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利盈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95-99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招生制度的政策性缺陷等原因,导致中国高考招生制度中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之间和不同考生群体之间,它导致诸多问题并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解决高考招生制度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以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给弱势考生群体以政策倾斜,逐步改革与完善高考招生制度,规范高校自主招生等,多管齐下,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这导致了高考招生制度不平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侵犯了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3.
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若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
当下有关高校招生改革的诸多话题中,自主招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其之所以被热议,是因为存在诸多的公平问题。不仅造成阶层、地域及城乡之间学生机会的差异,而且深受人情介入与侵扰。自主招生出现公平方面的问题,大致有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原因。治理当下自主招生的不公平,首要任务在于完善制度,而完善制度的首要方面在于公开透明。首重公平应成为自主招生最重要的改革原则,一切制度的设计都应首先围绕公平来进行。自主招生的公平问题为全社会所关注,对其不公平的治理也同样需要社会各界努力,外部力量应积极介入到改革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董金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15-118
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自教育部批准部分高校从2003年试点以来,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自主招生在资格审查上,重点中学考生与非重点中学考生之间、优质生源基地校考生与非优质生源基地校考生之间、城乡考生之间存在着不公平。同时存在报名条件模糊,初选程序不清、不透明,不能保障过程公平;不同地区考生之间、文理科考生之间亦存在着结果不公平。高校自主招生,要从资格审查着手,机会均等,保证考生的起点公平;以科学、透明的程序设计保障过程公平;根据区域和教育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合格条件,保证结果公平;从监察入手,为自主招生"护航",还社会以公平。 相似文献
5.
公平选才是我国高考政策长期坚持的基本价值诉求.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构制约了高考公平选才政策机制的有效运行,使高考政策变革面临如何平衡社会利益冲突的现实难题.对此,需要在坚持和完善统一高考制度的前提下,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健全高考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教育平等、高考平等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高考公平选才的政策机制,营造有利于公平选才的政策环境,提高高考政策变革的社会公信度. 相似文献
6.
郑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中俄两国的自主招生制度从改革目标、时间跨度以及与财政的关系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相似性,因此选取俄罗斯近35年的自主招生制度作为比较对象,从地域因素、面试制度和不良现象等三方面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自主招生公平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俄罗斯自主招生政策的特点及产生不公平的原因,提出中国需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探索更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公平合理的选拔政策,以保障自主招生的公平。 相似文献
7.
曾亚非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这里从体现教育公平基本精神的教育机会均等立论,就目前高校招生中影响教育公平的现象和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寻科学合理的招生制度改革之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失衡与重建——以高考录取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学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6):68-71
进入新世纪以来 ,教育公平问题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高考录取不公平现象更是受到猛烈批评。无论是从“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宏伟目标看 ,还是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看 ,高考录取不公平现象都严重侵害了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而且加剧了各地区教育、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其危害是十分深远的。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作祟 ,二是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分布的不均衡 ,三是教育改革措施的不完善、不配套 ,四是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实行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9.
陈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50-54
经济法追求实质公平,体现着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其以“结果”为研究视角,以整体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它并不反对形式公平,而是对形式公平的一种补充,追求的结果正义是一种相对正义,而不是绝对正义。 相似文献
10.
任训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
公平与效率是高考改革的两个重要的价值目标,不同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导引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面对高中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如何与之匹配?高考在政策层面上是应该注重公平,还是应该注重效率,这是一个两难抉择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恢复高考33年来高考改革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一部追逐公平与效率的历史.通过对高考本质与功能的分析,对高考发展史的回顾,可以看出:高考的本质决定了高考效卒的优先地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公平需求不再是高考改革的主要矛盾,高中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期待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案.因此,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大学成为社会的焦点:国家千方百计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青年学子辛辛苦苦考大学,家长节衣缩食供孩子读大学,而社会则无时无刻不在审视和评价大学。那么,大学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才无愧于方方面面的关怀、支持和参与呢?专家的提示是“三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 相似文献
12.
他者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实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持续造就了观念、共有知识和制度,造就了组织和机构,造就了阶级、政权、国家和政党,也造就了一切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他者的存在是国际关系理论暗含的核心前提,国际关系学引入他者主义理论是重要的,但却仍然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王长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6-11
高考改革难不应该成为高考改革迟缓的理由,应该想好了再改而不要在没有想好时乱改。但是高考改革被迟滞,极可能会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越积越多,而社会最后为此支付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大。所以,高考应尽早改,应从本质上进行改革。且高考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脱去社会性的外衣,真正恢复教育性的本来面目,使高考成为单纯的学生升学考试。当然,为了降低高考改革成本和少走弯路,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高考经验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长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4-8
高校扩招所导致的高考形势的变化,使高考外部的社会分层意义逐渐蜕化,内部的激励考生健全人格修养的教育意义逐渐加强,这有利于逐步消除以往那些与教育无关的社会性要求,使高考回归检验考生知识和人格素质、激励考生自觉修养健全人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份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西方式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在中国将遭遇国情困局。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明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09-112
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前高校新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内因进行分析,初步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提出了整体化的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7.
章礼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24-29
司法公正包含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通过对一件典型案件的剖析,文章揭示了程序公正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遭遇的困境:不能有效回应当事人对大众正义的诉求,扩大了社会资源的成本付出,并且对社会弱势者产生不利的诉讼影响。解决困境的出路应当在追求程序公正中兼顾实质公正。 相似文献
18.
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中南民族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精神追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步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3):5-9
文章回顾了中南民族大学办学50多年来校园精神的凝练过程,论述了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为核心内容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这种理念和精神对中南民族大学加快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卢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4-96
根据现行的招生考试办法 ,已难以适应今后几年内持续的扩招形势 ,改革硕士生招生考试方式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考试改革必须站在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高度 ,秉承现行硕士招生考试方式的合理之处 ,探索出一条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招生考试新路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