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权保护成为联合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流是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权利。但美国把人权作为其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准则,依仗其实力,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在国际政治活动中,以“人权”之名,行“强权”之实,干涉别国内政。美国人权外交具有极大欺骗性,其实质是为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的,是其“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工具。当前,从理论上、实践上揭穿美国人权外交的真实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人权外交"有其独特的外交思想传统,即美国例外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人权外交"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其实质是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出现,有其产生的深刻根源。正因为人权在美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土壤,本文试图从美国独特的文化、历史以及经济的视角论述其对美国实行人权外交政策的影响,以期人们对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美国外交中 ,以“人权”为武器实现既定的外交目标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美国“人权外交”的由来、美国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事实入手 ,着重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动因 ,对全面认识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政府思考制定长期的战略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权外交”已成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从其表现形式和特点来看,它具有很大的虚伪性。促进和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而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才能促进人权领域的正常合作,我们坚决反对把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人权”是近年来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干涉别国内政的主要手段。从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理论依据和推行人权外交的种种手段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实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在世界上强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人权观和社会制度 ,是美国企图控制全球的战略需要 ,是十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各种外交思潮泛起,其中以民主和平论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主义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以及新孤立主义等思潮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人权外交在冷战后得到了加强,其中民主和平论、新干涉主义理论对美国人权外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新孤立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美国人权外交有一定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8.
和平演变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肯尼迪政府时期是实施这种政策的重要阶段。文章从介绍肯尼迪对华和平演变思想入手,重点论述了他以大陆逃港者这一所谓"难民问题"为由对华采取人权外交,试图挑起中国内乱,和平演变中国。中国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正是由于肯尼迪政府依旧采取对华敌视态度,加之中美两国对人权的不同理解,肯尼迪尽管有改变前任僵硬对华政策的考虑,但两国紧张关系却未能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9.
人权外交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国际法上主权原则与人权理论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美国所奉行的人权外交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其实质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0.
公众舆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是美国对外政策政治学里最重要的课题.美国作为民意调查最频繁的国度,公众舆论被看作人权外交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冷战后公众对中美人权问题的态度及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公众舆论与人权外交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回顾美国人权外交的演变历程,分析其不同时期的人权外交可以看出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实质是推行其“霸权”政治。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霸权心态源于清教文化中的使命观与"救世主心态",并由此演绎出诸如"负有传播先进文明、教化落后民族义务"的思维模式.基于美国特质文化的霸权心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思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权外交理论.美国人权外交绝非出于利他性目的的,而是同其认知界定的国家利益(主权利益与强权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权目标服务于国家利益.在霸权心态驱使下的人权外交实践实际上成了人权异化于其本质内涵的载体.美国人权外交的非策略性决定了人权异化的持续性.冷战后的国际现实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霸权欲望,在可预见的将来,割裂人权概念的完整性与历史性、人权高于主权和人权双重标准等人权异化现象仍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是二战以来国际法领域中引人注目的问题。由于人权本身的特殊性,在人权国际保护中存在着政治化倾向,一些国家利用人权实现自身的政治利益,以保护人权为名干涉别国的内政,导致人权的政治化。人权的政治化主要表现为“人权外交”和“新干涉主义”。文章指出人权政治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差异,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应成为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执行主体角度探寻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严重妨碍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不良情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将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当作公共选择或集体决策的基础.从个体的角度看,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缺陷、信息垄断和利益追求导致了政策执行失真.  相似文献   

15.
自美苏冷战以来 ,广大第三世界地区成为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中间地带”。里根主义和人权外交是美国里根政府为遏制苏联在第三世界影响 ,扩大美国在第三世界控制范围而推行的两个重要战略。里根主义的实施主要依靠军事手段 ,而人权外交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 ,二者紧密配合构成了里根政权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重要工具。里根政府的第三世界政策有得有失 ,但所失要大于所得 ,它对美国后来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10年代末"第二代人权"获国际认可,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国人在人权斗争过程中较早地摄取了"第二代人权"的理念,并努力将其转化为法定权利,使中国的人权运动与人权理论获得迅速发展,而由中共领导的苏区人权立法是当时中国摄取和实践"第二代人权"理念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