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水溶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条件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探讨.该涂料之基料与防火体系多为液体有机物质,相溶性好,因而涂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防火性能,同时具有极好的透明性,很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干电池的电压测试片是由基片,基片上的一面为导电层及基片上的另一面为可逆热致变色层组成。重点介绍了可逆热致变色涂料的组成,以及为了提高这种涂料的稳定性、发生颜色变化时的对比度与灵敏度而研究出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3.
用内乳化剂二羟甲基丙酸(DM PA)对异氰酸酯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丙烯酸酯多元醇反应制备了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n(-NCO)/n(-OH)、中和度等因素对涂膜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M PA改性后,增加了异氰酸酯预聚物的亲水性及其与丙烯酸酯多元醇的相容性;涂膜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均有较大的提高,涂膜的外观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个含单边吡啶取代基的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以2-甲基-5-氯噻吩和戊二酰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Mcmurry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1,2-二(2-甲基-5氯-3-噻吩基)环戊烯,再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1-(5-氯-2-噻吩)-2-(5′-吡啶-2′-甲基噻吩)环戊二烯(BTE-Pyidine).所有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用1HNMR,MS确定了化学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该化合物及其与质子和金属锌离子相互作用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的条件下制得最大粒径为50~80 nm、最小粒径为3~5 nm的Zn纳米颗粒,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与水蒸气反应,得到Zn和棒状ZnO的混合物.水解温度为260 ℃、反应2 h得到Zn含量为97.91%混合物,其分散性能好、比表面积大,光催化降解曙红B的效果最佳,在距离为6 cm的30 W紫外灯照射下,25 min就已降解95%,1 h后几乎完全降解,其光催化效果和ZnO纳米片相当,明显优于纯的ZnO纳米棒.这种优异降解特性归功于水解过程中生成的独特的ZnO棒状纳米结构及金属Zn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0引言道路标线涂料作为交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开发形成了热熔型和溶剂型两种。而我国起步较慢,发展速度缓慢,就溶剂型而言,我国在六七十年代使用的路标漆都是氧化固压型的酯胶膝,这种漆虽价格低廉,但性能差;八十年代初,研制了交联固化型环氧树脂路标漆,性能明显优于酯胶漆,但此漆干燥时间长,双组分使用不便,故未能进一步发展问];九十年代多以溶剂型的丙烯酸类路标漆为主,而以单一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制成的标线漆涂膜厚度一般不大于300po,耐磨性差,附着力欠佳,一般仅用王个月匕1。为此我们研制开发了一…  相似文献   

7.
聚紫精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及化学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系列合成聚紫精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及化学还原行为,聚紫精在Na2S2O4存在下发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并伴随可逆颜色变化,分子链结构对还原态存在形式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50多年前,美国人研制开发出与氟塑料性能相似的氟涂料,引起全球化工界的轰动,八十年代初,可常温固化的氟涂料在日本开发成功,这种几乎涵盖并超越了各种传统涂料所有优良性能被称为“涂料王”的氟涂料,为涂装工业发展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1992年,中国的科技人员经过长达6年的艰苦努力,终於成功研制出常温固化型的含氟树脂。 1995年大连氟材料公司(大连明辰振邦氟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依此核心技术在产业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成功生产出XF-ZB型氟涂料──振邦氟碳漆,中国的“涂料王”终於诞生了。使我国成为继…  相似文献   

9.
