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你来到普米村寨,不管去到谁家作客,在他家主火塘正后方的神龛中,都供立着一块刻画着古拙而原始图案的石块,这就是普米族火崇拜的标志——“仲巴拉”。 “仲巴拉”,也叫“阿鲁詹巴喇”,系普米族语,汉译为火祖母或始祖母之意。不仅普米族视她为吉祥、幸福之神,摩梭人也把她尊为吉祥的祖母神。其图案的意蕴,是普米族民族史和宗教史的凝汇。画面正下方,是一朵盛开的红色莲花,是普米族传说中人类诞生的母  相似文献   

2.
色拉寺及其创建者释迦益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色拉大乘洲寺的创建者乃名闻遐迩之大慈法王释迦益西(史译“释迦也失”)。此位上师诞生于具神经院(LHa Ldan gtsug Lag Khang译注:即拉萨大昭寺)以东之蔡公塘下方,生于公元1354年(木马年)。降生伊始便以先后天智慧而通晓多种经典,三门(译注:即心、口、意)平和沉静,出家法名为释迦益西(Shava Kya ye Shes),精勤练习读、写和施行、默记、背诵经典。最初,任大宝法王(译注:即宗喀巴)之司膳。该时,对上师意乐加行一如律仪,于显、密二宗博闻强记。尤其是在色拉曲定寺的两年(公元1407年火猪年——公元1409年土牛年)当中,柳梧西卡为施主,  相似文献   

3.
行走在银泉飞瀑,山翠花香的哀牢山上,我不禁连声赞道:“多美的山啊,多美的水!”同路的老村长沙勒却拔出含在嘴里的旱烟锅,摇摇头说:“山美不算美!”奇怪,苦聪人(拉祜族支系)居住的哀牢山区,是个一屁股落地也会坐着三棵草药的地方。这样的风水宝地怎么还不算美?老村长用五寸长的旱烟锅轻轻敲着他的胸口,自豪地对我说:“真正美的是‘阿厄’(苦聪语,意即“我们”)苦聪的心灵!”沙勒村长是个健谈的人。他说,过去他每次到多上、县里开会,经常听到一些乡村干部反映他们最大的苦恼,是解决群众争水争田的纠纷,有的地方为争水还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而苦聪山寨却从没这种情  相似文献   

4.
岑大将军崇拜是流行于广西右江上、中游一带的壮族俗神信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它的形成是多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岑大将军形象并不能简单地与历史上的某个岑氏土司人物对号入座,他应是一个集岑氏父子三人(即岑雄与其长子岑世兴、三子岑世元)的勇武、忠勇和忠义于一身的综合体,并且这一实体经历了由人上升为拥有万能神力之神明的过程。伴随着岑大将军崇拜的形成,历史也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杨华 《民族论坛》2004,(4):58-59
(一)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就是说,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可以从两个层面去把握:一是从一事物与他事物之区别上来界定事物的本质;二是从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从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性中去把握。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总是较多地注意了从第一个层面即把它同以往的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同(从形式到内容)比较中去把握。如果仅仅停留在…  相似文献   

6.
忠实的朋友     
从前有个普通人叫达瓦,他有六个知心的朋友,在这六个当中,有算命的、医生、石匠、木匠、雕刻家和画家。他们由算命的选了个吉日,每人在他的后园栽一棵树,命名为灵魂树。生命之神告诉他们说:“你们各人亲手种的树是最宝贵的东西,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就永远都不会受人欺负的。”他们从此牢牢记着神的嘱咐。为了使这些树永远长青,他们在每年正日十五集中在这里浇一次水。这七个忠实的朋友宣誓道:“我们决不让任何一棵树干枯,只要发现其中任何一棵树萎枯了,那就表明这个朋友已经遇到了不幸,我们就要不顾生命危险,去搭救他……。”当时有个美貌慈善的姑娘名叫央金。她的腕上戴着一个翡翠色的宝镯。央金爱上了正直的达瓦,并和他结了婚,过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熔锅”(melting pot)这个隐喻表达了这样一种概念,即微妙地混合在一起的各种各样来源的个体。但是,一旦不平等、民族主义或是明显的不公平等因素添加到这种混合物的成分中去,就会使之达到混乱的地步,熔锅便可成为沸腾的大锅(cauldron)。曼宁·纳什对后殖民国家中民族性的仔细验查,提供了洞察民族紧张和持续紧张的方法。纳什提出民族性是由历史过程形成的,这种过程是建立在社会和文化之先存在的因素之  相似文献   

