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让 《职业》2016,(11):152-15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会影响教学的质量,而学习兴趣是人们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的倾向.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阐述,利用各种理论知识和事例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通过体育课本身的优势,建立活泼、积极的体育教学环境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处于人生花季时期的学生应该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也应该是比较浓厚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现在的许多学生对体育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而形成这种厌学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体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地促进孩子们正常的身心发育;才能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唐维芳 《职业》2016,(24):154-154
职业院校的体育课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的重任,所以职业院校体育课要在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职业体育素质,特别是职业体育素质。本文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探讨学生的职业体育素质培养,并提出体育课目标、职业体育素质培养的内容等,希望能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郭佩勤  关俊彦 《职业》2013,(20):59-60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工具,其各种信息充斥网络,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纷繁复杂,在这种网络环境下,中职卫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中职卫校就读的学生以女生为主,班主任只有了解卫校女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掌握网络环境对卫校女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及时转变管理思维,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善于把握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树立班级管理的新观念,建立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渠道,才能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的新变化、新要求,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和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程显玲 《现代交际》2013,(9):156-156
体育是教育的一种,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而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掌握体育和保健知识,同时实现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我国,体育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周雪芳 《职业》2014,(21):184-185
体育课虽然是职高生最喜欢的课程,但因为职高生自制能力差,他们容易在体育课上过分放松自己,导致课堂纪律涣散;或者当体育老师教态严厉,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时,容易滋生畏难情绪,导致厌倦上体育课。所以在职高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起到引领作用,对职高生做好示范动作,让体育课真正发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强化集体观念、提升交流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天性喜欢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但长期以来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按照僵化的程式严格地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受。尽管教师在备课时下了很大功夫,在上课时讲解体育知识,示范体育运动技能,上得非常辛苦,但事与愿违的是,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学生却觉得体育课既枯燥无味又让人非常疲乏,无法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而对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8.
贾克俭 《职业时空》2008,4(11):97-9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在校女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生理、情感、喜好入手,揭示了女生求美、求新、求易、求知、求趣及求层次的心理特点,解决了女生上好体育课的关键问题,为上好女生体育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王军 《现代交际》2014,(7):126-126
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是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创新思维,塑造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美、发现美,容身于课堂活动中,感受体育艺术魅力,开拓更美、更好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曾林 《职业》2014,(18):182-183
本文通过三个问题的提出,引出技工院校应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从体育课和第二课堂的体能训练入手,抓好学生体能,达到企业和国家的需要。具体手段和措施包括体育课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学生的实际和教师教学特点选择教材,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达到围绕体能这个主题开展教学;第二课堂体能训练主要采取学生军事体能训练、学生体育活动(班际和校级各种比赛、拓展运动、趣味运动会等)、学生运动队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和学会锻炼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施快乐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面临的高考升学压力也剧增。适当的体育课项目有利于锻炼学生体质,缓解学习的压力。但是,高中女生由于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再加上个别体育课项目设置的不合理,使得部分女生产生了厌学行为。本文将通过对高中女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原因探讨,发挥体育对于学生强身健体,锻炼身心的重要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新了体育教学观念,同时对体育课的作用也做了进一步深化,从而确立了适应现代社会性质的健康观念。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群的性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怎样采用“运动处方”等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实施贯彻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在日益改善,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会学生除课本知识外的相关技能,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等,国家和相关部门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并受益。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完善。体育课程也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出了必要的改革,体育游戏法在体育课堂上开始流行,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广西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源  沈桂萍  欧健华  黄剑 《职业时空》2008,4(6):132-132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体育锻炼的总和,它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吉仁 《现代交际》2013,(11):187-187
中专体育课,着眼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的体会。端正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中专生体育兴趣的具体做法是:1.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和制订教学计划开始。2.培养中专生的体育兴趣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3.体育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因此,激发和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平时锻炼身体的时间少,体育课就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就不能保证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学校体育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延安市高中生的体育课兴趣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有针对性的改善高中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到体育运动的真谛,从而提高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新秀 《职业时空》2009,5(5):147-148
形体训练较好地迎合了现代女大学生的身心需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很多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内容却同男生一样,从而影响了女生体育教学效果。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谈话法,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高校女生形体训练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形体训练对女生终身体育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飞 《现代妇女》2014,(4):332-33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教师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实行体育课改革,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开发体育器材,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先让 《职业》2016,(12):154-155
体育课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作用,但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知识,体育活动较少。本文重点论述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职业院校强调以技能为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体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高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