涂膜屋面防水是屋面防水的一种类型。涂膜防水屋面渗漏的客观原因是由于结构变形、热胀冷缩等引起,其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层、细部、保护层等处理不到位、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不严;其次是由于涂料本身质量的缺陷、配合比出现偏差等。在施工中针对渗漏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进行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温拌技术对成品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评价方法对不同温拌成品高黏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温拌成品高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C120、Sasobit+聚乙烯蜡的掺入可以显著改善成品高黏沥青以及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削弱了成品高黏沥青的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泡沫温拌技术可以改善成品高黏沥青的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虽然对成品高黏沥青的高温性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仍能保持成品高黏沥青的高温等级。此外,不同温拌技术方案所制备的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满足相关规范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二氧化硅玻璃基底上制作了硅酸铅玻璃薄膜,并对不同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后硅酸铅玻璃薄膜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铅玻璃在235m附近的吸收峰受308m和266nm的紫外光照射后没有变化,但受248nm的紫外光照射后吸收峰出现了光漂白现象。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钛镀膜玻璃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可用于高层建筑、厨房和卫生间的装饰,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该纳米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分析了凝胶组分变化、薄膜的表面形貌及光吸收性能.考查了铈离子掺杂的作用.试验表明,利用本方法可以在玻璃表面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氧化钛薄膜.该薄膜具有较高的紫外吸收能力.而且随着涂层数和铈离子掺杂量的增加,紫外光吸收率增加.并且吸收光波长向可见光的方向移动,它有利于改善氧化钛薄膜的自清洁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镀液配方、施镀温度以及镀层的后处理温度等方面考虑,研究它们在一定范围内的取值,及对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耐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证实影响甚微.这样,由于这些工艺条件的适当放宽,将会降低生产成本并给实际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模具热疲劳抗力、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采用等离子喷涂修复失效的热作模具,利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分析等离子喷涂制备纳米陶瓷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利用Al203/Ti02陶瓷纳米材 料作为喂料可使热作模具表面显微硬度平均为HV 1 056.5,平均摩擦因数为0.74,各项物理指标均提高了。该方法达 到了热作模具的使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铁酸盐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以试验的方式研究了高效净水剂高铁酸盐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的脱色效果,考察了紫外光照射、高铁酸钠浓度、pH值、添加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水样浓度为50mg/L,高铁酸盐含量10mg/L,NaHCO3浓度0.01mol/L,在中性条件下处理30min,脱色率可以达到94%左右.紫外光照射能有效提高染料的脱色速率;相同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7%以上,表明紫外光和高铁酸盐联合使用对染料的降解速率大大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纳米VO2粉体与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负电阻温度系数特性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计算复合膜简化模型的等效电阻网络,结果表明串联电阻结构有利于复合膜表现出高电阻相二氧化钒的电阻温度特性。同时,由于掺杂过的VO2粉体相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导电聚合物相的共同作用,这种复合膜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量可达到一个数量级以上。最后,给出了复合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井控作业中,高速、高压流体冲击防冲刺短节,产生脉动循环冲击载荷,易产生冲击疲劳。通过疲劳寿命理论计算得出防冲蚀短节满足疲劳强度要求。然后,根据材料的S –N 曲线,通过ANSYS Workbench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平台完成对防冲刺短节流固耦合分析,得到作用于防冲刺短节的载荷谱。利用Ncode DsignLife 疲劳分析方法对防冲刺短节进行疲劳寿命数值模拟,采用疲劳安全系数作为疲劳强度失效评价标准,得到防冲刺短节关键区域安全系数均大于1,满足其疲劳强度设计要求,且安全系数云图与应力云图分布位置相同,说明数模结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GeTe系非晶相变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真空烧结和真空蒸发制备GeTe和GeTeSb非晶薄膜的工艺;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发生相变时在两电极之间形成了晶化的导电丝,熵减少。讨论了Sb的加入对GeTe非晶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GeTeSb的相变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的相变温度接近。最后用衍射对GeTeSb薄膜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铁素体球铁、ZG20和ZG20CrMo的抗热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ZG20CrMo的抗热疲劳性能最佳,ZG20的抗疲劳性能次之,铁素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较差,合金元素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铸钢的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
把主体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客体偶氮化合物,用溶胶-凝胶法制成溶胶,旋涂成膜,测量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厚度。用电晕极化的方法对薄膜进行极化,然后实时监测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厚度下薄膜的二次谐波产生(SHG)强度随时间退极化的特性。利用双指数函数拟合其驰豫曲线,结果表明,对于厚度相同的偶氮薄膜,随温度的升高其平均驰豫时间变短;而相同温度下不同厚度的薄膜,平均弛豫时间随厚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