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高校首先必须科学定位.其次,必须特别注意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足要坚持"两个为本",即"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第三,高校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即: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教学、科研、管理之间的关系,学科建设中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全面贯彻"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发挥党在群众路线中的主导作用;完善群众参与监督机制;构建宣传组织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应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参与者,承担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色。学生参与管理,既能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理念、变化和成效,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生就业率影响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数量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校经济效益,科研到款、科研成果的数量影响学校地位(排名)等态势下,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在高校的主体指向,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本、管理者为本的统一,坚持关爱与尊重的统一,坚持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坚持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统一,无疑是消解目前存在于高校的与以人为本相悖,制约高校发展的诸多问题、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人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办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相似文献   

8.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人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办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相似文献   

9.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服务为本,促使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结合实际,新疆高校要以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1.重视人文关怀 现代高校管理思想充分注意到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起点和终点,一切由人去管理,一切管理都是为了人。而在知识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要素、人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学校管理当中,就是树立以“教师为本”和“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因为他们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要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当、“唯学历论”等诸多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才观必须牢固树立三个基本的科学人才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这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应该加强在人力资源测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经济思想与方法可以发展成一门新兴经济学——新墨家经济学;墨家军事国防思想和兼爱思想具有国际性价值;墨家伦理思想对重建今日中国公民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墨家社会思想具有实现社会本位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和高等学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创新、示范、辐射、引领等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办学理念、建立和谐高等教育体系与和谐校园;强调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和率先实行育人型管理的理念;提出高等学校中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学术领导相结合,政治民主、行政民主、学术民主相统一,以及依法自主办学、诚信办学、教育公平等理念。  相似文献   

14.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关键是管理观念的革新,针对当前国内众多运营企业进行CRM(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效用性,提出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应该将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推广的观点,并指出只有真正的转变观念,才能为整个CRM的建设和实施提供正确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将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运用于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对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阐述,分析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重视教师作用”、“重视德育管理”的特点,并探讨其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启示,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既有的理论上,权力本位观念同尊重、对话、协商与合作的行政亲和性理念始终在制度、心理层面上做着顽固的对抗.对行政效率的盲目追求,行政民主的根基不牢,权力制约文化的动力不足,共同催生出行政立法、执法中公众参与、对话、协商机制的缺失.行政主体和公众之间合作的困难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机制缺失的任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需求链管理的精益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企业需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4M'S(供应链管理、需求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价值链管理)和6C'S营销等理论,提出了建立以需求链管理为基础的5J'S,即精良的产品、精确的价格、精选的渠道、精练的促销、精诚的服务的精益营销模式的思想和基本框架,分析了我国建立精益营销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阐述了精益营销模式的特点及建立该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审视和甄别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根本差异的基础上,科学地认知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并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就其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等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全新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运用和理念的确立,来全面推动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声誉的培育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声誉是高校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它能在各个方面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文章从明确学校定位,提高毕业生质量,重视校风建设,实施名师强校战略和转变管理观念等方面,阐述了培育高校声誉的途径,提出了高校声誉维护的两个原则,即快速反应和高效沟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设计数据库结构的新思路 ,并以建立飞机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介绍了建立这类信息系统的一般步骤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方法。它适用于信息主要来源于Internet等外部信息源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