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国内外母语磨蚀研究的历程,并指出国内母语磨蚀研究的薄弱现状;其次,介绍Kopke和Schmid等人在语蚀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结果,考察Kopke将语蚀影响因素从生理、认知和外部因素等三方面进行分类的科学性;最后,分析其所提出的理论对于国内研究者在语蚀研究领域进行语蚀跨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启示.相信本研究在拓宽语蚀研究领域、提升语蚀理论层面的研究水平以及实现语蚀现象的跨学科研究方面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和性别等八大因素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政府部门、学校、教师及学习者本人共同努力,来应对外语磨蚀,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语言磨蚀(语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能力减弱或损失现象,研究语言磨蚀对外语及母语教学都有指导意义。基于CNKI相关文献发现我国语蚀研究从国外引介走向本土研究,已经作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相关课题大多得到基金资助;研究角度走向多元,主要从实证研究、影响因素、成因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侧重点在外语磨蚀。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种实证研究很少结合语言习得进行相关分析;语言磨蚀的时间跨度和跟踪研究还需更多成果;磨蚀因素和成因分析有待进一步结合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多语环境下,母语和方言磨蚀研究不能忽视;语言社团群体的磨蚀情况应该得到关注;我国语言磨蚀研究需要形成本土的语言磨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144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受试对象,通过一个历时研究发现:经过一年大学英语学习,大一新生整体上除含有宾语从句的主动句转换而来的被动语态之外,其它类型被动语态结构有显著磨蚀,而高分组学生任何种类被动语态没有显著磨蚀。影响大一新生被动语态磨蚀的因素包括:磨蚀前语言水平,受蚀时间,与英语接触减少,读写能力和学习动机。机械记忆习得方式有助于防止宾语从句被动语态磨蚀。  相似文献   

5.
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语言磨蚀因素,关键期假说、语言阈值假设以及回归性假说等理论的讨论对我国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减缓磨蚀速度,使外语学习者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使其终身保持已经习得的语言知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言磨蚀研究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丢失和衰减,在欧美已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国外研究发现,与目的语接触频率、教学方法、学习者的年龄、对目的语的态度与学习动机、母语文化程度、目的语文化氛围、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等,均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外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采取明示教学法、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优势、增加读写在教学中的比重、重视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等策略,来应对语言磨蚀。  相似文献   

7.
母语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比较及对语言磨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语言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了母语与二语学习过程的差异,从母语与二语在语言输入、语言构建、语言输出三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对二语磨蚀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伴生产物,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而外语磨蚀因其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又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研究,已探明的导致外语学习者外语能力磨蚀的因素有七种: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和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公共英语教学者应该适当调整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侧重点,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帮助学习者避开或减少语言磨蚀,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是一部语言磨蚀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在梳理以往语言磨蚀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研究框架,以中国外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探明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借以推动语言磨蚀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A民族大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从研究生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与方式、导师、培养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从研究生、导师和学校三个主体角度构建A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各主体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言磨蚀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语言磨蚀定义的界定﹑对语言磨蚀和遗忘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语言磨蚀和语言习得的关系的认识等,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们开展汉语语境下的语言磨蚀研究。对语言磨蚀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的探讨是为了对语言磨蚀本身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开展语言磨蚀研究,不至于偏离这一领域。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吸收借鉴诸如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测试学等领域的成果来发展语言磨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逆向过程,二语损耗研究在国外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并建立了许多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成熟的研究方法设计。通过国外二语损耗研究文献中49项实证研究设计,以及分析任务设计的评估方法(包括自我评估、笔头任务、口头任务和背景问卷调查)和语言学变量的评估方法(包括词汇、流利程度、复杂度以及准确度等),可以看出我国二语损耗研究应该充分吸收国外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根据我国特殊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条件大力开展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外语能力磨蚀的性别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和听力测试,并从中随机抽取男女生各50名进行了写作测试,得出如下结论:(1)外语磨蚀程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男女生在深度阅读、短对话听力以及段落听力方面的磨蚀差异不显著;(3)女生在快速阅读能力方面的磨蚀程度明显超过男生;(4)女生写作能力在切题性、连贯性以及清楚性方面的磨蚀程度显著大于男生,而在语言的正确性方面的磨蚀没有明显超过男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校高年级大学生的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几方面分析语言磨蚀对高年级大学生外语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高年级大学生的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几方面分析语言磨蚀对高年级大学生外语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损耗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理论方面建立了许多相对完整的框架和独特的研究途径。早期语言损耗研究主要来源于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和遗忘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借助于认知语言学,最近几年,许多学者开始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语言损耗。通过对语言损耗研究的退化假说、提取失败假说、储存范式假说、重新学习假说、中介语假说、普遍语法途径和社会语言学途径等几个重要理论模式所做的介绍,以及对我国现在的语言损耗研究所做的初步总结,我们认为,我国语言损耗研究应该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磨蚀研究语言技能的丢失和衰减,在欧美已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研究语言磨蚀产生的机制和磨蚀模式对于提高语言保持效果意义非凡。对语言使用者而言,语言磨蚀产生的内部因素包括使用者的语言态度与学习动机、文化程度以及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语言磨蚀产生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目的语文化氛围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语言磨蚀在程度、分布、速率和顺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语言磨蚀的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着语言磨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外语磨蚀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难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动态系统理论自引入到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就显示了蓬勃的发展生机,然而,国内外语磨蚀研究并未引入动态系统理论.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可以发现外语磨蚀研究中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从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相关磨蚀假说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外语磨蚀研究中的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语言损耗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二语损耗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遗忘理论中的提取变慢说(或提取失败说)、干扰说以及遗忘曲线,通过对国内外的二语损耗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发现提取速度变慢说(或提取失败说)可以解释二语损耗研究中受损者在产出性技能损耗方面的表现以及产出性技能与接受性技能在损耗方面的差异;干扰说可以解释二语损耗研究中受损者在音素、词汇以及形态-句法等方面的损耗。但是,遗忘曲线却无法解释二语损耗研究中出现的"最初的稳定状态"现象与二语损耗的倒置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