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丰硕成果—评《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华宏仪高更生、王红旗等的《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题写书名。46.7万字。在我国,本书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汉语教学语法的学术专著,同时也是一部集汉语...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法论》是高名凯先生几部重要著作中的头一部,集中体现了他的汉语语法理论。该书成书于1945年,1948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了初版,1957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修订版。初版和修订版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修订版在四个大方面对初版内容进行增、删、改、换。从这样的内容取舍和扩充来看,高名凯先生汉语语法理论从《汉语语法论》初版到修订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变得更加体系化了,主要体现在对汉语构词法和词类划分的详细讨论和对汉语句法更加详细的阐述上。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高名凯先生也摈弃了一些错误或过时的内容,如"名词句"和"动词句"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王力、高名凯三位先生以普通语言学为理论指导进行研究工作 ,共同开创了语法时期 ,吕氏《中国文法要略》(《要略》) ,王氏《中国语法纲要》(《纲要》、《中国现代语法》(《语法》)、《中国语法理论》(《理论》) ,高氏《汉语语法论》(《语法论》)便是其间的代表作。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丛书序》一文指出 :“吕、王二氏的书反映了前半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所达到的水平。这两部著作 (笔者按 :是指吕氏《要略》和王氏《语法》)几乎是同时出版的 ,同工异曲 ,各有千秋。”而高氏的语法体系同样在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一直产生着深远…  相似文献   

4.
针对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一书中论及的汉语语法史上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讨论 ,用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 ,阐述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1898年,中国暴发了资产阶级维新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就在这一年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出版了,它标志着我国汉语语法学的诞生.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而从此一系列旨在研究白话文语法的论著不断出现,到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就标志着我国  相似文献   

6.
1、引言对量词的产生及其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汉语发展史的内容,同时对于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也很有帮助。有关量词历史的研究,语言学界的前辈们已作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刘世儒先生花了七年时间完成的《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该书对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量词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王力先生和史存直先生分别在他们的著作《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语法史纲要》中对量词的发展也有专章论述。论文方面有:黄盛璋的《两汉时代的量词》;王兆麟的《古汉语数量词定语后置问题》;【法】游顺钊的《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王力与杂文     
提到王力先生,一定想起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然后脑海里浮现出他的《古代汉语》(主编)、《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语法纲要》、《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等语言学名著,殊不知,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杂文家。 先生在不惑之年,即抗战后期,曾因日寇侵华,由北京移居西南执教。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六年,先后在《星期评论》、《中央周刊》、《生活导报》、昆明《中央日报·星期增刊》、昆明《央央日报·新天地》和《独立周报》上发表了五十八篇杂文,共计十二万四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于某些名词、形容词、动词之前或后的“有、其、斯、思”等字眼,到底是词缀(词头、词尾)还是词,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那是词缀而不是词,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北大《古代汉语》等持此说。一派认为是助词,如杨树达《词诠》、潘允中先生《汉语语法史概要》等持此说。另外有些人则认为难于遽定,而持两可的态度。笔者的看法是,它们原来都是助  相似文献   

9.
60年代初,王力先生给北大学生开过“中国语言学史”,这门课的讲义后来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1963年第3期起连载),1980年,王力先生又将旧搞重新整理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这本《中国语言学史》是继岑辍祥先生在《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8)之后又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虽然它只是一本“简史”,但在当时与这一领域的其它著作,如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治学史》、张世禄的{中国音韵学史})甚至岑辍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相比,其观点之新、材料之富、体系之严密、研究之深入都达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左传》语法研究《左传》是我国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是"十三经"中字数最多的一经。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古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的子课题之一,是我社编辑出版的"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丛书"之一种。何乐士先生对《左传》一书的语法研究倾其一生,先后发表了有关《左传》语法研究的论文近70篇,专著两种。本书是何乐士先生关于《左传》语法研究的最终结集。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朱林清教授是我国较早致力于汉语语法研究史研究的学者之一。四十年来,朱先生专力于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又潜心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从1977年开始,他就开设了语法学史课程,撰写了近三十万字的讲义,至1987年,数易其稿,完成了约三十七万字的(汉语语法研究史}的写作工作。1991年6月,此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付样出版,是我国语法学史开山作之一。该书问世后,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作为重点学术成果被收入由首席顾问吕叔湘、主编李行健编辑的1993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学年鉴〈1992年〉》并以…  相似文献   

