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健身秧歌已形成一股热潮,它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倍受青年喜爱,尤其是受女大学生的青睐.这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锻炼方式目前已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展开.此文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方面对女大学生进行健身秧歌锻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之一“先进文化”代表的指示精神,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多年舞蹈经验的专家、教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吸取了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的精华,集体创编了一套具有时代气息和科学价值的健身秧歌。 秧歌是中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群众自娱性极强的民间舞蹈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老年朋友们平日健身娱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陇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起源与风格特征异同对比和解析,阐述了陇东秧歌双臂的"甩、缠、转",腿部的"跨、颠、颤",以及全身的"拧、扭、抻"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民俗文化的延续中,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性特征,陕北秧歌也不例外。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表现为:陕北秧歌源起于上古人类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秧歌内容中保留着大量原始性,如秧歌角色"方相氏",巫舞"三山刀"、"羊皮鼓",谒庙秧歌、排门子秧歌及转九曲等,都保留着诸多源自上古的习俗;陕北秧歌洋溢着浓郁的原始狂欢精神。可以说,陕北秧歌是陕北民俗中保留原始性特征最多的民俗事项,对于我们了解陕北历史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秧歌》     
张爱玲的《秧歌》1953年写于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界褒贬不一,针锋相对,成了张爱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从《秧歌》出版的社会背景与作家当时的"竞技"状态来考察:首先,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重返香港,投入美国驻港新闻处,《秧歌》正是她写的第一个长篇——一个有着明显"绿背"(即美元)色彩的长篇。其次,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生活是困苦的,但并非像《秧歌》所写的在"饥饿"的火山口上,显然,《秧歌》是作了歪曲反映。其三,《秧歌》有一段与内容天关的"妙论",此"妙论"出现在其前夫胡兰成于1958年在日本写的《今生今世》一书中。从时序上说,似乎胡兰成抄袭了《秧歌》,实则是《秧歌》保留的胡兰成的汉奸阴影。  相似文献   

6.
正已经当了外婆的陈永萍气色红润,嗓门挺大,思路清晰,一看就是个直爽的人。在崇明县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排练厅,她领着海派秧歌舞蹈队20名队员跳起自编的健身舞蹈《渔家姑娘》,整齐的舞步,欢快的旋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有人说,陈永萍领头的海派秧歌舞蹈队是崇明县堡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因为自1997年成立至今,这个由退休职工自发组建的民间文艺团队,已  相似文献   

7.
谈庄秧歌灯起源于常州市金坛区的谈庄村,入选江苏省和常州市的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目前,关于谈庄秧歌灯的起源时间有"清咸丰年间""明末"和"抗战初期"等几种观点,有关文献和口述中也存在不少与历史不符或缺乏说服力的问题。文章认为,谈庄秧歌灯大致起源于清末民初,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兴盛期,谈庄秧歌灯是融江南秧歌、民间小戏与花灯为一体的歌舞艺术,并与皖东秧歌灯有一定的渊源,同丹阳秧歌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8.
“秧歌”应是“阳歌”──陕北秧歌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谈及陕北秧歌,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内容和形式,对“秧歌”这一名称语义却很少考察。从陕北“秧歌”的演变形成过程看,其与南方的秧歌源渊不同。陕北“秧歌”起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是祭日神活动的民俗化,经历代民间承传而形成。所以陕北“秧歌”应是陕北阳歌。  相似文献   

9.
关于广灵秧歌的生成年代,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据舞台题壁显示,清道光初期,广灵秧歌已经成熟。朔州大秧歌与繁峙秧歌大致形成于清初。广灵秧歌是奋地秧歌中的"东路秧歌"在广灵流播形成的又一支系,至迟形成于清嘉庆年间。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庆市正式注册的健身气动站点、辅导员和练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为重庆市地区的健身气功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民族舞蹈是一种能够直接传达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性格素质、生活态度的艺术形式和表达形式。其中,山东地区的秧歌舞蹈就直观地展现了山东人民落落大方、热情奔放、开朗豪迈的性格品质和生活态度。山东人民创造的秧歌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秧歌包括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三个类别。笔者在文中针对三种最具典型性的秧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三种典型秧歌文化当前的传承情况,并提出了对山东秧歌实施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秧歌戏与扭秧歌并非同一艺术样式。作为省、市两级非遗保护项目,广灵秧歌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仍有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危险。自上而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并未有效地改善广灵秧歌当下面临的濒危态势。对待诸如广灵秧歌这类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才是更为内在也是更为本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祁太秧歌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太秧歌从清代形成以来,就以独特的剧种特色成为晋中地区具有标志意义的民间文化现象。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祁太秧歌的生成,分析祁太秧歌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可以看出:晋中地区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农商结合的生产结构及文化特征,农业社会形成的社火传统为祁太秧歌表演形态的演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决定了其表演内容的狂欢性特征;农商结合的生产方式造就了商人和游商小贩等特殊的社会群体,人们对不同群体生活的社会记忆和道德评价成为秧歌剧目的内容特色;开放通达的地理优势带来频繁的人员流动和异文化的交融渗透,祁太秧歌多渠道吸收外来民间艺术的精华,形成曲调丰富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娱乐市场需求,促使秧歌组织形成并持续发展,使秧歌传统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4.
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秧歌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 ,尤其是以祁县、太谷为代表的晋中秧歌。通过对晋中秧歌艺术文化、音乐、表演、舞美和地域发展及现状的研究 ,揭示秧歌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以期促进未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群体性的大型歌舞艺术,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延安时期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使陕北秧歌迅速传播到全国。陕北秧歌的歌舞形式孕育出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歌舞剧的形式和发展,因而在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我家乡的绥德秧歌在陕北秧歌剧中独树一帜。绥德秧歌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绥德秧歌不断汲取历代民间散乐、舞蹈、百戏的有益成分,逐渐形成了令人喜爱、较为完美的歌舞艺术。1942年,延安以至陕甘宁边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1943年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将体育艺术健身公共服务产品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在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内推广,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阐述了体育艺术健身公共服务产品的概念内容,并对体育艺术健身公共服务产品的学校推广策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如能以不同学校学生体育的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体育艺术健身公共服务产品推广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就能最终达到推动体育艺术健身公共服务产品在学校广泛推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广灵秧歌在其演出过程中存在很多习俗,主要有供奉三官神、庙会演出时的祭祀仪式和"打台"仪式等。这些习俗实际上反映着秧歌艺人固有的俗信心理,并通过外在的事象得以体现。事象使俗信以仪式的形式在演出过程中得以展示,表达了秧歌艺人共同遵守的俗信禁忌及宗教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受革命文化的洗礼,陕北秧歌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形成了拥军秧歌等现代表演形式的秧歌,促使整个中国秧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在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陕北秧歌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要求下,也迎来的新的使命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陕北秧歌的现状分析,在尊重其传承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陕北秧歌的系统性保护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山东鼓子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道具"鼓"而被人们熟知。"鼓"在丰富舞蹈氛围、确定舞蹈风格、加强舞蹈表意功能、拓展舞蹈表演空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将鼓子秧歌的阳性之美与豪放之气以一种具象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