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6年陈独秀与胡适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陈独秀以“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的划分试图使以“古文”为依托的“文以载道”传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胡适则主张按照西方文学规范来置换中国的文统观念,确立“小说为文学之正宗”的地位,建立新的文学格局.事实证明,胡适模式日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承认.随着写作者或者评价者立场的不同,“文以载道”、“应用之文”与“小说为文学之正宗”的观念成为写作与评价现代散文自由取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清军入关,标志着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新王朝建立。当时社会面临的最紧迫也是最核心的时代命题,就是尽快完成社会重建。明遗民以独特方式参与其中,与清政府主导的社会重建异曲同工,从根本指向看,都是要尽快完成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孔定芳 《人文杂志》2004,(5):162-170
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引发了清初思想的勃兴 ,“明亡之思”成为身遭家国之痛的孤臣孽子思考的焦点问题。在其“明亡追究”的诸多层面 ,蹈虚凿空的明末学风成为众矢之的。反思和批判的结果 ,导致清初学风发生巨大转捩———由浮虚而趋健实 ,崇实黜虚的经世致用思潮遂蔚然隆盛。遗民学者凭藉着“著述经世”、“以史经世”和“学以经世” ,寄寓其期许与诉求。  相似文献   

4.
明遗民诗经学研究向为论者忽视,本文以明遗民五家诗经学著述为例,略为研讨,五家者:朱鹤龄、陈启源、贺怡孙、陈子龙、王夫之.以学术史为经,以诗学史为纬,论五家诗经学研究之贡献,以期引发明遗民诗经学研究之思考.  相似文献   

5.
6.
“明遗民”与“贰臣”交游的情形十分复杂,交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在明末已有交游,“明遗民”难忘故旧,不忍割席;二是“明遗民”生计维艰,处境险恶,遂投奔“贰臣”,寻求资助与庇护;三是“明遗民”伺机而动,向“贰臣”降将请兵抗清,以图恢复故明。“明遗民”与“贰臣”虽有交游,然并未忘却彼此政治立场与道德操守的底线,常常面临“交”与“绝”的两难选择。不能把“明遗民”与“贰臣”的交游作为对其人格评价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因此而怀疑甚至整体否定“明遗民”的人格气节,应抱着“了解之同情”,体恤“明遗民”生存的艰难、依附的无奈与隐忍的苦心。  相似文献   

7.
敦煌遗书中珍藏有大量的以传人、写物、记事为题旨的各式散文写件,本文试以史乘文概念相统合并分别布居,对其作品的留存状况,以及形式、内容、艺术特点和一些相关问题,作较为系统详明的注说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吴遐 《北方论丛》2003,(1):131-132
"散文热"是20世纪90年代突出的文学景观.可与之相比,散文的理论批评却显得分外冷寂,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辑刊》2007,(2):177-183
骈文与散文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消长之迹甚为明晰:骈文日胜一日,如日中天;散文问津者少,确实衰落。但是散文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演进,其成就也不能忽视。当时的散文由于特殊的条件,便形成了这样的特殊状态:纯粹的散文家极为少见,基本上是骈文家兼作散文,因此作品大体上纯粹的散体较少,多是骈散结合,单复互用,只是在量的考察上可以区分骈文还是散文;这种骈散有分有合的状况需要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躬耕"是明末清初遗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生存常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躬耕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耕田种地,而赋予了更加繁复而又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时,隐居躬耕不仅可以在乱世中保全他们的生命,同时又是保全其气节的最佳方式.然而,这又与清初遗民所具有的强烈经世意识相冲突,于是,隐居与经世成为共存于他们思想中的对立的两级,这正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困境."易堂九子"就是其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散文术语所指是支离与分散的,不同研究者的视阈中其内涵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所谓散文,只是骈散之散的语体概念,隶属于大文章范畴;而文学性的文体散文概念,则是五四之后,伴随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而被引入中国的;接受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学者,在对中国古代书面语言进行梳理时,并未还原到古代书面语言的历史场域,而是对西方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挪用与横移,造成大散文全面覆盖大文章的格局。古今散文术语所指亟待厘清。  相似文献   