8.
喀纳斯离我们太过遥远了。喀纳斯是这样的遥远,以至于当我告诉一些新疆人说我去过喀纳斯时,他们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好像我去过天堂似的。喀纳斯是一个湖。它是远古时代陆地升腾时,退却的大海失散在亚洲腹地的小女儿,它以自己的存在证实着大海曾经的记忆和足迹。在中国的版图上,喀纳斯似一滴朝露,被造化之神在清晨无意中甩到了我们这只漂亮而勤奋的大公鸡高高翘起的那根尾羽上。因为这滴露珠被广袤的戈壁和浓密的林海遮拦着,所以不容易见;然而见了的都说它美,美得让人失语,以致外面的人更不容易知道它的美。  相似文献   

9.
丽江一位东巴祭司被请到昆明一个民族传习馆,精神日渐消沉,最后执意要回村里。人们不理解,祭司说:“在昆明住,我的神请不来。”祭司的意思是,他的文化信仰决定了离开生养他的土地,他的“神”就没有了。专家认为,文化的传承养护,无法脱离滋养文化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好客居住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佧佤人,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凡遇客人来“串门”,便用酒招待,这样才算尽到礼数;否则,对客人便算是怠慢。当你到佧佤族兄弟家里去作客,或是从他们门前经过的时候,他们便会热情地邀你进屋,一面亲切地谈着话,一面就泡起酒来。酒一经泡下,你便不能再告辞或是推让不喝,因为这是对主人极不礼貌的行为。你应该直率地和他对饮,这时,他会像对  相似文献   

11.
两世观是一切宗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世,一般地指现实世界和后世,现世即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后世即死后的彼岸世界。后世虽然是虚幻的,不可企及的,但却牵涉到肉体与灵魂、生与死、善与恶,功与罪等一系列现实吐界与人生的复杂问题,它既是宗教信徒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也是宗教教导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归宿。恩格斯说:“宗教按其本质来说就是剥夺人和大自然的全部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把一部分恩典还给人和大自然。只要对彼岸幻影的信仰还混强烈很狂热,人就只能用这  相似文献   

12.
威济洛波契特利(Huitzilopochtli)是阿兹特克人的部落神和战神。古代阿兹特克人藉此为名,等断发动战争,捕掠俘虏,为它设人祭,并因此而建立了西方习称的所谓“墨西哥帝国”。该神曾预言:阿兹特克人只有当看到一只雄鹰正在啄食一条大蛇,他们才能停止南迁。所以阿兹特克人最后定居在墨西哥峡谷。而一只苍鹰叼啄一条大蛇的图案也正是今天墨西哥的国徽和民族象征。魁扎尔科亚特尔(Quetzalcoatl)是智慧、生命、晨曦和暮霭之神。此外,阿兹特克人还祀奉太阳  相似文献   

13.
1671年,黎巴嫩语言学家浮士德·内罗尼的著作《不知道睡觉的修道院》中记载了公元6世纪左右埃塞俄比亚牧童卡狄(Kaldi)发现咖啡的传说。几百年以来,牧童卡狄因此一直被公认为发现咖啡的"小祖宗",特别是在欧美强势文化的主导下,这一发现说在全球各大洲被广泛认可。但细心的人士却发现这一传说漏洞百出,或是说它充满着"英雄主义"的色彩。正如郑万春主编的《咖啡的历史》一书中所说:"……在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发现或发明都会被后来的受益者们或猜测、或臆造出一个或几个伟人,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感激之情……"。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作本文。  相似文献   

