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途径在课的伊始中萌发,在"已知"中孕育,在细小环节中发展,在情境中感发,在个性中闪烁,在成功中升华.  相似文献   

2.
差异非矛盾     
所谓矛盾,就是差异中存在同一,或同一中存在差异,也就是对立同一,或同一对立。其中,一种情况是外在矛盾,另一种情况是内在矛盾。所谓内在矛盾,就是同一中存在差异,或统一中有对立;所谓外在矛盾,也就是差异中存在同一,或对立中有统一。内在矛盾即同一中存在差异性,这是事物永恒发展的原因。在同一中认识差异,在统一中找出对立因素,这是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有助于事物发展。外在矛盾即差异中存在同一性,这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据。在差异中找出同一性,在对立中求得统一,这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根本方法,有助于人的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古代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时期 ,在频繁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 ,中日使臣、僧侣、文人在广泛的结交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他们相互赠诗唱和 ,由此产生出体现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诗篇。这些诗篇热情赞美了中国的兴盛强大和中日友好的情谊 ,赞扬了中日使者、僧人远离故土 ,飘洋过海 ,不畏艰险 ,不辞辛劳 ,挚着求法和传播文化的坚韧精神 ,也抒发了中日使臣、僧人身居异国他乡对自己的国土故乡的眷念之情。唐代中日往来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录 ,也是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曲颂歌 ,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代的中日文化交往以及中日使臣、僧侣和文人知识分子的友谊、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拉关系的迅速升温,中拉关系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中拉关系的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程度也不断深化。研究中拉关系,台湾因素是绕不开的,过去60年中,台湾因素始终是中拉关系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改善两岸关系和未来发展中的中拉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训诂学的真正源头,在中华先民的原初性解释活动,在中华先民的经典解释活动,在中华先民解释活动不断提升的进程之中,在汉初训诂学逐渐形成的进程之中。而从中华先民的原初性解释活动开始,就孕育了诠释学特质的种子;这颗诠释学特质的种子,在中华先民的经典解释活动中萌芽,在中华先民解释活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生发,在汉初训诂学逐渐形成的进程中茁壮成长,在后来训诂学的发展历程中开花结果。这就全面地、有力地说明,就其大体而言,中国训诂学确实具有诠释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单一中径和中径的定义出发,采用三针法测量普通螺纹的中径,探讨螺纹单一中径与中径之间的关系,并对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影响螺纹中径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不论在历史、文化,还是在政治、宗教信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由此造就了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涵义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样存在极大的差异。经由对中日语言中色彩词的比较研究,剖析该部分语言中凸显的文化差异,可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有别的文化本质,减少相互理解上可能产生的偏差。文章通过分析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比较,对色彩词与中日民族性格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提高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中,除相互代词和自身代词外,一般情况下,各类代词均可在句子中或从句中作主语。而当在句子中起指代或替代句子中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作用的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和连接代词,关系代词)在句子中作主语时,就牵涉到句子中谓语动词单复数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新时代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乡土社会失序与文化失调、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视不够、队伍建设不足、体制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狠抓基层党建中激发干部热情,在村规民约制定中凝聚共识认同,在村庄发展建设中构建群众愿景,在文明评比表彰中强化群众激励,在执行公正奖惩中树立规矩意识,在化解矛盾冲突中实现移风易俗,在文明志愿活动中充实群众生活,在因地制宜推广中延展基层创造,在明确主体责任中打造协同体系。在实际政策制定和推广中强化精神文明工作队伍,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打造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并推广诸如红白理事会等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不仅是伦理本位的,而且是泛审美主义的。在古典时代中国文人的生活中,可以没有佳肴、美服、高宅、官职,但是不能没有艺术。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懂得了在诗歌中寻找理想,在书法中感受风骨,在绘画中体验生命,在棋盘中忘却凡尘,在琴韵中寻找知音等“古雅”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特征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进行考察。问题的微观特征,即单个问题所具有的普遍特征。每一个真问题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客观性、主体性、三维性和语境依赖性。对问题的三维性,即问题的心理学维度、认识论维度和语言学维度,应着重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作品带有精神分析方法的某些痕迹,如《花凋》、《金锁记》、《半生缘》、《茉莉香片》等篇中的人物,存在着内在契合,作者对作品倾注了鲜明的认知情结,时代悲剧造成了作者的不幸,作者的不幸又演绎了作品及其人物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单一的标准不能把成语同熟语的其他类型区别开来 ,应该用综合的标准确定成语的范围。本文提出了三项标准 :音节的标准 ,语体的标准和历史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文论家们对文气理论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文与气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文与气的研究可知,"文气论"是中国古代独异于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文以气为根基,作家内在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灌注于作品之中,便形成作品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音乐独特的艺术规律及在释义与表达方面的特殊性 ,论述了音乐同文学、戏剧、美术、建筑诸种艺术的关系 ,其中具有许多共性 ,各种艺术相互渗透 ,推动着各艺术门类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散文诗《野草》蕴含着鲁迅特定历史时期深刻独特的人生体验。鲁迅借助一系列畸形、怪异、恐怖、丑陋、虚幻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创造了新的颤栗,这是他深入生活、逼视内心的结果。从情思感兴这个层面来看,深切是《野草》的显著风格;散文诗情思感兴以意象为载体,从意象生成这个层面来看,《野草》呈现出诡谲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1949-1950年间美国卷入对越干涉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美国以直接援助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军和其所认可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方式卷入在越南的干涉虽然直到1950年才成为现实,但至少早在1949年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意向,而其根源则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美国卷人在越南的干涉固然与它对苏联的威胁的担心进一步发展有关,但在越南遏制当地的共产主义运动和排挤法国势力的双重目标才是其卷入在越干涉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义是路,是现象的有。有是假,故义有假。路有理,理的反映便是合理性,义是合理、陈述。陈述不真故作为陈述的义没有确定性。普遍道德原则因此是不可能的。所以,孟子提出义内:道德原则只能是某种价值判断,具有主体性。义是善。善有虚名。因此,善、真、有都应当接受批判。真正的义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行为。这才是道德的本体。对于本体,人们保持沉默。故圣人体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