12.
清初朝廷与明遗民关于“治统”与“道统”合法性的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易代,"非我族类"的满洲贵族入主中原,这在深浸"夷夏大防"观念的汉族士人特别是明遗民看来,不仅意味着汉族"治统"的丧失,更象征着中华文化"道统"面临中断之虞.于是,他们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承认清廷的合法性.面对这种信任危机,清初统治者一方面在政治上自造"治统",宣示其"得统之正";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建构"道统",塑造其儒家"道统传人"形象.这样,在清初,围绕清廷"治统"和"道统"合法性问题,在朝廷和明遗民之间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角力.这种发生在朝廷与民间的论争,深刻影响到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因此检视这一论争的实况,对于深入了解和理解清初政治和文化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亡国以后,明遗民群体面临自我价值的重建,儒家思想传统中作为价值基础的"道"成为其审视世界与自我的立足点.在他们看来,明亡以后,异族对政权的掌握意味着道与现实政治的分离,天下从此陷入了混淆颠倒之中;而其人生选择中所体现的道,是世界恢复到正常秩序的唯一凭借.其内容为儒家文化传统,其核心是人伦秩序及其规范下的道德原则.明遗民的"存道",实质是通过保持本民族价值观,以保存重建独立民族国家可能性的精神性退守.  相似文献   

14.
张晓风散文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中华传统哲学的滋养.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道精神及释教与老庄相结合的中国禅宗文化底蕴自始至终渗透于张晓风的作品中,她的散文既体现一种浓厚的故园意识与理想的人格追求;又体现老庄思想中的虚无恬淡与养气守神、逍遥自在的审美精神与人生情怀;同时,又兼有释家以宗教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的爱好,追求禅定式的艺术思维和参禅领悟的意境,达到了中国禅宗人与宇宙冥合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审美视角来研究一个作家对于文学的意义.庐隐小说的意境建构是基于重建"爱"的王国,而庐隐散文的审美的原生态是作家真实告白.小说创作中具现的是庐隐身为现代知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的呐喊,通过主动建构心中的爱的理想王国,形成浓烈的小说情感化意境;散文创作中的庐隐却是面对不同人生情感阶段,用散文笔调对生活进行哲学阐释,形成流丽的真实告白意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纹理"、"花纹"意义上的"文"通常又被用来泛指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貌。基于人与自然万物的基本相似性和统一性,刘勰把文纳入到对整个宇宙人生、自然界的统一思考中,由天地万物有文类比推出人也有文,人文的可理解性作为书本,作为言语道出自身。作为"群言之祖",《五经》就是形文、声文和情文的统一体。这种"文"既指称一切用书面文字固定下来的文本,亦指历代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话语。它提供着一种关系结构的模式,在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在言说中使一切陈述、一切文本因为言语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陈鸿雁 《甘肃社会科学》2012,(4):248-250,255
林清玄是台湾本土的散文作家,敢于面对现实,表现社会矛盾.早期他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倾注在文化乡土抒写上,以散文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既渗透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又笼罩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体现了古典式的生命存在的智慧,属于文化乡土散文的范畴.本文拟就其文化乡土散文深厚蕴藉的乡情美为重点,兼从精心整合的意象美、平实幽默的言辞美、情绪表现的色调美及浑然天成的哲思美几方面阐释其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8.
喧闹的九十年代散文创作,备受研究者关注.繁荣的表象之下潜伏着衰惫,尤其是散文的命名,更是随意拼装.本文通过对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命名操作的探讨,力求探析十余年来散文发展"史"的脉络,从而对新生代散文的生存状态作一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是秦汉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散文艺术就文学性较强的篇章看,主要借鉴吸纳了辞赋、《庄子》以及纵横家文的艺术营养;此种艺术追趋与淮南地区浓重的辞赋创作传统与道家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也与刘安宾客多浮辩之士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20.
受地域文化意识的影响,清代选家编纂散文选本时往往会对本地域或与本地域有密切关系的作家表现出“乡曲之私”,在内容编纂上也特别注重保存乡邦文献与宣扬地域文化.这种独特的编纂方式既保存了大量地方文献,也使得清代地域散文选本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