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维生素D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及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肌注维生素D3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平均舒张压(24h DBP)、晨峰血压及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变化。结果两组24h SBP、24h DBP、晨峰血压、左PWV、右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 SBP、24h DBP、晨峰血压、左PWV、右PWV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晨峰血压、左PWV、右PW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维生素D可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水平,改善动脉僵硬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回顾分析6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2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表现. 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平均脉压(24hAPP)、白天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均<0.01),24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均<0.05).结论:较之中青年高血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收缩压显著升高,动态舒张压显著降低,动态脉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给予替米沙坦(40-80)mg/d,治疗8N,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24h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及尿β2-MG明显减少(P〈0.01)。结论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而且对其肾功能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综合内科及护理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4例,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及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测量身高体重及颈围,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四组:单纯高血压组50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49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HS组52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43例,对四组患者BMI、颈围及血压值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患者BMI、颈围、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和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DBP)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OSAHS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均明显升高,对于合并OSAHS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治疗OSAHS有助于血压更好达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属非勺型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上午7时服用苯那普利10mg,治疗组上午7时和晚上7时各服用苯那普利5mg.给药6周后复测ABPM.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121.3±4.9)mmHg]、舒张压[(77.6±8.0)mmHg],白昼、夜间血压负荷[(12.7±9.6)%,( 8.5±6.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分别为SBP 48.65%和77.78%;DBP45.95%和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非勺型高血压,苯那普利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可以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水平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头颅MRI提示存在脑白质病变,且具有完善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资料的患者。运用改良Schelten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脑白质病变评分的三分位数进行分组,对影响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83例患者,根据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低三分位数组(1~3分)62例(33.88%),中三分位数组(4~8分)54例(29.51%),高三分位数组(9~27)67例(36.61%)。低三分位数组年龄、高血压构成比、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均低于高三分位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分位数组高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低三分位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三分位数组年龄、nSBP高于低三分位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hSBP、nSBP、dSBPSD、nSBPSD与脑白质病变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年龄、24h收缩压水平均是脑白质病变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酸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DBP、SBP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Hcy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片能更有效控制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血清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107例4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中年组(40~59岁)56例和老年组(60岁以上)51例,观察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昼夜变化异常发生率和舒张压60mmHg发生率。结果老年组24小时、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中年组,舒张压低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血压昼夜变化异常发生率和舒张压60mmHg发生率均高于中年组(P0.0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平均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昼夜节律异常及舒张压60mmHg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临床需根据不同年龄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危险分层分为中危组29例和高危组21例。结合临床资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药物联合非药物干预控制血压。观察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舒张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SBP和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3个月后评价疗效,中危组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6%(26/29);高危组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1.0%(17/21)。随访期间,患者血压控制良好[SBP/DPB控制范围(130~140)/(85~90)mm Hg]。结论老年高血压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药物,同时制定非药物治疗方案平稳降压,以达到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BP与DB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较护理前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血脂代谢异常对其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入选人群为110例老年男性,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50例、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B组)60例,共两组。分别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其BPV长时变异性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血脂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BPV产生的影响。将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按总胆固醇TC5.72mmol/L及TC≥5.7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及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3.64mmol/L及LDL≥3.6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l/L及HDL≥1.04mmol/L分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C、TG、LDL、HDL对这类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①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BPV增大(P0.05);②高TC组较非高TC组BPV增大(24hSBPSD、dSBPSD等,P0.01或P0.05);高TG组较非高TG组BPV升高(24hSBPSD、24hSBPCV等,P0.01或P0.05);低HDL较非低HDL组BPV升高(dSBPSD,P0.05)。高LDL组较非高LDL组BPV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较单纯高血压组BPV增大,提示脂代谢异常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高TC、高TG、低HDL可能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97)和对照组(n=96)。对照组采用ACEI(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脂联素、内皮素-1(ET-1)、血浆一氧化氮(NO)]、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8%(93/97),高于对照组的80.21%(77/96)(P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脂联素、血浆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3/97),低于对照组的10.42%(10/96)(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ACEI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在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60例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罩或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两组给予同样的麻醉方法,诱导后均泵注3μg/(kg·h)瑞芬太尼、3~5mg/(kg·h)丙泊酚及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T2)、股动脉穿刺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除喉罩或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值;记录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等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的SBP、DBP、MAP及HR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T2)、拔除喉罩或拔管后5min(T5)的SBP、DBP、MA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低于E组;而两组患者切皮时(T3)、手术完毕时(T4)的SBP、DBP、MAP及HR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及呼吸抑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性,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拔管后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及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药物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H型"高血压患者实施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干预8周,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血压、CAIMT及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患者组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AIMT及血清HCY水平(168.9±10.4,92.5±11.3,24.7±5.3,0.98±0.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5±6.6,71.8±7.9,9.8±2.7,0.57±0.14)(P0.01),干预后SBP、DBP、CAIMT及血清HCY水平(130.2±8.9,78.7±8.6,10.9±4.2,0.76±0.13)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药物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81/86)。结论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可显著改善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HCY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研究组给予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24h动态血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 33%VS 70%)(χ~2=12. 085,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7. 298,10. 328,P 0. 05)。两组治疗后SI-SBP和SI-DBP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降压效果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血脂组分影响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西南宁市两个社区人群,随机选取1072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运用Anova方差分析,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人群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值高于前期组和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在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及血压正常人群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LDL、HDL、T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相关,TG与SBP(r=0.09)、DBP(r=0.11)相关,相关性较小;Spearman相关分析,TG与高血压相关(r=0.13)。③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55倍(OR95%CI:1.17~2.05),调整年龄、性别、超重、腹型肥胖等危险因素后,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39倍(95%CI:1.02~1.90)。结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较血压正常人群高,血脂中仅TG与高血压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高TG是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于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150mg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150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90.00%(36/40)],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显著,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血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血管相关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接受择期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89例,入选患者按择期手术时间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接受了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仅进行单一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对象基础期和苏醒期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对象的基础期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测量值均无明显区别(均P0.05),苏醒期观察组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各类心血管相关指标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3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参与调查的患者均给予生化指标、血压等常规检查。结果年龄、夜间收缩压和非杓型血压为导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论夜间血压升高和非杓型血压为导致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夜间血压,可有效防止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并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清晨和24h动态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内清晨和24h动态血压的平均SBP与DB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TC,TG和LDL-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治疗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