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曹操"唯才是举"用人策略的的积极效果,学者有较多的研究;而对曹操赤壁之败的探讨,所论亦多。然曹操的用人策略及赤壁战败之间的内在逻辑,学者似少关注。  相似文献   

2.
论黄脸曹操     
卢英宏 《云梦学刊》2000,21(2):73-75
通过对文学戏剧中白脸、黄脸曹操的比较,评析了《曹操与杨修》所塑造的曹操的本色形象。并在理性分析形象的基础上,挖掘了人物形象所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价值、艺术质量和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慧  朱美芬  季芳桐 《学术论坛》2012,35(12):101-104
明末清初,王朝的覆灭给黄宗羲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为了总结历史教训,探讨建立理想社会的渠道,分析空谈性理的作风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提倡具有求实精神的经世致用的人才观,黄宗羲提出"宽于取士"和"严于用士"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黄宗羲的人才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才思想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文以四言诗成就突出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 ,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具有苍劲雄浑、慷慨悲凉的风格。诗歌反映了汉末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 ,高歌开明政治和统一的理想 ,充满了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 ,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的人才观具有多层面性、广义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功实"是他评判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选举人才上.他提出了六"毋"原则;在使用人才上,他具有四条原则;对官员的考核上,提出了"以钱谷为考成",实行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考成法".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新时期的人才观,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丰富,包含人才地位、人才衡量、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等多方面。探析胡锦涛新时期的人才观,对于做好人才工作,推动人才的培养、使用、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巩人才观的主要方面都是以儒家基本观念为核心生发开来的。文章从人才应具备的品质、人才的理想人格目标、人才培养的方式和学习方法探索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曾巩的人才思想,以期对今天的人才培养提供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冯君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48-151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我国近代有识之士开始进行深刻反思。洋务派对我国传统的人才模式提出了质疑 ,并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近代性质的人才观。洋务派近代人才的标准和培养方式的创新 ,是我国近代教育的重大进步 ,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学写作人才观的树立,对于高素质写作人才的培养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高校的写作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自身的促进作用,重视生活的磨砺和阅读的滋养,并为写作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和自由的思维天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问题。从本质上讲,我们党的人才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一脉相承的,对此进行研究对于全面贯彻人才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操的杂言诗,约占其诗歌作品的三分之一,数量不多,就诗歌的内容上看多为游仙诗。虽然学术界对曹操的杂言诗也多少有所涉足,但对曹操杂言诗的创新问题所论寥寥。本文主要从曹操杂言诗与汉乐府诗的关系入手,着重探讨曹操杂言诗在汉乐府诗歌基础上的两种形式创新问题,力求达到更深透地了解曹操杂言诗的特点及反映出的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曹操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时代,还是一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曹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十分不满,他在《度关山》与《对酒》两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其基本模式和特征是:君贤臣良的分封制政治格局;和谐有序的官民关系;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公平允当的刑罚措施;谦和礼让的社会风气;等等。曹操的理想国模式与"礼运大同"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但它并不是对儒家大同社会的简单复制,其中也有对道家、墨家和法家学派思想观点的取法和吸收。曹操的理想国模式是以儒家思想为基调,同时吸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观点,最后熔铸形成的一种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人才观,大致包括人才的重要性、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何种人才三个方面,并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颇具借鉴意义。诚然,郑观应的人才观也有其局限性,值得我们认真清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曹操小时候十分聪明,据说他过目不忘,不学自通,但很不刻苦。在学堂,别的学生一天才能学会的课程,他两个小时就能融会贯通。再学下去,他就觉得索然无味了,便趁先生不备,私自溜出去,和其他孩子们习武练箭。由于先生视力不好,又没人告他的状,所以很长时间都没被先生发现。  相似文献   

15.
《琼州学院学报》2015,(3):12-16
宦官家庭背景的影响与终其一生所具有的士人情结,构成了曹操其人的两大属性。其中,前者对于后者构成逆向推动力。认清这两种属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曹操及其文学创作意义非凡,曹操诗歌写作、通脱思想以及建安时代对曹操其人的接受无不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6.
曹操之文向来以“清俊”“通脱”著称,此特点在其令文创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他的丰功伟绩与独特个性。在他辉煌灿烂的一生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果敢的军事家、睿智的政治家及充满魄力的改革家,这些在他的令文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令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闪烁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学人才观,概念完整,内涵深刻,是指导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人才观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成德  丁朴 《晋阳学刊》2002,(6):9-14
正确解决山西的人才匮乏问题,应积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观,高度重视“国家以用人为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等基本原则,选好才,用好才,为建设新山西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方社科院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应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其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其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机关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要素的观念,以人才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