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2002年1月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在原来计提存货、应收款项、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四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要求。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是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提取的备用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时,一方面表…  相似文献   

2.
一、旧准则滥用资产减值会计的成因分析   由于我国对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只是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具体应用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在实施过程中进而演化成了某些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手段,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一直以来都为理论和实务界所关注。企业拥有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其中包括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和进行会计估计的权利。这种会计选择权虽然为企业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管理人员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本文以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为切入口,选取固定资产折旧率、存货跌价准备本期计提比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比率、应收款项坏帐准备计提比率四个变量,以沪深股市工业板块的13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研究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拟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期达到抵御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此措施与中国的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还是有研究的必要.文章研究了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数据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后扩展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计量总应计利润时若考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损益的影响即会计数据按公允价值核算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上海证券市场上机械、设备、仪表板块类A股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折旧方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方法的选择为例,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指出研究局限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关于《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2001]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中关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占用资金的会计处理是这样规定的:"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以支付资金使用费的形式占用上市公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资产减值事项的审验,一定要根据谨慎性原则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对各项资产的检查情况,是否遵循和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取得合法证据的基础上确定和处理。关注其是否存在应提未提、有意多提少提或提取秘密准备的情况,并审慎地做出分析和判断,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资产减值时,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县级统计工作,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一些地方重要统计数据失实问题的通报的通知》(国办发[1999]45号,以下简称“国办通知”)的有关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资产是企业运营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关于资产的定义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它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对资产的描述可以看出,持有资产的根本目的即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帐面价值就应当为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否则就不可能体现资产的这  相似文献   

10.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实物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一、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的实质性测试1、存货的监盘(1)存货监盘的决策a、时间的选择。监盘的时间以会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咨询》2012,(6):22-25
统计报表制度2012年统计年报表的有效期至2013年6月,2013年定期统计报表的有效期至2014年1月。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国家报表改为“国统字[2012]84号”,修改国家报表或省自建报表使用国家批准文号。  相似文献   

12.
以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煤炭、金属矿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为IASB样本,以美国和加拿大的同行业公司为FASB样本,分行业与中国的公司进行比较,分析采掘业企业在资产弃置义务负债确认计提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除石油天然气行业与国际同行接轨外,煤炭和金属矿采掘业企业在资产弃置义务负债确认计提上均存在着严重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产弃置义务相关准则自身的问题、投资者保护与环境规制强度的不足,制约了中国企业对资产弃置义务负债的确认,而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进一步影响到对资产弃置义务负债的计提。  相似文献   

13.
《山东统计》2007,(4):3-5
根据省政府的决定和有关文件精神.我省建立了1%人口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两项重要制度.并从今年起开始全面实施。为此省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研究确定了抽样方法.拟定了调查方案.落实了调查经费.完成了村级样本的抽取、核实工作等等.其它各项准备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省政府决定召开全省1%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会议.动员部署这两项调查工作.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晓红 《山西统计》2003,(4):54-54,56
针对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财政部最近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的处理、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报表信息披露等做出了系统的规定,也吸纳了许多国际通行的处理方法。《准则》的出台,是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强化,是对具体操作的细化。笔者在此谈一些准则的新变化和学习准则的体会。一、固定资产的定义更加合理准则指出,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③、单位价值较高。准则在强调持有固定…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国务院决定以2010年11月1日为标准时点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国家统计局早于2008年10月13日就印发了《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08]131号)。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07]17号)的要求,贵州省2007年投入产出大型调查在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下,在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的直接指导下,在全省各级统计局、各有关部门、各重点调查单位以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通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经过紧张的组织准备、宣传动员、调查培训、调查实施、逐级审核、反复查询、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咨询》2013,(6):22-24
2013年统计年报表的有效期至2014年6月,2014年定期统计报表的有效期至2015年1月。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国家统计报表改为“国统字[2013]63号”。调整国家统计报表或省继续执行的地方统计报表使用国家批准文号。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统计》2014,(12):62-63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将“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写入中央全会文件,这在科技统计发展史上是首次,突显了党和国家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于2014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的通知》(国统字[2014]65号),正式部署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工作。2014年10月23日,浙江省统计局下发浙统函[2014]155号文件布置我省的企业创新调查工作,标志着我省企业创新调查的正式启动。为了让企业了解创新的有关知识、创新调查的背景、创新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本次企业创新调查方案等主要内容,更好地参与到企业创新调查中来,本刊专门编写了企业创新调查专栏。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统计》1997,(9):21-21,20
国务院《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的通知》(国办发[1987]18号)中规定,1987年首次进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和编表工作,以后每五年进行一次。根据《通知[精神,全国第三次投入产出调查和编表工作即将开始。为此,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及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认真做好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统字[1997]114号)。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四部委文件精神,市统计局正紧锣密鼓作各项准备工作,年内将正式向各调查单位布置1997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起点是20世纪90年代初,具体标志是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该决定首次提出了“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则表明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制度正式转为企业年金制度,对企业年金制度运行框架、操作环节、监管环节等各方面都做出详尽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