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子的短诗更真实地接近他的生存状态。海子对终极价值的思索与追寻、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深沉感悟以及眷恋一切美好事物的悲剧情怀使海子陷入迷惑与痛苦之中。为了付与价值渴望在自己生命中的主体位置 ,他不惜放弃一切现实幸福之路。这样 ,死亡意象便占据了他诗歌的核心位置 ,具有宽容之美、未知之美、凄厉之美。他的诗句源于情感的涌动 ,在艺术想象和语言组织方面显示了强烈的个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析王统照乡土叙事中的民俗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觉,对王统照乡土叙事中的民俗意象进行研究。王统照自觉的民俗学意识和扎实的民俗学学养,使他在乡土叙事之中尤为注重民俗意象的描写,特别是将社会民俗心理、民俗信仰与乡土世界的原生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凸显出浓烈的民间意识。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留学美国,直接置身于美国意象派营造的新诗运动的文化氛围之中,引燃了诗歌创作的激情;他深受意象主义诗学理论和弗莱契、罗厄尔等意象派诗人的直接影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意象诗;他注重以意象主义诗歌为摹本,努力创造出浓丽、繁密、含蓄、典型的诗歌意象,逐步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意象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4.
意象以其巨大的表现力和在诗歌中象征的载体,不仅可使抽象的思想感觉具体化,更能用来营造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意象可以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将源文中的意象之美等值投射到译文之中,才可能做到语言等值转换而意象美不失。  相似文献   

5.
"意象"一词也许是中国诗学中最具特征性的术语之一.杜甫的意象思维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他的意象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都有不少他人难以比拟的地方.杜甫常常把前人诗中很少出现的日常生活题材入诗,塑造了许多日常生活意象.杜甫不仅在突破传统意象方面有其独特的贡献,而且在发展新的意象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小诗《歌》语言凝练、意象精致,是意象诗的经典。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散曲家,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意象诗中的极品。虽然跨越不同的历史时空,但两首小诗在意象营造、意象组合、诗思表现、以及情思体验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的词中有众多的动物意象,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马意象。辛弃疾的马意象首先表现为宝马与英雄志士的组合,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其次,他还把对马的描写从传统婉约词中的花街柳陌解放出来,重新放回到边关战场,更好地展示了其豪放之风。最后,他还善于借助马意象的隐喻义来创造雄奇灵动的意境,展示沉郁悲凉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1633年,赫伯特成功地出版了宗教诗集《圣殿》,奠定了他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代表的重要地位。赫伯特宗教诗歌中所蕴涵的虔诚的宗教思想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但是,大部分读者注意到的都是赫伯特诗歌中的宗教意象,很少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园林意象。园林意象常与爱情主题联系在一起,但与其他园林诗人不同的是,赫伯特在园林诗歌中并没有描绘世俗园林带给人们的感官愉悦,而是通过园林意象表达了他对上帝虔诚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9.
雪莱一生热爱自然,其诗歌中有很多自然意象。其抒情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而且再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雪莱试图通过再现美丽自然构建人类的理想社会。他还在诗作中以自然意象象征自己的品格和追求,反映黑暗的社会,也经常使用冷色意象象征死亡和内心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倾城之恋》的意象及其审美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爱玲在其《倾城之恋》中营造了四个主要意象:胡琴意象、白公馆意象、月亮意象、墙的意象。这些意象深刻地传达了人生的苍凉意味,具有营造苍凉氛围、构建对应结构等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1.
意象就是以特定的客观事物为栽体,生动的表现出内心主观的情感.<姑溪词>中成功运用了大量典型的意象,其中以"酒"意象最为典型.李之仪词作中有相思浓愁之酒、重逢喜悦之酒、失意哀伤之酒.李之仪词作中"酒"意象的大量运用折射出他在人生道路上受到挫折后,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就诗学观念而言,萧氏不仅超越了传统士大夫不够纯粹的学术人生观念,同时也超越了一般诗人对诗歌创作本身的艺术功利之追求。其原因大约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由于纯粹的现代学术意识带给他一种异常纯洁的书卷气,二是他比较坎坷的人生经历恰好使一个才子诗人的思想情感获得了一种深沉的内涵。萧氏不同寻常的诗才尤其可从其作品的运思、意象和意境构造之中得到足够的说明,其诗作的审美特征主要可以从用语之工、诗感之细、意境之纯和体式之广四方面概括之。  相似文献   

