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筹划、国有股权退出等领域的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可转换债券具有债券和潜在股票的双重特性,文章分别从侧重于其期权性和债权性的角度对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期权特征,讨论了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和债券价值定价模型,指出两种定价模型在理论上的互通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并以2002年4月万科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例,对转换权的理论定价和实际定价结果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分析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从价值分析、数值方法和利率期限结构三个方面详尽地给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提出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价值评估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作为金融衍生品之一,除了包含债券本身的价值,还具有股票和期权价值等特性。可转换债券的定价不仅是制定合理发行价和转股价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投资者评估其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并有利于风险管理和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先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进行探讨,然后采用二叉树和Black-Scholes模型定价,并通过案例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lack-Scholes定价方法效果优于二叉树方法;随着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转换债券价值正逐步走向合理的估值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除了一般的债权之外,它包含众多的期权,如转股权、回售权、赎回权和转股价调低权等。条款的复杂性决定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复杂性。利用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具体特征,构造了中国可转换债定价的具体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参数估计,对中国的可转换债券的合理价格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目前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和其理论价值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明显被低估。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利率风险,采用期权的二叉树定价理论,建立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选取沪深31只可转换债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存在普遍低估问题,平均偏差为-6.82%,小于其他模型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对发行公司的好处 ,从期权定价模型入手介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及其对发行的指导意义 ,进而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隐含期权的证券的定价—期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是直接债券和股票期权的组合。本文讨论了用期权定价理论给它们定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可转换债券定价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有保障的投资渠道和成本低廉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是国际市场上一种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期权定价依据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方法简便,所需变量易于在市场上获得,运用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简单可行,且具很强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对发行公司的好处,从期权定价模型入手介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及其对发生的指导意义,进而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公司资产包含股票、可转换债券及债券资产的假定条件下,提出并证明了公司风险资产之间存在风险价格均衡状态,推导出风险价格均衡状态下可转债收益率计算方法,并以这种收益率为折现率,建立了结构型二叉树可转债定价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交易时段的5个转债的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平均偏差率范围在2.52%和-0.83%之间,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模型可以有效的避免可转换债券价值低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假定市场利率遵循Vasicek模型和股票价格变化服从几何布朗运动,运用风险中性理论建立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借助远期风险中性概率和鞅推导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表达式,相对已有文献,不仅在推导方法上方法简单易懂,而且将现有文献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和推广,但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种新兴的保值增值的投资工具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券和期权的双重特征 ,兼具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引入这一融资工具 ,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平易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了解可转债的定价原理以及影响其价格的因素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制定成功的投资筹资策略 ,从而加快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本文以江苏阳光可转债为例 ,具体应用了B -S期权定价模型 ,并分析了其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可转换债券成了资本市场上的"新宠",众多上市公司都希望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来实现再融资.本文从现实资本市场的可转换债券利率的现状出发,讨论可转换债券的利率决定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发行条件设计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化债券是一种新型金融工具 ,在发行条件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分析方法 ,对可转化债券发行条件设计进行技术分析。首先运用公司理财理论和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可转换债券发行金额、票面利率和存续期限等基本要素的设计思路 ;然后综合考虑融投资双方的利益 ,确定了转股价格的理论范围。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包括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而短期内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期权部分价值的波动.借助期权价值与发行公司股票价格的关系,将风险价值的概念应用到可转换债券风险的度量之中,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可计算出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可对可转换债券风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可转换债券实践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已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得失,剖析导致我国可转换债券失误的证券政策、证券市场和公司理财观三大基本原因,探讨促使我国可转换债券规范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我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市场没有出现显著负的反应,与股权再融资的市场反应明显不同,与国外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市场反应有差异。政府的奖优政策是可转换债券市场反应特殊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公司债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3个方面的部分特征,再加上可转债的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使其定价更为复杂.利用二叉树模型,给出了附有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的可转债的定价方法,分析了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对可转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可转换债券的价格走势、转债及其正股的收益率及风险做了分析与探讨 ,并剖析了转债的赎回条款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对如何做好转债的发行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可转换债券时间价值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转换债券可以看成债券、转股权、赎回权、回售权和转股价格调低权五个头寸构成的组合.可转债的内在价值可以近似为max(内嵌债券价值,转股价值),可转债的时间价值等于可转债价值减去其内在价值.在可转债的整个有效期内,转股权不应该提前执行,所以理论上可转债的时间价值是大于0的.对我国可转债市场价格的实证检验,发现可转债出现了时间价值经常性为负的情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可转债市场定价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