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品牌与商誉对企业而言日益重要。相对于有形资产及其他无形资产评估而言,由于品牌和商誉的内涵非常丰富,使得品牌和商誉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品牌与商誉的价值具有模糊性以及相互交融性  相似文献   

2.
在管理层收购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管理层收购通常是一种溢价收购.换句话说,管理层愿意以比现行市场价格更高的价格收购企业的股权.由此就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参与收购的管理者客观上不会无缘无故的将自身的财富转让给不相干的第三方,他们之所以愿意为股权支付更高的价格,一定是因为他们发现被收购企业在收购后会具有更多的财富.那么为什么管理层收购后企业会具有更多的财富?这些财富的来源如何?能把它简单的归结为被收购企业价值的被低估或者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财富转移"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外资并购已逐步成为巴彦淖尔市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在外资并购的对价支付中,被收购股权或资产的实际交易价格高于其权益净值的"溢价并购"现象异常活跃.外资溢价并购境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但溢价并购背后隐含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商誉性质和构成要素的探讨 关于商誉的性质,学术界有许多论述,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的看法。他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论点: 1.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对于这一论点的解释是:“人们通常认为商誉是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与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汤云为,钱逢胜著:《会计理论》)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的冲击与企业并购浪潮的兴起,促使各界越来越关注商誉,也推动了商誉会计的发展,会计界在原来存在的争议的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显现出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卢邦贵 《浙江统计》2001,(12):13-15
随着我国加入WTO ,证券市场也将对外资实行开放 ,这使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成为可能 ,外资购并中国上市公司有哪些方式 ,对我国经济及证券市场有何影响 ,以及如何使之规范化 ,本文拟作浅析。一、外资购并国内上市公司的途径分析1.以外国公司身份跨境购并中国上市公司。(1)间接收购。是指通过购买某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自身的股权 ,加强控制这些控股公司的程度 ,得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外商可以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和支持的投资方向 ,整体或部分买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股东企业 ,将该企业变成外商独资企业或外…  相似文献   

7.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层通过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取得公司控制权的新型股权交易方式.MBO属于杠杆收购(LBO)的范畴,但与一般杠杆收购不同.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被称之为MBO.一般的企业买卖或资产重组,强调的是收益权,而MBO的实施除了收益权外,还有控制权、共享权和剩余索取权.MBO既可以对企业整体进行收购,也可以对企业的子公司、分公司甚至一个部门进行收购.早在1972年,美国的KKR公司就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实施MBO的公司.1980年,研究企业购并历史的英国人迈克·赖特发现并命名了MBO.随后,MBO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如何推进商誉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商誉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这种看得到、摸不着的资产,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一般都不在会计中加以反映.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有些行业,无形资产的比重甚至超过了有形资产的比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商誉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谈多娇 《统计与决策》2007,(18):130-131
企业接管与杠杆收购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企业接管和杠杆收购业务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局面,引发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诚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慧萍 《中国统计》2005,(11):46-48
前GE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先生指出:任何一家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都必须认真面对“诚信”二字,GE如此。许多著名的企业如微软、宝洁、安利、惠普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实现诚信管理,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一、现代企业发展需要“诚信”什么是诚信?“诚”是语言和内心的一致,“信”是语言和行为的一致。它既体现于一个人的“个性、价值取向”之中,又与企业的“顾客商誉价值”紧密相关。它是人品的核心部分。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以前主要局限于一个人诚实的程度,现在则扩展到可靠性、责任感、社会依从性和抗上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博弈理论和实物期权,对跨国竞价协商与资产收购决策进行动态建模,以便评估跨国并购策略中的协商与收购两阶段的最优策略。该过程评估策略价值包括了每个阶段的等待收购价值与真实并购价值,且提供出一个由本国收购者、跨国企业收购者与本国被收购者三方所组成的数学动态决策模型。模型通过实物期权法同时去求解动态竞争博弈的均衡解。另外,文章也重点研究了混合策略条件下互动竞价协商均衡企业期望价值与潜在策略的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中的商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誉是指企业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融洽的公共关系、良好的公众形象、较高的资信等级、科学的管理模式、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因素而促成的能获取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能力。企业商誉被认为是最无形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不可明辨的东西。研究商誉的传统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当代企业购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方面总结了企业购并的原因以及对我国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当代企业购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方面总结了企业购并的原因以及对我国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商誉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任何款项给某人的能使企业获得未来超额盈利的无形经济资源。自创商誉是由企业或个人创造的,与特定主体相联系,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目前,由于自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企业的购并和分立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大多数企业依靠横向、纵向一体化购并或多元化兼并,通过强强联手,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的今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企业成长压力理论,手工收集受产业政策支持的目标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目标企业产业政策支持与并购商誉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并购目标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时,主并企业确认的商誉更高,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大、计提减值规模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并购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产生的商誉在主并企业成长压力越大时会越高,但后续并未明显改善未来业绩;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未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主并企业,受支持的企业并购受支持的目标企业会产生更高的商誉,但是两者在商誉减值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不能抑制技能溢价,反而加剧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也应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尤其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会计市场也是如此。一、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影响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将形成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我国会计信息产业这些年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国的财政制度和财政部门。财政部规定…  相似文献   

20.
杨驰  张兵  薛冰 《统计与决策》2022,(24):173-178
企业研发活动具有较大风险,这为投资者回报和高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带来了不确定性,因而有必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溢价。文章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视角探究创新溢价的存在性及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能产生创新溢价;风险溢价能解释创新投入所产生的创新溢价,错误定价能解释创新产出所产生的创新溢价;创新投入能显著改善企业的基本面,从侧面印证了创新投入带来的创新溢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