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百年中国史学可以说是史料考订派与史观派的对抗史,这一明显特征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中国史学界几乎有一全程展示。八十年代初是史学无所适从的年代,旧有范式的失落使历史研究者转而引进了各种宏大范式来填补史学研究的空白。九十年代是中国史学真正发生危机的年代,危机的发生来自乾嘉传统的大步回归,乾嘉传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当代中国史学的主流,“陈寅恪热”的出现即可看做是史料考订派“硬想回到乾嘉去”的载体。史观与实证的“兼容并包”是未来史学的不可争议的正确取向,任何一派的一统天下都将重蹈史学研究的闹剧。随着新实证研究方法的兴起,彻底打破意识形态的束缚,还历史以丰富多彩的原始风貌,可能是解除目前史学危机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1998年9月14—18日在扬州市举行的中国史学界第六次代表大会,是我国史学界最高层次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总结了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明确了21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对当前大中学校、研究机构的历史教学与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历史学家波尔什涅夫和法国历史学家穆尼埃之间就17世纪法国社会性质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作为冷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界和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界之间一场成果甚丰、影响深远的学术交流,是世界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国际史学界所瞩目,但却长期为我国史学界所忽视。波穆之争直接涉及有关法国大革命起源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自然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但更重要的,也许还是它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科学性来推动世界历史学发展这一问题上提供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校历史系举行了史学讨论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彻底批判“四人帮”践踏历史,大搞影射史学的滔天罪行,并就当前史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扩大;人们特别是史学界对史学现状表现出愈来愈多的忧虑,提出“史学危机”问题,发出开创史学新局面的呼声.本文试图从分析“史学危机”的本质含义入手,接着探求其成因,从而凸显史学改革开放的紧迫性.一、“史学危机”的本质含义《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1期发表了张象的《应该从后面开始—一谈谈当代史研究教学的危机》一文,较早在文章标题中使用“危机”一词,在一些讨论会上,“史学危机”被人们经常谈论到,至1985年《文史知识》第12期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04年4月14-17日在西安举行。出席本次大会的142名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学会和未加入地方历史学会的中央级学术机构,也有若干名由中国史学会领导机构特别邀请的有代表性的学术界人士。中国史学会是史学界的最高学术团体,由该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史学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本次代表大会是二十一世纪举行的首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世纪之末,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史学创新成为史学界的热门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史学研究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种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领域不断出现,学术领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c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认识到,史学繁荣的背后蕴含着某种危机,史学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如何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是每个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史学创新与史学研究这一话题,本刊编辑部特约请北师大、首都师大、安徽省社科院、徐州师大以及本院历史系等单位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尤其是“史学危机”的呼声发出之后,当代中国史学真正走上了创新求变之路。随着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大量译介,同时,也顺应着中国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时至今日,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无论其在研究中是否运用,但都接受、认同或熟悉了“年鉴学派”的史学范式。中国史学界已自觉地与国际史学界进行对话、保持同步,力求汇人世界史学的发展潮流之中。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但恐怕不能否认,“社会史”研究已成为带动当前史学变革创新的主要力量。尽管学者们仍就何为“社会史”而争论不休,但它已经为整个史学界带来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讨论是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这场讨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史学界为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资源和实践上的得失、确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指导进行的努力,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站在今天的角度反思,这场学术争鸣在当时有其不可或缺的创获,譬如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挑战了阶级斗争史观的唯一性,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得到更全面理性的认识等。但讨论对唯物史观所做的正本清源工作不够彻底,意识形态因素与思想解放程度对史学方法探讨有所制约等时代局限,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工作尚未完成。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来看,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反思、打击了极端意识形态化,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获新生、恢复学术活力,其历史价值不容抹杀,但对此前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遗产未能较好吸收。未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的确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历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的改变,西方史学理论的传播,以及"史学危机"引发的中国近代史学界大讨论,使人们对以往的研究范式产生质疑,"现代化范式"应运而生。"现代化范式"的兴起,提供新的历史价值观、新的诠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对推动中国对现代世界变迁和自身历史命运的认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微观史学,只搞烦琐考证,见树不见林,难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过分强调宏观史学,往往又把五种社会发展形态学说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图式,生搬硬套,不切实际。近年来,在史学界又有人提倡中观史学。尽管中观史学的定义尚有待研究,但这也是在探索史学研究的新路子。如果中观史学可以成立的话,区域史的研究应当包  相似文献   

