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消费审美活动与其他消费活动一样,也是有效益的。消费审美效益一般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所谓消费审美的直接效益是指通过在消费过程中的审美活动,消费者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所谓消费审美的间接效益是指通过在消费过程中的审美活动,提高了消费者(劳动者)素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磊  张晓军  徐琨 《河北学刊》2012,32(2):239-241
本文从音乐创作过程中音乐语言的不确定性,音乐作品表达的不可视性和抽象性,对非语义性音乐审美的多解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宏观角度简要论述了非语义性音乐的功能,指出其音乐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最大所在。  相似文献   

3.
人对商品的审美关系,在人的现实审美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现实审美关系包括艺术审美活动、自然审美活动、社会审美和日常生活审美活动。商品的审美是渗透在日常生活审美中一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不在审美兴趣的培养上 ,而是在于审美需要的唤起。审美需要是审美活动的内在动机。审美需要属于人的社会需要 ,属于高级层次的需要 ,不可能不学而获。审美需要产生于审美活动。审美需要的满足是审美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先秦时代,人们通过对"声"、"音"、"乐"意义辨析而形成流传至今的"音乐"观念,"以声变成音,音和乃成乐","和"是音乐美学之核心观念.一为人间社会"政通人和",一为超越政教功利顺应自然的"天人之和".古代音乐家有两种审美取向:一是由"乐以安德"而至"美善相乐"实现教化目的;一是以"无言而心悦"而强调"声无哀乐",维护音乐创作与接受独立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式的审美范畴一般不具有本体意义、存在意义和实体意义。寄托范畴和中国式的审美范畴,是审美活动论的范畴、审美活动过程的范畴,可简称为“活动性”范畴或“过程性”范畴。中国历代比较重要的审美范畴有三种类型,即审美特征范畴,审美活动方式范畴、有关审美活动中各种审美表现关系的范畴。而寄托范畴在审美范畴之林里,别具一格,独放异彩。它游弋于三大类范畴之间,从全方位去描述创作、欣赏的审美活动和作品的审美特征,兼有各类范畴固有的特点。对寄托范畴多重内涵的深入分析,必能从滴水见沧海,看到整个审美范畴系统分类的概貌和总体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儒家音乐关学思想涉及了音乐与人、音乐与政治、音乐与审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等诸多的方面的内容,其中音乐与政治是其最为核心的问题。本文用当代的音乐美学观点和中外音乐存在,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这一核心问题即音乐的政治性进行诠释,使人们对音乐的政治性有更为透彻、更为现代的认识,为当代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审美等音乐活动提供具有启示意义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生自是有情痴”──论审美活动的先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活动在内容上固然是后天的,但是在形式上却是先天的。人类一生下来就有了潜在的审美可能、潜在的审美天性。这是自然进化与生命遗传的结果,是一个精神基因、审美基因。而且,审美活动的先天性恰恰是审美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的前提。同时,由于审美活动的先天性已经是自然进化的特殊成果,因此也就截然区别于动物的先天性。因此,审美活动的先天性既与自然保持着异中之同,另外一方面又与自然保持着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形态。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来看,它是作家审美经验的艺术再现。然而,审美活动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现实,它具有鲜明的主观因素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既再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向现实世界投进作者的理想之光,即表现出作者对审美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音乐形象再现过程中的“联觉” ,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三种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的一种基础能力 ,又与传统观念中的“通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音乐教学中 ,要把能够增强“联觉”能力的教学内容在相当范围内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强化“联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黄皓华 《云梦学刊》2010,31(6):130-132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其自身的教学理念,突出其美育功能。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评价上重教学过程轻教学结果,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师生同参与,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情感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艺术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汪承栋诗歌的形象是诗人按照关的规律,伴随着美感活动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诗 情的载体;是它使读者注视着审美对象。本文从它的崇高美、“我”的形象美、“我们”的群体形象美、景物 的形象美和形象的色彩性几方面,初探了汪承栋诗歌的美学艺术。  相似文献   

13.
李丹博 《文史哲》2003,(2):140-143
以“和”为美是嵇康《琴赋》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的最好承载者是音乐 ,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 ,所以“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在《琴赋》中 ,“和”美的要求贯穿于音乐创作的整个过程 ,包括乐器的特点 ,乐声的描绘及音乐创作的心理准备等各方面 ,而主要的表现是要创造一个清远、冲和、恬静、脱俗的音乐意境。  相似文献   

14.
唐代律诗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律诗本体论研究出发,根据接受美学原理,本文探讨了唐代律诗的审美取向。在常说的音乐美、结构美、语言美中寻找到了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彭维 《云梦学刊》2007,28(2):118-120
传统社会、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产品作为商品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转型社会的社会音乐文化的特点。音乐表达、音乐构成、音乐期待、主体感受音乐的形式等的多元化,都来源于转型期社会多元发展的现实存在。人们对音乐的喜好虽各不相同,却总能在对音乐最深处的感受找到相通、相近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在多元化音乐发展的背景下,必然存在趋近的条件。音乐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上趋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市场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人是社会意识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唐代文人受两性审美史的影响,文学创作体现了一种以美善相乐为特征的道德审美形态。在盛唐文人身上,魏晋文人普遍具有的内在紧张和焦虑已消除,仕与隐、玄与儒均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审美心理更加恬静平和。随着城市佛教文化的兴起,一种新的审美存在方式——唐代释僧小说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7.
从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古诗十九首》,它表现了一种哀美的美学风格,原因之一是受当时社会审美风尚的影响。以哀为美,追求哀情的表现,最初主要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后渐渐渗入到文学艺术中,汉代的风行不衰。原因之二是受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的影响。作者的人生经历中不仅仅只有痛苦哀怨,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却是相同的,这说明作家的审美趣味的指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众审美意识是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而强势崛起的。其中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消费意识的短期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行、国际文化的多方位对接和个性文化需求意识的自主觉醒,是我国大众审美意识强势崛起的重要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19.
美学论著中经常谈论美、审美,其实美并不存在。美既不是一个实存的对象,也不是对象的某种性质,严格地说美也算不上是抽象概念。美学史上真正有价值的美的定义最终都指向空无,而指向物质对象和属性的则不能成立。真正存在的是鉴赏活动,这是因为人在历史过程中发展起精神能力,于是就有了精神需要,这使得人不仅有了物质享受,还有了精神享受。鉴赏活动是人在精神或情感上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顺应和喜爱,人以自己的精神能力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的世界,通常所说的美就是只存在于人心中的这种诗情。把美当作真实的存在是一种错觉。应当以“鉴赏”和“鉴赏学”代替“审美”和“美学”。  相似文献   

20.
刘晖 《云梦学刊》2008,29(1):117-118
社会环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等举措是解决社会环境消极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