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哈耶克进化论理性主义对罗尔斯理性建构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特点,是一种道德或政治的理性主义的建构主义。罗尔斯把正义原则看做理性在反思的平衡中合理慎思的结果,把正义制度看做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哈耶克一贯反对唯理主义,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反对那种认为制度不是人的自发行为,而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的理论。哈耶克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理性具有一种不及性,它不能超越经验发挥作用,历史是累积性进化的结果,通过理性建构来设计社会蓝图捍卫特定分配制度实现正义和平等分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刘希良  朱有志 《创新》2013,(6):51-55
哈耶克提出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这套唯心主义包括以感觉论、规则论和基据论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以知识分工理论为代表的不可知论认识论;以真个人主义为代表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以知识分子决定论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以之为武器,哈耶克区分了建构论理性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坚定了对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自信。哈耶克的自信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更有严重的片面性,难免成为另一种“致命的自负”。  相似文献   

3.
进化论理性主义是哈耶克在批判笛卡尔式建构论唯理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洞见,它为重构宪法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以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视野,宪法是进化的而非构建的,是经验的而非逻辑的;宪法发展的科学形态实为进化.宪法的进化是连续的而非断层的,割裂传统的宪法必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宪法的进化是自主的而非附从的,因社会革命、政治运动、体制改革、政策调整而强行改变宪法不是宪法发展的正常形态;宪法的进化是持续的而非间断的,宪法的进化过程永远没有尽头;宪法的进化是模糊的而非可预测的,因为宪法的进化趋势取决于无数特定事实,而人们永远不可能全然预测和掌握这些事实。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人类理性的崇高的事业,然而,我们的哲学对于理性与理性主义的探讨却是很不够的。传统教科书往往把理性范畴限定在狭义的认识论领域,只将之视作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加以探讨,由此忽视了理性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样,对于理性主义这一哲学立场或文化传统,人们也只是在它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和对比中加以把握,而未能充分展示理性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以及蕴含在这些形态中的人类理性的进步。实际上,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并非存在绝然的、僵硬的对立。例如,古希腊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念论中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作为万物运动“第一原因”的纯粹的形式,“不动的原动者”都开启了理性主义界向非理性主义神创论之路。在现代哲学中,人们习惯于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12):61-65
奥克肖特认为,自由理性主义政治是新的统治者、新的统治阶级和新的政治社会无经验、无传统的政治;自由理性主义政治运用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来构建自由主义的永恒的政治原则;自由理性主义政治力图提供人类最理想的政府组织形式方案,自由理性主义政治深深地影响了17世纪以后的社会历史运动。  相似文献   

6.
刘保刚 《唐都学刊》2006,22(3):99-103
孙中山政治思想中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理性主义深深影响了孙中山的政治哲学、政治制度设计和政治人格。就政治哲学而言,由于受理性主义的影响,孙中山有强烈的社会目的论倾向,坚信政治中存在着公理,崇尚精英政治和圣贤政治,这就导致了其机械的历史进步观和社会本位主义。就政治制度设计而言,受理性主义思想支配,孙中山无视政治制度运行中所需的大量经验和复杂情况,把政治制度看作是天才者的发明设计。就政治人格而言,理性主义膨胀了孙中山的个人救世主思想,造就了其独特人格。然而,理性主义虽有理论上的一致性,在现实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7.
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是现代性的最基本原则,由理性主义衍生出现代社会的基本架构,即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的分离;现代人内在的知识冲动和精神冲动,即对本真性的追求;社会实践中的政治冲动,即追求人类的解放、自由和平等.理性主义及其衍生出的这些内容在构建西方现代社会中造成了现代性的危机,最本质的表现为道德和文化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理性主义存在的三种状况是问题产生的最深层原因,这三种状况分别为理性的有限性、理性发展的偏差、理性的僭越.  相似文献   

8.
非理性主义哲学历史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不等于非理性主义。非理性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而非理性主义只是在19世纪中叶才凸显。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既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回应和反思,又是对新时代的呼唤和预言,同时它也改变了西方哲学以理性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开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正确认识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我们很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现代非理性主义若干基本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这起源于这样一个传统的思维程式:非理性主义一反理性主义一否定理性。在古代,非理性主义确有否定理性的倾向,而现代非理性主义早已不是古代的形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重新审视一番。非理性主义,也有人很随便地把它  相似文献   

10.
试论禅宗的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作为华竺之音的禅宗思想拔新领异,表现为一种相当隽熟的东方色彩的非理性主义,在中国思想史及宗教史上具有独到的研究价值。作者将禅宗的非理性主义构成分为机锋与逻辑的对立、般若与二法的对立、顿悟与渐悟的对立三个部分,并从这三方面探索了这一非理性主义的由来与得失,及它在佛教史、认识论、心理学方面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鹏飞 《社会》2005,40(3):58-87
本文以儒家典籍中的“鬼神”为研究对象,借此对儒家思想的“理性主义”特征进行讨论。儒家思想对鬼神的理解,继承了巫术时代鬼神能影响现实之认识,又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内涵以“形气论”为认识基础,一方面将鬼神世界与人间世界视作同质且可以互相沟通,极力强调鬼神尤其是“人鬼”与祭祀者之间固有的“父子”关系的重要性,形成了以“报本反始”为核心意义,以“格神”“敬飨”为直接目的的祭祀之礼;另一方面,儒家强调,“格神”的最关键条件是主祭者“事死如事生”的“诚敬之心”,而这一诚敬之心源自于“孝”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nyone well informed on current debate In Australian politics would have heard the term ‘economic rationalism’. It is used frequently in conjunction with such policies as closing down rail services, applying user-pays principles, introducing reforms to higher education, attempting to privatise government-owned assets, and so on. For a long time the term economic rationalism was u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we all knew what it meant and how it worked. However, until recently, little writing had been devoted to its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r its implications for wider social and political quest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how economic rationalism has attempted to transcend the moral or ethical issues that are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Economic rationalism is not just about economics; its precepts, whilst relying on the supposed neutrality of economics, go far beyond the economic into the realm of the social, the political, and the philosophical.  相似文献   

16.
17.
18.
胡塞尔晚年思想集中于对欧洲文明危机的关注,他深刻地分析了危机的本质,并试图为处于困境中的欧洲人寻找到一条出路。在他看来,危机的根源在于实证主义理性观,也就是把理性片面理解为认知理性、工具理性,而将价值、意义等问题斥为形而上学而予以清除。针对于此,胡塞尔提出总体性的理性观对之进行批判,其核心是将思维与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看作是内在统一的,这种哲学理念揭示了人的天人一体本性,为人类理解自身展现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