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但又被普遍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有必要从教育城市化的角度,对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中村家庭教育中存在子女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子女上进心不强,城中村家长教子无方,以及城中村家庭和社区教育环境不尽人意等.导致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中村家长的教育方式滞后于城中村自身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其典型表现是角色定位不恰当,期望不切合实际,爱与严失调等等,这都可归结到“度”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独生子女也是子女,他们是普通儿童,“小皇帝”、“小公主”的称谓是不恰当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要切合实际,期望过高,动机过强,影响学习效果,对子女过爱过严,不利于子女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在对个体户子女教育现状的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角度,剖析了个体户子女的思想品德、学习现状、个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者采用学生、教师、校长三种问卷对武汉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尤其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融合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服从老师的要求,积极参加活动,尽力与同学友好相处。但随着年级的上升,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例如厌学情绪的增长,不喜欢就读的学校,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5.
当教育均衡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和名校相比的我们这些学校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新优质初中。其实,我们并不是新的学校,但我们需要发展成为一所老百姓口中的优质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我们学校的生源主要是一些不太优秀的直升学区的本地生和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升入初中后焕发"新"的活力,得到"优质"的发展呢?这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和名校的学生相较而言,我们的这些学生智力水平并不差,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他们学习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习惯差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有人称,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的基础,家长则是子女的启蒙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在中国,家庭教育理论的形成已有上千年历史.随着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在当今小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了,家庭父母应当给予子女什么样的爱,施以什么样的教育,这是社会众多小家庭面临的共同课题.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教育在现代家庭中似乎已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据向社会多方调查,现在的家庭教育令人堪忧,一些父母正陷入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2011年国家统计局江苏省调查总队在江苏农村地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非农就业、母亲照料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不工作或仅从事农业劳动的个体相比,当期参与非农工作的母亲,其子女的学习表现更好,母亲从事非农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的正面效应超过了照料时间或质量下降的负面效应,正面效应能超过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样本中有74.42%的母亲在本乡或本县范围之内工作。研究看不出来母亲在儿童的学前阶段从事非农工作对其子女日后学校成绩的影响。儿童在3-6岁期间主要由母亲照料,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表现,而在0-2岁期间由母亲照料的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杀鱼弟"作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做读书郎却愿为杀鱼工,发现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是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失学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失学问题从失学因素、隐性失学现象、失学所带来的危害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面对家庭教育日益普遍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现状,本文对125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其学业成功背后的家庭教育特点与规律,使家长逐步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尽快步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以太原市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为例,通过调查和访谈,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教育期望、与子女关系、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主客观条件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反映出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也急需要为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眼里,高职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学习压力、重视成绩程度上显然低于中小学生及普通高校学生。因此,高职生并不存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其实不然,笔者在心理调查、咨询的实践中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学习紧张时多少都有担心、烦躁的表现。产生这种情形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因此,笔者希望家长正确认识子女产生焦虑心理的现象,分析原因之所在,寻找克服之良策,让孩子们以良好的情绪和充分的信心去面对学习。  相似文献   

12.
适应性是一个人在环境条件和生活角色改变后必然面对的问题。大学新生在入学后产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许多不适应现象,必然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才。我们对动物医学专业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一些不适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家畜解剖和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中探索了一些教育引导对策:解决专业思想问题;教学中采用联系法等多种方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乏味为有趣;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处事态度、行事方式的形成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尽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家长却不应该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更不能把学业成绩优良与否作为认定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真正的成才是要把儿童、青少年培养成为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4.
三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后果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城市中机构养老的方式开始成为家庭养老的一种补充。由于这一养老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家庭养老方式密切相关的孝道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因此它所带来的人们对"孝道"认知的改变值得特别关注。通过对南京养老机构中老人及其子女的个案访谈资料,初步分析和探讨了与机构养老有关的养老方式及其孝道问题。结果发现,城市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包括子女工作忙、家中无人照料、住房紧张、与子女关系不好、长期生病等。对于机构养老的态度既有满意的,也有观望不定的,还有消极抵触的。而其子女的态度也是既有积极的,也有矛盾的。但无论老人还是子女,都不认为老人进机构养老是子女不孝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民工群体"家庭化"外出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产生了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情况、家庭教育、群体交往、社会参与四个层面的调查,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代中国人口大规模地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该问题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化过程的中断、家庭物质条件的困难、子女入城后的复杂变化和家庭教育方法选择上的困难等四个方面探讨该问题的成因,并指出该问题具备的三个特点:复杂性和关联性、内部性和外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们从高校引进了好多师范毕业生。他们无论是教学,还是当班主任,都比较重视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特别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管如此,教学效果或班主任工作效果仍不理想,他们为之也很苦恼、在与他们的多次交谈中,笔者发现,缺少工作经验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存在偏差,一些为他们所认为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理论中,有的正是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之一: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一定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将被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农业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最近,我们就市场农业的发展专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和影响市场农业发展的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以促进市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制约和影响市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调查发现,当前还有部分农民思想上存在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意识至今仍未摒弃,商品经济意识不强,缺乏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上他们是单一层次的家庭经营,其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他们     
这篇作文用流畅的文笔将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很真实地描绘出来,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应,再到他们心态的逐渐成熟,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视野。另外文章描写细腻,主题健康向上,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文章关键还写出农民工子女的变化,“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  相似文献   

20.
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5所高校234名独生子女大学生调查发现,他们学校生活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状态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较,他们具有较好的学校生活适应能力。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的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