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扬越即南越而非东越辨李勃陈增芳先生的(“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辨》一文(刊于(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下简称陈文)认为:(史纪·南越列传)所记秦“略定扬越”,与“置桂林、南海、象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因为“扬越是勾践的东越,桂林、南海...  相似文献   

2.
在"六王毕,四海一"的形势下,秦始皇又北伐匈奴,南取百越,为中国的大一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就南平百越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南取百越的时间《史记·南越传》说:"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这是根据"王翦遂定荆江南北,降越君,置会稽郡"推算的.故《集解》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岁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今江浙一带是越族活动地区,楚平越后,"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王翦定楚江南地,他们又投  相似文献   

3.
一、岭南越族诸称关于岭南古代居民的族称,见于史载的,先秦及秦汉之际,有百越、扬越、外越、陆梁、西瓯、骆越、瓯骆等名称;东汉一代,又有乌浒、俚、僚等称谓。此等名称,其各自的含义如何,彼此间又有什么关系,诚为研究岭南地方史、民族史之一课题。 1、百越历史文献中,“百越”一名,颇多歧义。“秦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挽首系颈,委命下吏。”此百越所指,显系岭南越人。罗泌  相似文献   

4.
象郡辩略     
象郡辩略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关于象郡的论辩,是个老题目了。古有唐宋诸家的述作①,今有复旦学者的议论②;外有法人马司帛洛、鄂卢梭的驳辩③,内有周振鹏、罩圣敏等相异的见解④:迄今尚难作定鼎之说。论者不擅于历史地理之学,可读书有得,综诸家之说,觉得还有...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郁水”即今西江及其上游浔江、黔江和红水河;“须陵”即汉代的番禹(在今广州市)。 1914年,法国人马司帛洛(又译作马伯乐)在《象郡考》中为了论证秦汉象郡在今中国的桂西及湘西南和黔、滇东南交会地区,曾引证了这条材料。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马司帛洛还征引了同书的另一条材料:“沅水出象郡镡城西,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落后于汉族地区,如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越人实行了“和辑百越”的政策。一、“和辑百越”政策的具体内容古越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汉水以南的广大地区。早在商周时期,这里的越人部落就已与中原王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西汉建立后,为了处理好和周边少数民族的  相似文献   

7.
南朝梁人任昉《述异记》记载:“古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为姓。”长期以来,对于任这一地理方位清楚、地点明确、内容翔实的记载,被一些神话研究者视为“伪作”而忽略不论或避而不谈。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在《述异记》中所记载的桂林郡及盘古国故地——来宾市及其相邻地区发现有大量的盘古庙,当地壮族民间至今仍流行对于盘古的信仰与祭祀之俗,保留有许多盘古地名和“以盘古为姓”的居民,印证了任昉《述异记》记载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进而实证了珠江流域是盘古神话的发源地,珠江流域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是盘古神话的始创民族。  相似文献   

8.
南越王国人殉试探蒋廷瑜(广西区博物馆)南越国是西汉初期我国岭南地区一个半独立的诸侯王国。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因其丞相吕嘉叛汉而被汉王朝武力平定,其前后历五代九十三年。这个王国以今广州为政治中心,囊括了秦代的桂林、南海、象三郡,疆域包括了...  相似文献   

9.
象郡辩略(续)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三)与鄂卢梭氏引证的七类共34条村料相比,马司帛洛氏三类4条材料在数量上确是相形见拙,无怪乎冯承钧先生在《秦代初平南越考》的泽序中斥其为“几条孤证”。然而,冯氏之斥考虑欠周,是不公平的。常言说“三个木桩架起一壁...  相似文献   

10.
南朝任昉《述异记》载“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这是我国史籍中关于盘古祠和盘古国的最早记载。据查证,文中所指的盘古祠在右桂林郡治所在地今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盘古国则是岭南历史上形成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以盘古祠为标志的古国,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目前初步查实来宾市境内的盘古庙遗存就有28处。从本期开始,将连载反映壮学学者关于盘古国与盘古神话的研究文章及田野考察的系列照片。  相似文献   

11.
集多位壮学学者多年研究成果、即将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一书,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学科的理论和视野,采用人类学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考察和综合研究,以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活态的盘古文化事象,与古籍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相印证,揭开了厚重的历史尘封,展现盘古神话源于“盘古国”的史实,及其经汉族文人加以采录、整合、提升,使之哲理化,纳入古史系统,发展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创世始祖文化过程。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为多元一体构成的生动体现,亦是南方壮侗语民族及其先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郡辖区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关于它的郡治地址,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自清代道光六年(1826)起,一直争论不休,已出现四种观点。有的说在今桂平市,有的说在旧贵县,有的说在今凌云、凤山、巴马交界一带,有的说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文章认为在今象州县象山东南3里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有别于前四种,故曰第五说。  相似文献   