12.
关于拟声词的问题,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高明凯的《汉语语法论》,都没有阐述过这个问题,就是在1956年制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也仍然没有提及拟声词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都没有给拟声词以应有的语法地位。但在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和丁声树等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却重视了拟声词(他们叫“象声词”)的研究,在张静先生的《新编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也承认了拟声词的语法地位,并把它列入形容词的范围。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则认为拟声词有同叹词相近的一面,也有同叹词不同的一面,并把它归  相似文献   

13.
“前置宾语”之说,由来已久。早在一九二四年,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新著国语文法》出版,著者黎锦熙先生首先提出了这一说法,此后许多著名语法学家都表示赞同。一九五六年,《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也采用了这种主张,不过,缩小了所指的范围。为阐述“暂拟系统”而编写的《语法和语法教学》一书中有一篇《宾语的位置》,专就“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何乐士先生语法专著《左传范围副词》的主要成就,谈了四个方面的特色。文章认为,这部一流水平著作的问世,是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一件有影响力的事  相似文献   

15.
乔全生先生的新著《晋方言语法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喜可贺。 汉语方言调查始于周代,现代方言研究却不足百年。时间虽短,业绩不凡……  相似文献   

16.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出版(1924年)至今已有六十年了。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系完整的现代汉语语法书。此书到1957年为止,已经重版了二十四次;现在商务印书馆又作为“汉语语法丛书”之一重新出版。它在同类语法书中,销售量之大和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的。此书的体系(包括它所采用的术语)在四十年代以前的我国,可说是“一统的天下”。四十年代初期,它曾受到“文法革新”派的一些批判,但黎先生本人和他的继承者并未更弦易辙,多年来一直恪守着这“一家之言”。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6年所拟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仍保留着不少它的术语和观点。因此,此书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价值和地  相似文献   

17.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之作,是我国语法学史上继《马氏文通》之后的又一座丰碑。今天我们纪念这部著作出版六十周年,就是要继承先生的遗志,为促进汉语语法学的发展,为实现语法学科的现代化科学化而努力。说起语法学科的现代化、科学化,六十年来虽然道路坎坷,但是由于许多语法学者的艰苦工作,我们还是一步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就拿语法体系分歧的问题来说吧,这几年大家好象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59年进入复旦大学陈望道教授主持的语言研究室起,就踏上了语言研究之路,至今已经是整整50个年头了。在这50年里,我的研究涉及语言理论、语法、词汇、修辞、方言等领域,主攻语法。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汉语句子的多角度研究》、《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19.
章宏伟先生的大著《出版文化史论》,学界专家,视为佳作。中国出版文化,历史十分悠久。蔡伦造纸与印刷技术,在世界文明史上,独着先鞭,影响深远。中国的书籍,竹简帛书,敦煌文书,唐人卷轴,两宋刻本,都是历史的灿烂,也都是文明的辉煌。中国文化传统,一向重视历史。左史记言,右史书事,周秦宝笈,屡见载记。编年、纪传、纪事、典志、章节,诸种体裁,记载历史。出版文化史之编著,出版历史之撰著,此前有杨寿清《中国出版界简史》(3万字)于1947年出版。自张召奎《中国出版史概要》于1985年问世后,中国出版史论著近年来时有新作出版。章宏伟先生《出…  相似文献   

20.
歧义和结构     
《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刊登了朱德熙先生《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以下简称《句法歧义》)一文。这篇文章运用现代语言学的一些方法探讨汉语语法上的歧义句产生的原因,用符号代表语法词类,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