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改革十年来,河南省工业发展迅速。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53.24亿元,比1979年的193.49亿元增长近4倍,平均每年递增17.3%。但工业经济效益却并未取得相应的成绩。因此,了解工业经济效益的历史和现状,并对之作出客观分析,提出良策,对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河南省工业经济效益现状和历史的统计描述 河南省1989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为669.89亿元,比1988年的552.92亿元增长21.16%。但从净产值和利税总额看,1989年独立核算工业净产值为191.51亿元,比1988的170.40亿元增长12.38%;实现利税93.9亿元,比1988年的85.81亿元增长9.43%,都低于产值增长速度。下面我们就1989年河南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项考察。  相似文献   

2.
一、玄武区企业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分析玄武区“八五”期间工业经济增长较快,1995年工业资产固定原值为21743.6万元,比1990年增长16.27倍,年均增长76.8%,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705.2万元,比1990年增长10.37倍,年均增长62.4%;利润总额为1838.3万元,比1990年增长1.65倍,年均增长11%,这些基本情况的背后有着相对独立的结构因素。从工业产值与企业规模结构看,截至1995年,全区153家企业中,前27家企业,其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省的扩散联合在蓬勃发展。1984年,我省的扩散联合取得了重大进展,1985年扩散联合比1984年无论是在项目的数量,还是在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又有了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全省实现产品扩散联合的项目有220余项,比1984年增加了80%;新增产值5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2.4倍,约占198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加额的50%左右,实现利税9000多万元,比1984年增长了64%。目前,这股“扩散热”、“联合热”在我省方兴未艾,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发挥这一因素的作用,对于实现我省的经济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省乡镇企业近十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88年止,企业数从十年前的24700个发展到196000个;从业人员由25万人发展到126万人;总产值由3.6亿元增加到近50亿元,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5.6%。其中工业产值20亿元,占全省地方工业产值的19.39%;总收入达到43.9亿元,利税总额达到5.76亿元,上交税金1.75亿元,工资总额达到10.18亿元;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9.76亿元;出口产品交售总额为5000万元。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解决农村剩余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民族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自治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80年,全区工农牧业总产值达到八十点六亿元,比1947年增长十三点七倍。其中农牧业总产值达到二十五点八亿元,比1947年增长二点八倍(其中畜牧业产值约占三分之一,为八点一亿元,比1947年增长四点七倍);工业总产值达到五十四点八亿元,比1947年增长一百二十倍。工业产值和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快两倍半,人均工业产值比全国快百分之三十,说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处于逐步缩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17年来,新亚国有经济健康发展,总体实力增强,经营效率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自治区国有工业企业盈利下降,亏损增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单从利润和亏损指标看,1995年,自治区统计的2082户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实现利润11.l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全国增长7.5%),亏损企业亏损12.7亿元,比上年增长5.8%,企业效益明显下降。但是,如果利税统算情况就不同了,1995年工业企业实现税金3837亿元,比上年增加716亿元,利税之和为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14亿元,同期,利润、税金…  相似文献   

7.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关内发达省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国有工业产值占50%以上,而新疆由于种种原因,变化不大。1993年新疆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的352.25亿元,占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36%;产品销售收入311.21亿元,占全区销售收入的86.16%;固定资产净值351.23亿元,占全区的93.0%;实现利税18.03亿元,占全区的82.18%;职工人数64.48万人,占全区的75.97%。因此,国有工业企业能否搞活、搞好,对全区工业生产发展及社会稳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起步于50年代的乡镇企业,经过80年代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浙江工业的“半壁江山”。从1978年到1991年,我省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2.9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增加了44.5倍。1992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鼓舞下,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势头更,猛效益不断提高,1992年底,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457.5亿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47.3%,销售收入增长46%,实交税金6.13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  相似文献   