12.
学术活动     
最近,新疆史学会在新疆大学历史系举办了一次蒙古史学术报告会。会上,新疆民研所的同志传达了去年八月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成立,及今年八月中国蒙古史学会在海拉尔举行年会的情况。讲述了世界各国蒙古史研究的概况。对新疆史学界如何深入研究厄鲁特蒙古的历史,提出了见解。新疆大学历史系的  相似文献   

13.
计量史学研究方法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量史学是应用数学手段分析历史的一种史学方法。计量史学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曾风靡欧美史坛,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对全球范围的巨大冲击,这一研究方法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目的在于分析计量史学的发展轨迹,探讨国外史学界应用计量方法的得失,并进而对我国历史研究中采用计量方法的问题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14.
神话与历史,通常作为相互时立的两个概念和学科而被提及.最近二三十年,西方史学界,尤其在后现代新史学,在叙述史学的启发之下,出现了"神话历史"(Mythistory)这一术语."神话历史"的出现,既体现了历史文学性的叙述与结构形式一面,也表现了诸如历史人类学之强调文化内容的一面.作为对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反拨,神话历史更加强调历史的文化认同性,而不是对于史料的客观分析之科学与事实.这是一种纵贯西方史学的实践.从希罗多德开始到维柯的奠基,布克哈特还有本雅明等历史学家的推动.以色列历史教授约瑟夫·马里在其<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一书中论述了整个"神话历史"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对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内涵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始于对"科学""进化论"等现代西方观念的绝对信仰,致力于将道德驱逐出历史领域.但一战后,国内史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史德"问题.文化论争中的柳诒徵及"东南学派"坚持"信古",在批判和借鉴章学诚、梁启超的"史德观"基础之上,表达了历史与道德密切联系的观念立场.及至"九一八事变"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实现某种程度地合流,并催生出"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东南学派"重新阐释历史与道德关系,论证历史的道德属性,力图纠偏"史学革命"以来"为学问而学问"的研究倾向.历史领域的反传统思潮在1930年代有一次明显转向,"东南学派"引领的史学伦理化思潮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文化史学堪称史学界的重大转折。它批判了旧有"新史学"的研究方式,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着力于对文本的分析来重构当时的历史环境。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为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达恩顿《屠猫记》一书便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所著。但同时这一理论的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但无论如何,它都是当代史学界值得注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史学的社会功能?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广为关注和认真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有人感到史学传统的社会功能已出现了危机,有人主张,史学研究应有基础史学和应用史学之区别……。本文试图就我国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演变历程,作一粗浅的探析。所谓史学的社会功能,顾名思义,它是指史学固有的一种服务于社会现实的本能。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永恒的,它随着历史学本身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历史上,对于史学  相似文献   

18.
古老的史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在新时期,历史科学应如何发展,这不仅是史学界,而且是整个社会都在焦切思虑的问题。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震撼着世界和人类。社会改革的潮流、商品竞争的漩涡和科学整体化的趋势正在席卷全球。自从人类打开了新技术革命的潘多拉魔盒以来,世界几乎失去了控制。人类创造的巨大物质力量,使得历史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史学的功能和价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研究的新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理论领域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相结合阐述了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社会形态理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以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等问题的讨论,历来为史学界所重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历史理论的观点和著作已经成为宝贵的史学遗产,对于阐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学是否是科学,是史学史的百年论题。文艺复兴使史学摆脱经院束缚,转向“人”的研究。启蒙哲学推导人类社会规则,史学冠以理性主义与科学性。19世纪历史主义方法论提倡档案考据,主张历史具体而非普适性。20世纪之际史学借鉴社会科学方法论,趋于科学化。后现代承继人文主义,赋予史学主观性与叙事质性。后现代之后,史学界正视史学的社会科学属性,肯定其真实性、客观性和规律性。如同现代国家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合流,形成社会科学诞生的历史基础;后现代后之失序与重建,促使哲学、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回归,亦使社会科学史学研究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