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一些琅琅上口的谚语往往寓含深刻的医学道理。如:“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与其有病就医忙,不如病前早预防“”,不抽烟、不喝酒,病魔见了绕道走”等等,这些从生活点滴积累的谚语,细细品来,恰似一剂良药。要想身体强壮,平时要多运动、勤锻炼。谚语中有“:枪不擦不亮,  相似文献   

2.
熟语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语一词,在我国语言学界出现后,其含义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归纳起来,目前大致有如下三种意见: 一、认为熟语是指“碰钉子”一类的语言形式,又叫“习用语”或“惯用语”。①二、认为熟语是指“谚语、格言、歇后语”,不包括成语、熟语、和成语是两个并列的范畴。②三、认为熟语是一个“种”的概念,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是“属”的概念,熟语和成语等是“种”与“属”的关系。③现就这三种意见作一简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谚语,彝语称“尔比尔吉”,有谚语格言的含意。它与宏篇巨著史诗相反,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最精致、小巧的形式,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4.
“二古”双璧雅俗共赏———《中国古代格言》《中国古代谚语》总序景克宁《中国古代格言》和《中国古代谚语》,合称“二古”。两书各近百万字,词目各近万条,相对成书,联袂出版。“二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堪称中国语言文化的双璧,一雅一俗,双璧合成,组成...  相似文献   

5.
学峰 《社区》2010,(27):32-32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祖国医学《黄帝内经·素问》中论及长寿之道的三要素。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历来就非常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许多有关健康的谚语格言也有相当的科学性,例如“少吃多滋味”、“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当然,对某些饮食习俗也应因时因人制宜而论,不可一概奉为金科玉律,譬如从常理来说,饮食宜全不宜偏,但有时合理的偏食是有益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谚语格言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格言作为社会俗文化的典型载体,是社会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对象.谚语格言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巨大的倡导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建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常常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当成座右铭,成为一种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谚语格言浓缩、折射社会大众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传统俗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陈老伯今年78岁,精神矍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还热心参与社区活动。人们好奇地询问陈老伯的养生之道,他微微一笑,幽默地说:“养花种草,不急不恼,有动有静,不生杂病”。原来,陈老伯爱好园艺,平时喜欢种植花草,还经常踱步园林,观赏花木艺术。关于园艺和养生的密切关系,我国民间早  相似文献   

8.
论《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的文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言和谚语是早期的文学样式 ,完全符合文学的基本性质。《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和语言运用的艺术化形式 ,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作为议论文学的源头 ,先秦格言和谚语直接影响形成箴铭、哲理诗、寓言等文学体裁 ,并且对先秦议论文学基本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先秦格言和谚语及《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在先秦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熟语的民族气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熟语总论民族语言的“熟语”,是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的语用心理和语用需求密切相关的一种富于美学素质、定型定义、习用性强的现成的短语或短句.语言中所有的熟语类聚为熟语系统.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熟语系统,这个系统有自己的特定语汇成分,在汉语中,如“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都是熟语成分.熟语在民族语言符号的天幕中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银河系统,是和它有特定的语构素质和语用价值分不开的.熟语是语言的后天形态.如果说词  相似文献   

10.
每个民族都有为本民族所喜闻乐道的谤语。从词汇学的角度看,谚语属于熟语的一种。谚语语言精美、简洁、凝炼、结构相当于一个独立、完整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富有表现力的成份。正如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说的那样,“谚语和民歌都是简短的,可是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和感情却够写出整本书来。”谚语如用得恰当可以使语言生幼、活泼,锦上添花。由于这些特色,谚语翻译时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挈申”言辞研究王立增一、好人的名字不朽挈申的言辞永存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有粗犷悲壮的史诗,也有细腻感人的爱情长卷;有娓娓动听的神话传说,也有简洁隽永的谚语格言。如果说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是座辉煌瑰丽的大厦,那么“挈申”的言辞便...  相似文献   