13.
<正> 扬越(扬越之扬字或作扬,越字或作粤,皆系同音通假,以下统作扬越——笔者)是指分布于古扬州地区的越人,亦即是百越,这是目前史学界比较权威的看法。然而,当我们细检史料,并注目当代的考古学成果时,不难发现这种看法仍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必要。我们认为:扬越与闽越、于越一样,只是百越中的一支。兹略书浅见如下。扬越之事,史书记载不多,不过它不等于扬州之越还是比较清楚的。《史记·楚世家》记载道:当“周夷王之对,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  相似文献   

14.
访掘南越王墓与泰子墓之发掘秦朝龙川令趁秦末中原大乱,诸侯无暇南顾以及汉初国力虚弱、鞭长莫及之机,“并桂林象郡,”“绝道聚兵自守”,“自立为南粤武王”。赵佗的南越国,传“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岭南古代居民为越人,他们虽曾有名为  相似文献   

15.
今湖南中部湘、资流域,汉代为长沙国,后汉置长沙郡。从西晋末年起,在湘中、湘南及桂北、粤北边缘地区置湘州,辖长沙、衡阳、零陵、桂阳等郡。对于汉、晋以来居住在这一带的古代民族,旧史称为“长沙蛮”或“湘州蛮”。一《汉书·两粤传》载:南越“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师古曰:“言长沙之国半杂蛮夷之人。”故汉末王莽改长沙国为“填蛮”。东汉后期,“长沙蛮”的记载多见于《后汉书·桓帝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家文学)的划分范畴,一般着重三方面因素,即:作家的民族出身、作品使用的文字、作品反映的民族生活。有关文学界定的主要标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论点“是看作者的民族出身,”①认为“作家出身于某一民族,是判定其作品是某一民族文学的决定因素”。②藏族当代文学的划分,几经讨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笔者一直关注这一“难题”的解决,并形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现不揣浅陋,略陈子后。文学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本身反映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文学是没有民族界限的。各民族文学在其形成、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武陵僚人,并非不同于各地僚人独为一族,而是整个僚族中的一部份。武陵僚人和各地僚人的同族、同源关系是研究民族史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论。一、武陵有“僚”,它地亦有“僚”今湖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西北边缘、湖北西南边缘,为武陵山脉南北的同一自然区域。这一带在秦及先秦大部分为黔中郡,汉初改称武陵郡,南部的今靖县附近是西汉昭帝时废象郡划属武陵的。本文所论,即以汉晋略同的此二郡域为范畴。对武陵民族,过去多着眼于今苗、瑶、畲和土家诸族先民的(舟木)瓠种人或廪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检讨、思考当代民族问题和民族分立主义的基本认识是:一、“民族”是有不同层次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关于“民族”的认识有许多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nation的国家、民族一体观念。力争nation地位是种种民族分立主义的共同要求,这就是“民族”概念众说纷纭、难以取得共识的症结所在。二、西方关于“民族自决、建立民族国家”的理论,早已不合时宜,用于东欧乃至当今世界各地是绝顶荒谬的。苏共民族理论最终失败,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与西方的民族理论划清界线。三、当今世界并存着“国际统一”(一体化)和“民族分立”两个方向相反的进程,这种情况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民族复生”为特征的分立倾向,既受封闭、狭隘的民族情绪的激励,又受以实现“民族原则”为目标的民族主义的鼓舞,是对当代政治的反动。当前,首先应该批判、摈除貌似公理的nation的国家、民族一体理论,以驱除民族问题上的种种迷雾。  相似文献   

19.
围绕建设“北方香港”做好民族工作大连市委副书记于学祥去年初,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用20年左右时间,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这是全市工作的中心,也是民族工作的中心。这一战略举措,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我市民族工作要围绕建设“北方香港”这个战略目...  相似文献   

20.
打开电视,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即国际频道)每周五上午11点20分、晚上8点带给观众的是一个30分钟的《民族大家庭》节目。这个节目内容丰富、贴近时代,分“日常节目版”和“特别节目版”。“日常版”由10分钟的“民族人物”和15分钟的“民族发展”构成。“人物”报道的是各民族的时代精英,“发展”反映的是民族地区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版”是关于重大题材的深入报道,比“日常版”有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做民族工作的人,我经常有意识地收看《民族大家庭》节目,就象经常阅读《中国民族》杂志一样。前不久,我随朋友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