14.
宝玉送两块旧帕给黛玉的目的,一是为了以帕传情,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意、牵挂之情;二是以手帕之"旧",暗示黛玉,他更重旧人、旧情.而宝玉赠帕之举,也使宝黛二人在爱情的表达上,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式,坚定了彼此的信心,确认了真心,使宝黛的爱情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后汉王逸《楚词章句》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陵处于楚国之南,位于沅湘之间,其之俗所好“祀”就是流传数千年、至今仍然兴盛的巫傩祭祀。“傩”(nuo),在汉字中又写作“难”:它是“苦难”、“灾难”的“难”(nan),又是“难产”、“难事”的“难”(nan)。傩是中国远古人类为了消除灾难、危难,祈求平安、丰产而“发明”的一种巫术祭祀仪式。傩戏就产生在这种巫术仪式之中。祭祀土地神的傩戏,几乎各地都有,有的地方叫《搬土地》,有的地方叫《出土地》,而沅陵叫《三妈土地》。“三妈土地”…  相似文献   

16.
《民族大家庭》2015,(2):29+32
玄帝信仰在台湾:玄天上帝(玄帝),即真武神、玄武神,亦称水神、北方之神。在道教信仰中,湖北武当山为其道场。玄帝受到民众的广泛崇拜,他的生日或成道之日,都被民众推演为一种习俗,称之为"神灵圣诞"。围绕诸神圣诞而衍生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玄帝巡境是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祭祀仪式。玄帝  相似文献   

17.
人家说:南方没有爱情。可是,在深圳,我却用真爱赶跑了一个入侵者。我是重庆人,1981年我考进了西南师范大学。日子很平静地过到大三的时候,班上成双成对  相似文献   

18.
爱的力量     
有一个住在非洲的印度教圣人,他来到喜马拉雅山朝圣,那是最难达到的地方。在那个时候,要去那些地方的确非常困难,有很多人一去不回——道路非常狭窄,而且道路的旁边是一万英尺的深谷,终年积雪,只要脚稍微滑一下,你就完蛋了。现在情况比较好了,但是我所说的那个时候,它的确非常困难。那个印度教的门徒尝试了,他带很少的行李,因为要带很多行李在那些高山上行动非常困难,那里空气非常稀薄,呼吸很困难。就在他上方,他看到一个女孩,年纪不超过十岁。她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在流汗,而且喘气喘得很厉害。当那个门徒经过她的身边,他说:"我的女儿,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那个女孩生气地说:"你所携带的是一个重量,但是我所携带的并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的弟弟。"他感到很震惊,那是对的,这之间有一个差别,在磅秤上当  相似文献   

19.
张星烺先生《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说:“史记大宛传载张骞自西域回,已明印度与中国,在西南方久有交通”。是印度通西蜀的道路,较之河西走廊通道,反在其前。可是当时王朝,要正式开发这一路线时,“又皆闭昆明莫能通”。而典籍内,却又经常提到天竺与西蜀的直接往来。如: 一、《法苑珠林》卷二十二说:“(西洱河)其地西北去巂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二千余里,问去天竺非远,往往有至彼者”。二、《高僧传》卷七说:“释慧睿,冀州人。少出家,持节精峻,常游方而学经,行蜀之西界,为人所抄掠,常使牧羊,有商客敬信者,见而异之,疑是沙门,请问经义,无不综达,商人遂以金赎之。即还袭染衣,笃学弥至,游历诸国,乃至南天竺界”。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仑丘与西王母以及与之有关联的众多神话人物 ,构成中国神话的一个庞大家族。昆仑多义 ,大而别之 ,有地理昆仑与神话昆仑。本文所论 ,仅限于神话昆仑与山神西王母。   (一 )“神话昆仑”是一个有限制的概念。昆仑之丘是“帝之下都” ,是诸神聚集之山 ,如同聚集了众神的古希腊之奥林匹斯山。昆仑之丘又是“天地之脐”、“天之中柱” ,把天地连接起来。(二 )西王母的原相是昆仑山神。西王母居于玉山 ,穴居 ,其状如人 ,豹尾、虎齿而善啸 ,蓬发戴胜。其职司是刑杀之神。西王母又兼为古之医巫。(三 )西王母是昆仑之丘 (西王母之山 )的王者。她有自己的领地 ,显系一个原始部落的女头领 (酋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