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美术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艺术学”的分支“美术学”关系比较密切,主要以考古发现的和传世的古代美术遗迹和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它应称为“美术考古学”,而不应称“艺术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根据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可分为雕塑、佛教造像、画像石与画像砖、绘画、建筑、陶瓷、玉器、铜器、石碑和墓志形制以及其他古代工艺美术等10大类。它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利用考古学整理研究资料的层位学和类型学方法,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学的分析研究和艺术的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阐明古代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2.
考古学是着重根据古代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科学。从广义说,它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考古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除了有明显的共性外,它的个性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考古学与古代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古代造型艺术品是实物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是根据实物的史料来研究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这种实物的史料,既然是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因而它所包括的种类,所表现的形式,也就出人意料的非常复杂。一般反映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遗物遗迹,最为丰富也最为常见,这方面的例证可谓俯拾皆是,无须一一列举。此外,还包括两个重要的部类,即各个时代、不同种类与形式的古代铭文资料与古代艺术品,内容也相当复杂,并且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很早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搜集与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学与历史学是历史科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研究领域上各有特点。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它就以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历史研究中担当着“重建古史”和“证经补史”的重任,引发研究方法上的变革,扩大了研究领域。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和考古学自身的发展,它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材料和社会历史文化信息,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范畴,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整合研究,促进历史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语文现代化是指语言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现代生活是相对于古代生活来说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现代和古代两个部分。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科学技  相似文献   

6.
物质文化史所具有的通过物质看文化等研究特点,与博物馆的实物研究存在着天然的联系。相对于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实物研究,物质文化史研究对博物馆的实物研究以及利用实物资料展示人类生存发展的历程,对博物馆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戏剧性的主题性展示,具有更直接的意义。物质文化史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物质文化史在确立其学科地位之同时,应该成为人文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藏品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刘永谋 《晋阳学刊》2006,15(5):65-69
作为一种知识论,知识考古学引入了话语和实践使之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相对于科学史,考古学是从话语角度来看待科学的;相对于科学认识论,考古学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待科学的。考古学对于传统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的改造,其目的就在于取消主体。考古学是一种无主体知识论,这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连续性、真理和起源的反对上。考古学有着对知识、科学的独特理解。考古学无主体知识论对主体的否定,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认识论,不再属于科学认识论的范围,而是一种“反科学”。  相似文献   

8.
大禹治水地域与作用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疑古思潮的影响 ,学术界对大禹治水往往视为“神话” ,或将信将疑。本文综合古文献和考古学成就 ,探索大禹治水的几个主要地域 ,并分析其治水范围所以广阔的深刻原因 ,以及大禹治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推进作用和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夏鼐、王仲殊作<考古学>一文检讨考古学的性质、定义、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理论与方法、内外部关系等.认为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发掘出土的人类"文化遗存"及其他相关出土物而非"物质的遗存",其目标、任务是复原历史或为"历史科学"提供科学资料.由于考古学理论、方法存在重要缺失,尤其是缺乏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肖小勇 《西域研究》2006,9(4):82-92
本文对楼兰鄯善考古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和综述,认为楼兰鄯善研究基本上是从考古和历史研究两条线索展开的,又以考古研究为基础。考古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即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考古发现分为考古探险和科学考古两个阶段。相关研究主要在考古资料整理、简牍文书考释、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参研、环境考古学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学研究五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略论先秦时期城市发展的几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一场革命。在整个文明时代,“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有关我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无疑是历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写作的目的是想结合古史传说、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等方面的资料,对先秦时期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胳作一简单的勾画。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古代遗存研究历史是考古学研究的宗旨。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往事,这往事的内容是无限广阔的,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考古发现的遗存小到一粒种子,大到古代都城。根据发现的遗存所进行的研究,其范围也是极其丰富的,有遗存年代和文化属性的分析、遗存功能的确定、古代遗址布局的复原,古代生态环境的考察和遗存所反映的社  相似文献   

13.
从民族考古学上考察高句丽的城市考古学 ,其“城邑制度”的形成与山城的出现 ,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对高句丽山城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 ,应当成为高句丽古城研究的中心环节。本文作为《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都城》的姊妹篇① ,拟重点考察在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下 ,其山城建筑中有别于中原城市考古学的特殊规律及其与“城邑制度”的关系。一、高句丽“五部”的形成与发展是其山城布局的基础高句丽“城邑制度”与山城发展的关系 ,从高句丽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过程通观考察 ,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其早期“五部”的分布和发展 ,始终是高句丽山城的分区和…  相似文献   

14.
陈淳 《文史哲》2006,(6):16-27
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它的学术定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考古学理论方法的精髓本来在于超越文献资料,从无言的物质遗存中提炼社会文化信息;考古学最大的优势也正在于能从生态环境、生存方式、技术经济、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等各个层次来全面分析原始社会在长时段中的历时演变,并梳理各种对文明演变至关重要的因素的变量以及它们所起的作用。“疑”和“思”当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考古学也并非仅是为编史学提供地下材料的工具,而是独立探索的一个领域。从学科范例的变更上来说,西方历史学和考古学都发生了向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转变,提倡超越政治史和贵族史的范畴,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视野来研究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我国的古史重建和文明探源同样应该超越编年学和文献学的窠臼,全面了解文明和社会发展具体轨迹并阐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6,(2)
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考古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0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2、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贺刚报告了湖南洪江市的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情况。该遗址清理出距今7000年左右大型祭祀场所,并发现一些图案精巧的陶器。发现的石器和数十种动物遗骸,表明当时人类获得实物的主要方式是渔猎和采集为主的攫取式经济,也为研究古代先民的食物结构、畜牧业起源,以及当时生态环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  相似文献   

16.
<正> 古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是机体论的,而近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是机械论的。从古代科学的机体论到近代科学的机械论的转变,是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界认知方式的一个巨大转变。在人类认知方式的这场巨大转变中,人们对于“什么是易于理解的”这个观念的变化,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理解自然,似乎总是企图通过“易于理解的”去帮助理解那些“难于理解”和“尚未理解”的现象。由于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心理以至社会现象,才是易于理解的。因此,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总是通过与人或动物的行为或心理作类比,作出拟人化的理解。这成了古代科学中理解自然现象的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或“思维定势”,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古代科学的形态特征,即机体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强调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和从“中国历史语境”解读古代管理思想的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借助中国社会发展史和思想史的研究,探讨了先秦儒家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出发点、治国模式、社会组织化方式、社会组织根本大法、“合法——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过:“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学习近代史中重温一下革命导师是怎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对于我们当前研究中国古代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有直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日趋完善和自然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上的广泛应用,以考察古代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目的的聚落考古与环境考古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2009年10月16日至20日,由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博物馆共同发起的"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和日照两地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和我国大陆及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古代聚落形态研究、古代环境变迁和古代生业经济三个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东南地区一向被视为“蛮荒之地”,经济、文化大大落后于中原地区,只是到了隋唐五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开发,文化发展水平始赶上以至超越中原地区。这个传统观点并不符合新石器时代历史实际。笔者欲以考古学材料为依据,运用历史的比较法,从社会经济方面着重探讨先越文化并不落后于中原文化,论证先越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源头。本文所称中原文化,单指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先越文化是指吴越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洛文化。一、河姆渡文化与仰韶文化之比较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地区,河南大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