究、拓展学科视角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心学”是共产党人党性教育的必修课,它关注的是人主观世界的精神改造问题。从“心学”角度透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理解,社会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追求,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通过“使命型政党”的塑造过程实现有机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彰显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标示共产党人的价值定位,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展现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共同构成了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心学”为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注入强大的实践动能,要立足“公心”深化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蕴涵,要立足“诚心”构筑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智慧,要立足“戒心”提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各个时期革命精神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一门系统的学科,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织部分。民主革命阶段的中共革命精神史分为形成发展期、渐次展开期、全面呈现期、胜利发展期四个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上最光辉、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坐标。这六种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前后衔接,形成完整的精神序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造就了其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以及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和开拓性精神,成为党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就必须要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领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本领担当;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