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综合内科及护理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4例,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及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测量身高体重及颈围,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四组:单纯高血压组50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49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HS组52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43例,对四组患者BMI、颈围及血压值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患者BMI、颈围、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和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DBP)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OSAHS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均明显升高,对于合并OSAHS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治疗OSAHS有助于血压更好达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尿酸(UA)水平及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H型高血压,将83例VaD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VaD组,共计34例)和观察组(VaD合并H型高血压组,共计49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痴呆程度评定,比较各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间UA、Hcy间差异,同时观察各组患者UA、Hcy水平与MMSE评分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平均UA水平间未见显著差异。不同水平认知障碍对照组患者UA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Hcy水平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不同水平认知障碍观察组患者UA及Hcy水平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UA及Hcy水平在各认知水平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对照组患者Hcy水平与MMSE评分间未见显著相关(R~2=0.089,P=0.0864);对照组患者UA水平与MMSE评分间呈正相关关系(R~2=0.593,P0.01)。观察组患者Hcy水平与MMSE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4569,P0.01);观察组患者UA水平与MMSE评分间呈正相关关系(R~2=0.6171,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较单纯血管性痴呆患者显著升高,且其升高幅度与患者认知障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04例醒后卒中合并OSAH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夜间睡眠采取侧卧位;研究组(56例)在基础药物治疗上,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智力认知度、焦虑程度、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MMSE评分、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都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都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OSAHS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睡眠中上呼吸道塌陷,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导致慢性间歇性缺氧及睡眠紊乱~([1]),其病理生理改变是氧化应激和相关炎症,血管损伤、自主神经和代谢系统的紊乱~([2])。约22%的男性和17%的女性受到OSAS的干扰~([3]),且OSAS与癌症~([4])、心脑血管事件、代谢性疾病和认知障碍密切相关~([5,6])。目前OSAS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低,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了解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组选老年脑小血管病变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128例,脑微出血(CMB)患者81例;并选择健康老年人10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做随访研究,比较两组认知障碍率。结果LI组抑郁发生率为44. 5%,CMB组抑郁发生率为29. 3%,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1. 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LI组高于CMB组(P 0. 01)。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分析研究组8周内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1);随访研究2年,MoCA得分呈下降趋势,2年时研究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内LI组与CM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人脑小血管病变患者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在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血管疾病护理及介入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关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借助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和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相应护理前,两组患者GCQ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Q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1%,低于对照组的20.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介入术后老年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BP与DB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较护理前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门诊部就诊的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61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非H型高血压病患者85例,认知功能评估工具选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类认知功能指标。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组MoCA量表中执行功能、注意力与集中、语言流畅、延迟记忆和定向力等维度评分及Mo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存在着比较明确的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on impair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9月我院收治102例老年CSVD患者资料,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评分,以26分为界线评价患者有无认知功能障碍,53例患者(26分)纳入CI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9例(≥26分)患者纳入对照组(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痴呆症发生情况,影响CSVD患者发生CI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CI组患者注意、记忆、空间及执行功能、抽象思维、语言、定向、命名、计算等各项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组患者痴呆症发生率(39.62%)高于对照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I组患者年龄(65岁)、学历、既往脑梗死人数、高血压人数、高血脂、吸烟史(超过5年)人数、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为影响CSVD患者发生CI危险因素。结论 CSVD患者发生CI后容易出现痴呆,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为CSVD患者发生CI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OSAS)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以及OSAS严重程度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MI)、平均血氧饱和度(ASpO_2%)、最低血氧饱和度(MSpO_2%),根据是否合并OSAS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0例)、轻度OSAS组(45例)及中重度OSAS组(55例),分析三组对Cys C与Hcy等早期糖尿病肾病指标的影响,并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轻度和中重度OSAS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结果 DM合并OSA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均高于单纯糖尿病(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延长及AMI升高成独立正相关,MSpO_2%与早期DN成独立负相关。结论合并OSAS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引起早期糖尿病肾病,AMI与MSpO_2%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评分情况。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干预、渐进性放松干预和团队干预等内容,干预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结果 PSQI问卷干预前测评结果比较中,两组患者各项成分指标评分和PSQI总分无明显区别,干预结束后干预组的大部分成分指标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 (P0.01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确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观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分散片,每次80mg,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记录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治疗1周及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需要(34.7±4.5)分钟入睡,且持续睡眠时间是(5.9±1.1)小时;对照组需要(44.8±5.4)分钟入睡,且持续睡眠时间是(4.4±0.9)小时,两组患者睡眠参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药物缬沙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延长睡眠时间,降低觉醒次数,对提高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AHF老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且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40/42)较对照组的78.57%(33/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血压、心率等,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老年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确诊脑卒中患者配带手握式脉博血氧监测仪,确诊OSAS和并脑卒中患者48例,未患OSAS的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收集晨起空腹血标本,进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及血脂、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记忆量表检测。结果SAS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血脂、血糖、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组与对照组指向记忆、联想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记忆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AS可以加重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沙盘游戏为主导的心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晚期患者心理调节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75例老年肿瘤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ID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n=45)则采用沙盘游戏为主导的心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因子、躯体供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恶心、呕吐、疲倦、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经济状况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总体生命质量因子、躯体供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恶心、呕吐、疲倦、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经济状况)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为主导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采用针刺百会、神庭穴与康复训练对老年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使用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刺百会、神庭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认知量表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注意力外其他项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72.34%),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神庭穴与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NEIHE)与血肿穿刺引流术(HPD)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炎性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血肿穿刺引流术比较,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较少、预后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全麻患者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法均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输注氯化钠,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点HR、MAP及SpO_2水平,S100β水平,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麻醉情况。结果两组T0时刻HR、MAP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与同组T0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与S100β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观察组术前术后S100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两组其他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0%,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为36.0%,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保持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改善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2)给予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的常规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FS-B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FS-B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E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R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增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帕金森病(PD)病患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88例PD患者为研究组,通过PSQI与ESS等进行诊断评估,分析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以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存在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有71例(80.68%),临床特征主要为失眠、睡眠破碎、白天过度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PD患者有睡眠障碍者的PSQI与ES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的PD患者(P0.05)。年龄60岁以上、病程超过5年、抑郁评分≥40分以及左旋多巴胺每日用量高于600mg的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PD)病患睡眠障碍就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特征,因此改善患者睡眠有助于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