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身份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行的土地制度、农村的教育体制是制约我国农民身份转换的客观因素,传统的乡土情结则是限制我国农民身份转换的主观因素。为此,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应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建立符合实际的农民职业教育体制,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转换形式等,以解决阻碍农民身份转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户籍制度把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区分开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城乡壁垒限制了农民的流动,是导致干群矛盾的制度性原因之一。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逐步撤消城乡壁垒,保证农民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化解干群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改革开放的30年有经验也有教训。在总结30年农村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产业政策、农村基层政权、农民参与度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稳定的农业产业政策是农村改革的基本保障;稳固农村基层政权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手段;全体农民广泛积极参与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围绕农民身份身份制度改革,探索更好的户籍制度设计应成为下一步农村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陆益龙在《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党中央提出的旨在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作保障。在当代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中,有着政策调整优先,而制度创新滞后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对这样几种制度改革的需求非常强烈:一是造成城乡身份不平等、增加农民发展成本和阻碍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的户籍制度;二是制约农民收入、福利和保障水平提高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三是导致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较低的城乡分割的公共财政制度;四是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内,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多,增速快,质量不高,普遍供大于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该文提出,解决这一问题,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壁垒;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展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而人为形成的一种"准身份"制度性安排。受户籍制度的制约,社会成员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农工两栖人。徘徊在城乡之间、职业工人、身份农民是农工两栖人的显著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根据城市类型和区域差异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革附着于户籍上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同时适时调整政策输出,保护弱势群体,不失为推进农工两栖人由农民向城市产业工人身份转换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难以适应新环境。尽管多年来户籍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等级身份、劳动力资源浪费、人户分离及一人多户等,这根源于我国以“城市中心主义”为发展理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要加紧完善户籍立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动户籍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以推进我国新一轮的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其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光 《东方论坛》2007,(5):100-106
我国农村人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量减少农村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文章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一是户籍制度改革要有重大突破: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各种利益与户籍身份剥离,建立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二是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地制度.三是强化政府的职能,在各项政策的制定上,由过去的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并为他们做好各种服务.四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五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大力发展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就业容量.六是创造各种教育平台和文化环境,全面提升进城农民素质,提高其城市适应能力,并最终完全融入市民阶层.  相似文献   

9.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的“三农”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文章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由来、特征以及几次破除二元结构体制的实践角度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仍然是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我国严格户籍制度的执行,具有城乡不平等性和社会区隔等特点.在严格区分的城乡户籍制度管理下,国家土地制度、财政支出等都呈现出城乡不平等.因此,文章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财政体制三个方面提出破除二元结构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大学生户籍管理制度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户籍制度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高校农村大学生户籍制度改革所面对的难题。文中以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践为蓝本,分析重庆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农村大学生户籍改革,探询农村大学生户籍制度的价值,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中国...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已进入一种缓慢发展和徘徊状态,这其中不乏有制度设计缺陷的原因。譬如,引起土地经营分散化的农地经营制度,造成农业投资乏力的农业投资体制,"重城轻农"倾向的户籍制度等等。若要农民增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重新组合土地经营方式,充分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降低土地交易费用;加大对农投资力度,制定有效的法律政策,鼓励和吸引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取消现有户籍制度,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确实落实农民减负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政府配套改革;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9,(6):96-102
自2014年国务院提出统一城乡户籍制度以来进程缓慢,出现户籍制度缺陷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遗留下的社会问题。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行与农民对户籍身份的选择意愿有关。以城郊农民为例,其户籍身份选择主要受到土地政策和社会保障的政策因素、对城镇化安置社区缺乏认同感和社区内社会交往内卷化等社区因素及文化素质低和陈旧固化的生活方式等个体因素的影响。针对城郊农民户籍身份选择的三类影响因素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必然会造成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现有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却无法促进转移,因而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就成为一种基本诉求。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要抓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义务教育与农民后续教育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规范劳动力让渡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以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劳动力计划管理体制,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就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但目前全国各地仍然存在约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因素,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农村劳动力市场化改革问题,全面深化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5.
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转变角色,成为市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民工转变角色遇到来自外部的制度障碍和内部的素质障碍。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以控制农民流动为主的土地、就业、教育、社保等制度为体系的阻滞农民工角色转变的制度"网络"。其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起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户籍制度使农民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土地制度使农民不能真正离开农村。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时加快进城农民再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民市民化政策性壁垒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和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由于从事的职业已经非农化,亟需转变农民身份,完全融入到城市中去。但在这一过程中,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可以选择的路径很少,他们往往要遭到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政策性壁垒的限制。从现阶段看,只有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体制,全面构建农民市民化的支持系统,才能帮助农民实现角色的彻底转换。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户籍制度与三农问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中国在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实践中处理和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关系及矛盾背景下的产物。户籍制度在其渐趋完备并走向固化的进程中,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户籍制度遭受冲击并逐步走向改革。目前,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一国两策”格局的彻底打破,也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三农”问题破解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社会形成了“农民-工人”相分离的主导的身份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农民与工人两种不同的身份实现了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奇异结合,“农民工”这一特殊身份的建构是错误承认的结果,因而农民工身份的转变需要合理的承认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路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二元经济结构,即由于城乡分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发达程度的城市工业和以自给半自给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格局。这种相互分割的经济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我国依旧存在着现代化城市工业与传统的农村农业并存的格局,即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而且通过城乡分割的农产品购销制度、户籍制度、资源分配制度等10多种具体的制度使二元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城乡市场体系分割的表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了经济增长包容城市而不包容农村,形成了城乡市场的分割。城乡市场的分割表现在:1.农村流通主体缺位,城乡市场主体不对接。市场主体是市场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