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四联活菌治疗中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中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四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82. 61%)显著高于对照组(65. 22%),P 0. 05;观察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95. 65%)显著高于对照组(65. 22%),P 0. 05。两组治疗前的腹泻、腹痛、腹胀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的腹泻、腹痛、腹胀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腹泻、腹痛、腹胀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的AC与RRP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的AC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RRP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AC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RR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的DDT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四联活菌治疗可明显减轻中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其直肠静息压、直肠顺应性明显改善,肠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美多巴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施以美多巴联合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应用美多巴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UPDRS评分表中第Ⅲ部分运动功能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以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评分表中Ⅳ部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上升(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多巴联合中医辨证法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在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与西医治疗相比较好,但是治疗效果与服用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贯煎合大补阴丸联用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口服单用美多巴治疗;治疗N20例,采用一贯煎合大补阴丸联用美多巴治疗药。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帕金森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纠正异常呼吸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模式相关的康复治疗,治疗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SAS、SDS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相比之下,研究组改善的程度更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异常呼吸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促进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藤清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际疗效,探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12月,病例数5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湿热痹颗粒,观察组口服金藤清痹颗粒。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用药8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 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 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TJC,SJC,休息痛以及握力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S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而CRP以及RF不存在组间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金藤清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理化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替运动疗法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600及实施健康教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交替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密度上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腰椎总骨密度值(BMD)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钙和血磷均高于治疗前,血清磷酸酶则低于治疗前,仅研究组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的两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运动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常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剂(舒利迭)(50/250μg),治疗组规律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帕金森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治疗的10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心肺康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系统地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SAS、SDS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对比发现观察组疗效更好,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帕金森患者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茶碱,观察组静脉滴注多索茶碱。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 14%和71.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晨间最大呼气流量(PEFam)、晚间最大呼气流量(PEFpm)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1),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 34%(P 0. 05)。结论多索茶碱可有效缓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70mg/次,1次/周,试验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静脉滴注5mg/次,1次/年,疗程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骨密度改善情况以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骨钙素等特异性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经满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 0. 05),且试验组患者上述各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末,两组患者的血浆BALP、TRACP-5b、CTx以及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试验组患者血浆BALP、TRACP-5b、CTx、骨钙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 0. 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降低(P 0. 05),且试验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幅度明显较同期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阿仑膦酸钠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骨密度,同时降低外周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脑梗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rt-PA溶栓治疗,研究组4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总体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 05%;并发症发生率为9. 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 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接收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随访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量表良好率为69. 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 00%,而再出血率则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再出血发生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前列腺癌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及内分泌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共48例,将其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试验组患者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0%,两组对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于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20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102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98例接受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5)。同时对照组达有效以上者61例,观察组达有效以上者77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由18例及15例患者死亡,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微创手术可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及综合直肠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增加电针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每次排便所需时间、大便性状、是否使用药物辅助排便。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每次排便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 0. 05),大便性状显著改善,减少或停药辅助排便的药物优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综合直肠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便秘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方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面瘫患者(风痰阻络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熄风通络方14天,分别观察两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4天,治疗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天、14天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恢复,但治疗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熄风通络方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的影响,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1. 0g/次治疗,每日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0ml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机体凝血指标的差异,复查肠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行不同干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其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也明显改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ɑ,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偏低(P 0. 05),且观察组FIB和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APTT和MPV水平则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 0. 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查肠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可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分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72小时内轻度降低体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应运动康复治疗.治疗组入院后立即采用放置冰袋、冰帽、酒精擦浴及必要时经鼻饲给予扑热息痛等措施使其体温控制在35.5℃~36.0℃之间.在入组时及1周后和30天后分别进行爱丁堡一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查;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评价,并比较两组体温变化.结果 4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值:治疗1周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0天后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1周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0天后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轻度低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黛力新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和治疗组(加用黛力新)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障碍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中医针刺治疗后各项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间本科室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对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提示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