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世界革命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准备。俄国跨越发展的设想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密不可分,也是马克思世界革命理论在特殊世界历史环境下的特殊运用,更是马克思在世界革命这一大棋盘上情急之下所弈出的精妙之招。  相似文献   

2.
党际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外交是各国对外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邓小平党际关系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提出了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关系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在新的形势下,把党际关系四原则扩大运用于处理同各种类型外国党的关系,主张党际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为条件,从而在党的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宗旨、对象范畴、形式内容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党际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和江泽民两代领导人 ,都非常关注思想政治工作 ,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思想 ,在价值定位、立论基础、理论旗帜、关注重点方面两代领导人具有明显的前后相继性。而江泽民在理论视角、与文化的结合及关注点上具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和谐社会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在学界尚不多见。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历程与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反思了和谐社会理论萌芽、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三代领导集体的和谐社会理论彼此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发展观的研究为视角,在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本质和社会发展目标方面的理论思想,揭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发展观一脉相承的内在本质和各自特色,充分展示了他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理论品质和逻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是历史环境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两个进程。在管理哲学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与发展,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规律;在管理理论上,通过对社会管理基本构成要素的界定,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科学内涵;在管理实践上,通过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管理模式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选择与践行,探究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方式。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的加强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仅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节约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作了分类,而且从自然、经济、社会、人的广阔视野出发,全面审视了技术创新的功能,论证了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马克思的技术创新思想进一步证明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江泽民紧密结合时代形势和国情变化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在实践中主要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体制模式、动力路径、发展先导、战略步骤、价值标准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活动又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邓小平同志认识到了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了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生产力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一、“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同志认为,发展教育是一个战略性问题。1977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发表了《关于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生产力概念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重大。当前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有三类代表性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文本,特别是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据,可以从整体性、全面性、内在性角度提出对生产力概念内涵的新理解,即从人类感性实践活动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角度,从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生存论角度来理解生产力。这一理解在当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性、根本性、扬弃性;江泽民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转折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其根本特色是科学性,具体看则有着人本性、和谐性、开放性的特点。三次飞跃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而产生的,它们之间具有传承和创新、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急剧变革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永恒主题。江泽民创新思维方法论体现在:强调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善于抓  住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环节;坚决排除"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以及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江泽民一贯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两代领导人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放在青年人身上,并强调青年树立正确政治观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发挥青年的力量,必须大胆起用年轻优秀人才;江泽民认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四个新论断,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形成了完备的德育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同志站在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德育理论 ,构建了既具有时代特征 ,又富有理论色彩的德育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江泽民系统分析了世界格局结构形态的新调整,精辟论述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新表现,深入阐明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动,正确认识了世界格局变化进程新状态,科学揭示了中国与世界格局关系的新进展,对邓小平世界格局理论作出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根据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态势和时代特点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和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技术思想体系。江泽民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新发展。阐述了江泽民同志从战略高度说明科学技术的现代意义 ,以及科技创新、科学精神、科技伦理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逐步揭示出科技对于生产力具有要素构成、增强赋能和推动发展等重要作用,社会制度条件对于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关联具有双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和把握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开辟了道路。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主导生产过程,显著增强生产力量,深度推动生产转型,引领生产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高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未来生产力。当前,我们党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新跃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毛泽东首先对实事求是作了新的科学概括,并将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主观唯心主义盛行的严重局面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实事求是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统一战线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特色是朴实性、应急性和鲜明性;江泽民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特色是党性、民族性和开拓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统一战线思想主要特色是时代性、广阔性和必然性。三次飞跃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其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而产生的,是传承和创新、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