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种植牙技术对老年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入院的160例单牙牙列游离端缺失老年患者共1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修复,试验组患者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患牙修复效果、修复后固定、功能、主观感受情况与修复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患牙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率、咀嚼良好率、固定功能良好率、美观率与舒适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修复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种植牙技术对老年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满意度良好,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比较老年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种植修复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沈阳市口腔医院接受了种植义齿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缺失患者39例,入选对象分别在种植前1周及种植修复完成后3个月内接受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评估,并对照比较评估结果。结果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后OHIP各指标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老年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修复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与治疗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200例口腔科老年患者按疾病分类分为若干组。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住院或门诊病历对所有患者的疾病分类和治疗对策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活动义齿修复共78例(占39.0%),牙缺损或缺失修复50例(占25.0%),牙合曲线不良30例(占15.0%),牙间食物嵌塞22例(占11.0%),咬合垂直距离过低20例(占10.0%)。结论老年口腔修复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多种多样,但其中以活动义齿修复及牙齿缺损缺失所占比例最多;对于老年口腔修复的诊治,临床上通常采取对症对因治疗,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操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治疗与护理、治病与预防相互配合,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伤痛体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对这些患者口腔修复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缺牙820颗,其中63例患者为活动义齿修复,其余的37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所有患者口腔修复后总满意率达到了95.0%。结论对于老年人口腔修复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特点,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在修复过程中选择一些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的修复方法,从而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咀嚼功能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沈阳市社区老年人口牙齿缺失及修复现况。方法选择2015年以前在沈阳市和平区某社区常住老年人口335例,并进行如下分组:60~69岁组254例和70岁及以上组81例,入选对象接受了牙齿缺失及修复现况现况调查,并与居住在相同社区非糖尿病常住人口1:1配对(相同年龄、性别与职业)比较。结果 335例老年人口发生缺牙为311例,缺牙率92.84%。70岁及以上组的牙列缺失例数、未修复例数、活动修复例数及全口义齿修复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牙列完整例数、完全修复例数及固定修复例数均明显少于后者(P0.05,P0.01)。结论沈阳市社区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各类牙齿缺失例数较多,修复现况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种植修复对老年人上颌前牙区义齿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上颌前牙区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延期种植修复,研究组采用即刻种植修复。比较修复后3个月及修复后6个月两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外观形态评估[红色美学指数(PES)]及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变化。结果修复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牙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E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牙周袋深度与修复后3个月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研究组牙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ES评分较修复后3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修复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OHIP-14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修复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OHIP-14各项评分均较修复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患者OHIP-14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上颌前牙区义齿采取即刻种植修复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维持牙周健康,对优化牙齿外观形态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将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口腔修复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也均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衰(CFH)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CFH患者82例,根据入选时间分为健康教育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我科CFH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另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健康教育干预,入选后及6个月时评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相关指标。结果首次评估两组患者SCHFI量表各维度分及总分均无明显区别(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维度分及SCHFI总分均明显高于首次评估值,健康教育组上述各维度分及SCHF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老年CFH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各类嗅觉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老年VP患者31例和老年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35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参加体检健康老人28例,三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美国康涅狄格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制订的嗅觉功能试验(CCCRC)评分。结果 CCCRC试验各项定量结果及总分比较中,VP组的嗅觉阈值、嗅觉识别分及CCCRC总分均显著高于PD组(P0.05,P0.01),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各项定性结果比较中,VP组的嗅觉正常例数显著高于PD组,而中、重度嗅觉减退例数明显少于PD组(P0.05,P0.01),但各项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老年VP患者各类嗅觉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同龄PD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肝胆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肝胆手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并发症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早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胸腔积液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P0.05。两组护理前躯体、认知、角色及社会维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躯体、认知、角色及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认知、角色及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可缩短老年肝胆手术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临床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跟踪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在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60例老年(≥65岁)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常规延续性护理)和网络组(基于网络平台跟踪管理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网络组、常规组NIHSS评分为12.35±4.05分和13.54±3.84分,HAMD评分为3.78±1.38分和4.39±1.84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ADL评分为72.36±8.99分和68.66±7.36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两组上肢、下肢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且网络组上肢和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网络组用药、康复训练、生活方式、态度、意志和责任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网络组、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91.25%和78.75%,P0.05),门诊复查率为(93.75%和81.25%,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跟踪管理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出院后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门诊复查率,进而提高运动功能和改善抑郁情况,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在老年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chatzberⅠ~Ⅳ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复位术,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优良率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与观察者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15.21vs16.05(P=0.121),术后6月、12月随访时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3.82vs21.67(P=0.021),26.17vs23.05(P=0.006);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P=0.029。结论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有助于术后回复,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门诊部就诊的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61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非H型高血压病患者85例,认知功能评估工具选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类认知功能指标。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组MoCA量表中执行功能、注意力与集中、语言流畅、延迟记忆和定向力等维度评分及Mo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存在着比较明确的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HAMA、SPB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络骨康丸联合功能锻炼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7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活络骨康丸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功能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Lysholm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功能锻炼可显著缓解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临床疗效满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长期延续性护理改善老年卵巢癌出院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老年卵巢癌患者95例,按出院时间随机分为长期延续性护理(48例)和对照组(47例)。前一组另行长期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估问卷(FACT-O)"评估。结果长期延续性护理组FACT-O问卷中躯体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卵巢癌特异模块等维度分及术FACT-O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期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卵巢癌出院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评估的情绪管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对其自我管理水平、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4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7例先对患者进行健商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使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于护理前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3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认知管理评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以及疾病医学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仅为81.63%,χ~2=5.018,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基于健商评估进行情绪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老年乳腺肿瘤患者护理中实施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疲乏症状量表(FSI)评价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关怀行为评价表(CBA)评价人文关怀满意度,采用癌症康复评价量表(CARES-SF)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无疲乏(10.00%)和轻度疲乏比例(46.00%)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疲乏(24.00%)和重度疲乏比例(20.00%)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CBA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CARES-SF评分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老年乳腺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人文关怀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104例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家庭延续性护理组(观察组,n=52)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n=5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神经功能[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肌张力情况[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PHQ-9)]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FIM评分、FMA评分、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MESSS评分、MAS评分、PHQ-9评分则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团场老年人群体牙体疾病及修复的情况。方法收集石河子市149团2018年3月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牙体疾病及修复治疗的现况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资料65岁以上老年人共457名,以28颗牙统计,不计第三磨牙,计缺失牙2644颗,失牙均数为5.79颗;现患龋病361例,占比为72.43%,其中充填率为17.78%;残根残冠率为79.35%;楔状缺损率为31.85%,充填率为28.07%。牙列缺损者占比为72.65%,其中义齿修复者占比34.94%,不良修复体者达32.76%;牙列缺失者占比8.10%,其中修复率为94.59%,不良修复体者达31.43%。结论基层团场老年人口腔健康不容乐观,牙体疾病发病率较高,得到良好的治疗修复率相对较低,对口腔卫生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员在服务老年人群口腔健康宣传、保健及正确治疗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