13.
论诗歌意象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意象(Image)"是中西诗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西诗学的难点,中西诗学至今对于"意象"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文章首先以汉语语境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于中西诗学之中"意象"概念的辨析,将汉语术语"意象"明确界定为"意中之象".然后从生活基础出发,指出诗学之中的意象理论基础就是由"符号-表象-情感"所组成的关系链.之后,还从不同的角度,将诗学"意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后,着重讨论了诗歌意象的计量单位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客观的意象计量方法.至此得到一套比较完整的诗歌"意象"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徐伯鸿 《南都学坛》2006,26(5):69-71
夕阳及其同义异名的词语作为一种意象在诗歌文本中出现,具有悠久的历史。王维在诗歌中大量地、灵活地运用这类意象来传情达意,不仅是他之前的诗人也是他同时代诗人无法比拟的,更是他喜“静”心态的外化表现。  相似文献   

15.
"秋"意象的运用是黄景仁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他的诗中,"秋"意象主要表现为悲秋之气,仕途不畅、远离亲人、羁旅漂泊、身体抱恙、爱情不顺等一系列的打击都使得他将诗歌与秋天的萧瑟、凄凉相结合,悲秋成为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6.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的"红楼"诗词,这些诗词中的"红楼"意象内涵丰富,尤其"红楼"意象中鲜明而浓郁的悲情美与<红楼梦>凄迷的悲情意境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曹雪芹是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介入"到了唐诗宋词的解读,自觉地将唐诗宋词中"红楼"意象所涵括的各种意态情志融入他的艺术创作之中,这更有助于形成<红楼梦>诗化的意境与风格.  相似文献   

17.
洛夫先生是现代汉语诗歌史上成就卓著的现代派诗人,他的诗在意象运用上独具匠心。长诗《石室之死亡》思想意蕴深邃,情感激越深沉,诗中大量死亡意象与生命意象的对立统一,传达出一种直面死亡、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本文试图从生死意象来探讨洛夫诗歌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的现代诗人朱湘,在其新诗创作中选用了大量的民族神话意象;同时,他注重将复杂的象征内涵与强烈的启蒙精神熔铸于意象建构中,借“古事”传达其讽喻现实、呼唤英雄与追求解放的现代理念。就审美层面而言,民族神话意象以其本身的超越性、非理性和原始性特质,为朱湘诗歌增添了灵动之美、韵味之美与拙朴之美;其在彰显朱湘诗歌古典美学风格的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新诗的意象体系与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19.
禅宗在盛唐已经发展成一种传播生存智慧的哲学,调节着众生心灵世界的平衡.作为盛唐山水诗的开创者,王维深度融合了南北禅宗的禅法精髓,并将其融入山水之中,创造出一种空明静秀的境界,他的山水诗常体现出心境与物境、物境和禅境的交相渗透,尤其在水云意象的运用上,直指禅学之"性"与"缘",佛性之空寂静净与佛境之自在自如在此得以打通,呈现出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之深层融合,具有深刻的审美特质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时间与生命意识是魏晋至刘宋时代诗歌意象的主旋律。它们集中表现在与落日、秋天和坟墓有关的意象群之中。面对落日象征的生命的短促与飞逝,建安诗人充实有限,两晋诗人企慕无限,宋代诗人融无限于有限之中。秋的意象成为诗人抒发无意识深处这种生命孤独、漂泊感的隐喻。坟墓意象既象征着生命与相对时间共同毁灭的悲剧性结局,又象征着生命融入大化运行的绝对时间之中的超然与解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