9.
80年代,贵州省轻工业有了较快发展,1990年总产值达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2.24倍,平均每年递增12.5%。但是。轻工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全省人均轻工业产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3%,支柱产品单一,对重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仍相当薄弱,寻求大力和有效发展轻工业的方向和途径,促使贵州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过渡,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一九八○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人民币563亿元,比一九七九年增长23.6%,为一九五二年的7.7倍。其中一九八○年出口额为人民币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7%。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年,平均大约每年增长32%。三十年来每年平均递增12.3%。贸易增长速度与世界一般国家相比,不能说是低的。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重工业产品占的比重由二九七九年的31.9%,上升到一九八○年的39%,其中机电产品也略有增加,轻纺产品出口由一九七九年的45%降到一九八○年的39.8%。农副土特产品的出口也由23%降到21.2%,从出口金额看,则有增无减。再以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一吉林省经济要上新台阶,省委、省政府要求乡镇企业实现三年翻一番,率先登上新台阶。近年来,吉林省的乡镇企业同全国一样,有了较快的增长。到1991年底,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62.2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9%,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17.4%。其中,工业总产值85.7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7%;固定资产原值49亿元;从业人员159万人,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工业企业亏损原因分析及扭亏增盈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吉林省工业企业亏损现状 从1996年工业企业亏损状况看,吉林省国有企业亏损面达45.2%,比上年增幅30.6%,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达56%,300万元以上的亏损企业215户,占亏损国有企业的74.1%。国有盈利企业比上年下降36%。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减利增亏的幅度比较大,出现了盈利大户减利,亏损大户增亏的势头。 从1997年1 9月份工业企业亏损状况看,全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势头有所遏制,并显现出逐月好转的趋势。1—4月份,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2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产销率干稳上升,已达93.5%,比上年同期增加2.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和新产品产值增幅加大,出口值累计为12.8亿元,增长30.8%,新产品产值累计为45.9亿元,增长83.2%。6月份当月净盈利3.35亿元。但是,在一些地方一批企业依然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13.
<正> 1、青海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从1980年到1993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由16492.6万元,增长到113682万元,增加了97189.4万元,增长了5.89倍,平均每年递增 16%。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由1085.23亿元,增加到5088.17亿元增加了4002.94亿元,增长了3.69倍,平均每年递增12.6%。这一时期,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2.2倍,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如果用1988年到1993年的数字来看,这个差别更加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93.61%,平均每年递增14.1%,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4.3%,平均每年递增17,5%比全国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可见,我省的财政困难,不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所造成的,相反,恰恰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才缓解了我省财政的困难。如果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我省财政比现在还要困难。  相似文献   

14.
朱策 《江淮论坛》2000,(4):49-50
一、安徽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发展 ,安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已初步形成国内重要的原材料基地 ,“轻工大省”地位初步确定 ,支柱产业正在培育 ,高新技术产业初显端倪 ,工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999年 ,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 113 5亿元 ,居全国第 13位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3 9%。安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应是工业高速增长 ,占GDP比重上升。但是 ,“九五”以来 ,我省工业增长速度逐年下滑 ,1995 -1999年 ,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依次为 11 1%、18 3 %、14 1%、8 9%和 8 2 % ;工业占GDP的比…  相似文献   

15.
江西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1980年,有企业14,500个,固定资产74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85.76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62%。因此,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中,努力走出一条适合省情、投资较少、效益较好的工业发展新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一 为了走出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应该对过去进行分析,对现实进行研究。 三十多年来,江西省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递增13.3%的速度向前发展。至1979年,比1949年增长40倍,已建立起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农机、纺织、印染、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并已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是,经济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集体所有制经济比全民所有制经济具有投资少、周期短、产出快、效益高、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贵州经济要振兴必需要求集体经济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增长幅度缓慢,所占比重下降,当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看,全国由1978年的19.2%上升到1987年的31.9%,而我省则由15.7%下降到13.0%,所占比重略高于甘肃省,低于27个省市(区),比起沿海地区差距就更大,江苏、浙江省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已超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  相似文献   

17.
一松香工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四根支柱”的有机体。发展松香工业是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扩展森林的应用价值,提高林业整体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得天独厚的松脂资源为依托,昭平县松脂厂于1979年建成投产,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革新,技术和生产工艺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全国六个年产万吨松香的生产厂家之一。1992年,该厂共生产松香10251.8吨,比1979年增长10.2倍;完成工业产值3267.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实现利税总额590.35万元,占县工业税利的32.3%。尽管松香生产是一项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它对繁荣山区经济,搞活地方财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国家出口创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原料供给、生产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乡镇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的基础上,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88年,乡镇企业收入34.43亿元,总产值已达34.31亿元,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9.67%,占全省民国收入的19.93%,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0.16%(按现行价格)。其中乡镇工业产值19.9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2%。发展到今天,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济南市工业经济形势很好。在1985年速度增长17.7%,效益增长34%的基础上,198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销售收入24.2亿万,比上年增长15.73%;实现税利4.3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员劳动生产率1.62万元,比上年提高8%。以上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均居上。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全省经贸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省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增长10.7%。2003年全省经贸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