12.
俗语三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语是流行于群众中的通俗习用语,在古代也称为俗谚、俗言、恒言、常语、俚语、鄙俚词等。俗语与谚语本无严格的界限。《国语·越语》:“谚,俗语也。”《汉书·五行志》颜注:“谚,俗所传言也。”从发展看,一般来讲,谚语多以复句形式出现,句子比较整齐,一条谚语说明一个事理,如“虎离山无威,鱼离水难活”,“一天不练丢一半,两天不练站着看,三天不练门外汉”;而俗语则多是单句,还有的是短语以至于词,句式、字数不一,有说明事理的,如“心急锅不开”、“远水难救近火”、“寡妇门前是非多”,也有仅指某种情状或为名称的,如“尾巴翘上天”、“打肿脸充胖子”、“老实疙瘩”、“婆婆嘴”、”光棍”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民谚:“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药圣孙思邈曾提出“多言伤气”的养生理论。宋人陈直在一部关于养生的书中,将“少言语,内养气”排在首位。百岁著名画家朱屺瞻终生奉行的养生原则中就有一条:“少讲话”。《论语》云:“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平时沉静寡言的毛泽东,对此非常推崇,从中撷取“敏”、“讷”两字为女儿取名。总之,少说闲话,不仅是一种已达成共识的养生方法,也是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谚语和它相近的俗语、格言、成语、歌谣、歇后语、惯用语、宣传语、行话、宗教语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作者认为,谚语和它的这些近邻是难以一刀两断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同属“熟语”这一大家族的兄弟。但是,这些近邻之间的“中间现象”,都极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尔比”是彝族人民总结生活经验,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口头文学。它内容丰富,包括的范围广泛,除精湛的格比、玛子等小体裁外,还有一些没有严格区别的、与汉族成语、谚语、格言相似的小体裁。它们区别很小,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格比在形式上长一些,有的长达几十句。所以说尔比是前面几种小体裁的总概念。我们不能用下属于它们的任何小概念如谚语或成语去替代这个总概念。  相似文献   

16.
汉英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辞海》对谚语做了这样的解释:“谚语,……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人们对谚语有很高的评价。人云:“谚语是语言中的盐”,“一束智慧的花”。这决非谬言。谚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一本小型百科全书。但不可否认,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谚语会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的烙印,在男女没有实现完全平等的社会里(如旧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歧视妇女的文化现象也通过谚语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汉语中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英语中的“Manywomen,manywords.amnygeese,manyturds”,就是汉英谚语中歧视妇女的无数谚语…  相似文献   

17.
汉英格言、谚语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是语言大宝库中一块灿烂夺目的瑰宝 ,具有非常强大的语言感染力。笔者认为这与汉英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格息息相关 ,也与大量运用修辞格密不可分。通过对汉英格言、谚语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了它们的民族风格 ,修辞手段及翻译处理  相似文献   

18.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其特点是简炼概括、押韵、对称、比喻生动、寓意深刻、含蓄幽默、回味无穷。这可以说是世界各民族各语种谚语的共同特点。翻译英谚,译文也应尽量具有这些特点。最近学习了《英语格言菁华》,读后感到这本书内容丰富,它包含了一些国家的谚语、格言及民谣。还收集了一些中国的格言、名人名言及谚语。这是这本书的特色。但此书的译文,以谚语的语言来衡量,许多地方值得斟酌和探讨。现将其中的某些译文提出商榷,以就  相似文献   

19.
粗茶淡饭,素食养生。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江苏兴化老家自撰自书厨房对联:“青菜□拾言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此联反映他日常以食素为本,并深知饮食清淡有益健康的道理。动静相宜,宠辱不惊。清代名人翟公栾自撰的养生诗“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动静结合保持五脏平衡,荣辱不惊,不浮不躁,才能保证一生中没有危机。这对于那些挖空心思,巧取豪夺,追求名利之人,不失是一副静心良药。乐行善事,读书静心。北宋名相寇准有句格言“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民族英雄郑成功也道“…  相似文献   

20.
谚语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中肯而生动的格言。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谚语,《广雅》解释为“传言也”。《说文段注》:“传言者,古语也。”陆德明又解作“俗语”。总之,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是前代的故训。论“谚”,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可见“谚”这个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籍中,并且在古代就已进入诗文。例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孔颖达疏:“醉不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