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除了摹写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外,从欲望书写的角度来看,它还为人们展现出了情爱欲望、金钱欲望以及仕途欲望的相互交织,并且在摹写这些欲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气和当时社会及思想状况,为研究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想以及同时期文学和文学创作者的思想基点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古代描写士人与妓女爱情故事的名篇。杜十娘追求真爱,遭到李甲抛弃后毅然选择跳江,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本文从人权思想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明代社会普遍的人权思想,杜十娘身上进步的和落后的人权思想,以形成对杜十娘命运悲剧的新认识,并探讨杜十娘的悲剧对现代女性人权保护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而“在阶级社会中,不论在哪一种场合下,婚姻都是由双方阶级地位来决定的.” 作为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自有文学以来,就以当时能有的文学形式反映这“两性之间的爱情” 问题,而这些作品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读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道德小说,试图说明文学作品的道德意义是极其有限的。同时也探索了结合时代背景与小说故事情节两个方面来确定小说人物生活的具体社会环境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古代描写妓女的古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佳作,它脍炙人口,数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仍有认真研究和讨论的必要。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因果报应、始乱终弃、复仇主题和江水意象等四个方面,来审视和探究该文中蕴含的原型模式,以期对时下的小说创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部真正的悲剧,产生悲剧的根源是那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社会。杜十娘以个人的毁灭指控了罪恶的社会,完成了她性格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杜十娘解读成一个贞女、烈女、封建制度的反抗者,就落于笼统,客观上为男权意识形态推御了责任,开脱了罪责.本文从女性视角深入、具体地探讨杜十娘悲剧的根本原因,揭开男权强加于杜十娘身上的光环,论证杜十娘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唐传奇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成熟。其故事情节逐渐丰满、人物性格也趋于鲜明。《李娃传》便是其代表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作者是明后期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叙事特点和悲喜的不同结局几个方面,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时代背景上,唐代婚姻重门第观念,学子以擢进士第为荣。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开始愈重视金钱。不同的时代背景势必会对主人公性格,行为产生影响。叙事特点上,  相似文献   

9.
标出性是符号学概念,指符号文本对立项中不常用的一项,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品质.话本小说存在明显的标出性悖论,即文本形式与价值观念是“非标出性”的,这用来适应作为非主流文类的生存策略;而故事则采取“标出性”策略以迎合读者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市场化需要,话本小说的这种标出性悖论是通俗小说文本的基本特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名篇,历来脍炙人口,其集中表现了话本小说作为通俗文本的标出性悖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创作文言体传奇小说阶段,鲁迅先生将它的出现称之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二是明代文人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模拟编写“拟话本”阶段,这促进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群众创作向作家创作的转变.突出代表这两个发展阶段成就的有两篇作品:一篇是自行简的《李娃传》,这是唐传奇中的艺术珍品,鲁迅先生评之为“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及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发展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这一任务的指引下,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调整摆脱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这种变化促进了教师教学意识的走向自觉,特别是面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如何改变习见的“传授受性教学”和“思维定势教学”,纠正语文教与学中的认识偏差,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宋懋澄是明末重要的诗文与文言小说作家,其作品为白话小说和戏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冯梦龙就以其文言小说作为蓝本,创作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拟话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没有对其创作成就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茶花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篇小说在题材、主题、情节、人物诸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二者于上述种种相似之中又颇存异别.阿芒真诚狂热的爱情于玛格丽特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茶花女>可以说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杜十娘对婚姻的巧作安排则是出于风尘女子皈依人伦的强烈渴望,<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体现了中国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比喻是形象语言的核心.运用比喻性成语,乃不同语言共同的修辞方法.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使用成语尤为频繁.比喻性成语翻译的关键,是对形象的处理.在汉语比喻性成语的翻译中,对形象的处理采用"等值译法"、"类比译法"、"模拟译法"、"描写译法"等手段.既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又表现其风格韵味,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杰出的民间故事诗《孔雀东南飞》,自公元2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在诗的结尾,作者语重心长地劝诫道:“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那么,作为1700年后的“后世人”,我们从这个动人的悲剧故事里,究竟应该记取些什么呢?这篇作品的主题意义究竟何在?人们的理解存在不少分歧。大约从“五四”运动反封建的社会思潮高涨之后,学术界对于封建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强调其反封建的意义。于是,象《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民间文学作品便理所当然地被归入反封建的优秀作品一类了。此后,凡言及这篇杰作的价值,评论其主题意义时,几乎是众口一词  相似文献   

16.
荣格的心理学说集中体现在“集体无意识”上,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原型,原型对形成人的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戈尔丁的《蝇王》表现了一系列如荣格所说的原型,塑造了不同个性和人格的形象,富有耐人寻味的魅力,奠定了他的小说的隐喻世界和象征世界。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在中外小说史上都是罕见的。究其原因,虽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事繁人多的特点有关,更与作者善于表现人物的复杂关系及其在不同场合中的矛盾心情,善于描绘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卷及创造艺术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红楼梦》重视人物塑造上的群体性、整体性原则,具有一石多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千古传唱的不朽名篇,《长恨歌》留给人们思索、猜测的东西实在太多。它所包容的历史内涵和美学意蕴不是一种爱情、一种讽喻所能言尽的,其主题是十分复杂的。白居易是在大历史悲剧的前提下,通过唐玄宗重色误国的君王悲剧写出了国家悲剧,从而表明了诗人期遇明君政治的美好愿望,并通过君王悲剧导致的女性悲剧,客观地反映了对正常的美好的爱情生活、情感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日出》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以对中国女性的同情和理解,用深沉哀婉的笔调描绘了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背景中,陈白露、翠喜和小东西等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她们复杂的矛盾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增添了作品控诉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易卜生重返挪威后的第一部剧作《建筑师》是其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整部戏剧以主人公索尔尼斯为中心,在爱情和事业两个层面上搭建起两组人物象征结构,其中蕴含着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与事业悲剧。在两重悲剧背后深藏着文本的第三重悲剧,即对成功之代价的悲观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