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品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价值承诺,顾客参与有助于品牌价值承诺的实现。基于品牌成长不同阶段价值承诺与顾客参与的特征差异,构建品牌成长过程中企业与顾客通过品牌价值共创实现价值承诺的主要路径,包括企业主导的品质共创、企业与顾客的服务共创、顾客与企业的信任共创、顾客主导的符号共创四个递进阶段。文章选取江小白、巨鲨医疗和哔哩哔哩三个品牌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正确性,为品牌成长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前期成果及其它相关研究已证实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导向,包括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股东导向、供应商导向、员工导向等,对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及企业所有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企业的其它组织特征包括行业、规模与发展阶段,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利益相关者导向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依据文献和逻辑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导向高于服务业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导向差异不显著,利益相关者导向随着行业生命周期而逐步降低.另外,利益相关者导向作为企业一贯的价值观,它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作用并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合和提炼了企业诚信与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将企业诚信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信用水平、品牌、利益相关者信任;将竞争优势分为销售业绩、发展潜力、管理绩效三个维度.本文分析了企业诚信三维度与竞争优势三维度之间的相关和回归关系,研究结论有利于企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关注中层管理者多重角色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将中层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划分为企业家、执行者、辅导者与协调者四个维度;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验证了中层管理者多重角色行为模型及各个角色维度对组织财务绩效与运营绩效的不同影响.结论表明中层管理者企业家角色行为仅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其余三个角色行为仅对企业运营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分析讨论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严子淳  黄磊  刘鑫 《管理科学》2016,29(1):15-27
随着中国市场中采购商对供应商产品定制化需求日益提高,中国供应商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创造产业品牌价值进而提高采购商的持续购买意愿成为中国供应商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基于此,以产业市场中产业品牌化战略为研究背景,聚焦产业品牌价值形成的驱动因素,依据供应商能力-产业品牌价值-交易效果的理论逻辑提出10个假设。从供应商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两方面的关键能力入手,探讨供应商关键能力对产业品牌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这两类产业品牌价值的驱动作用以及产业品牌价值对采购商重购意愿的影响,并考察技术动荡性的调节效应。以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4省产业市场中的采购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购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研,获得212家采购商数据的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产品研发能力对品牌的功能价值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品牌情感价值的影响不显著;供应商营销能力对两类品牌价值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研发能力与营销能力的交互作用仅对品牌功能价值有显著影响;产业品牌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均对采购商的重复购买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技术动荡性强化功能价值与采购商重购意愿的关系,弱化情感价值对采购商重购意愿的作用。 研究结果为理解中国市场环境下供应商能力、产业品牌价值以及采购商重购意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为中国产业供应商有效创造和传递品牌价值提供对策和建议;同时,关注产业品牌价值对采购商购买行为的影响,从企业层面解决供应商资源投入转化为交易绩效的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产业供应商识别出驱动品牌价值的能力需求,并通过产业品牌价值的构建和传递,提高与采购商之间的交易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鹏举  周水银 《管理学报》2013,10(5):722-729
在对价值来源进行追溯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主导逻辑和服务主导逻辑的回顾,指出在当今市场条件下,价值研究已经从交换价值转向使用价值。随后,分析了价值创造过程,详解了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旁观者、协助者、参与者3个角色。其中,企业的参与者角色通过将自身融入到顾客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藉此共创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最后提出了企业参与的概念,将其与顾客参与对比分析,并对企业参与在现实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茜  徐佳铭  熊杰  刘海鑫 《管理学报》2022,19(2):245-253
基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时间和结构这两类一致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信任因素在该过程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企业持续地承担社会责任(时间一致性)有助于提升财务绩效,而公平地承担社会责任(结构一致性)则对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信任因素是一致性和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时间/结构一致性—信任—财务绩效”是社会责任发挥作用的逻辑路径之一;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的提升将强化结构一致性的负面作用,而外部利益相关者中分析师的关注会强化时间一致性的积极影响;对于结构一致性而言,包括公众和分析师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会强化其负面影响,而内部独立董事的关注则有助于缓和这一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社会化媒体情境界定顾客共创体验价值的内涵与维度、开发全面而科学的测量量表,并验证量表信效度及其多层次影响效应.首先,基于相关文献界定社会化媒体情境下顾客共创体验价值的内涵,并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3家典型企业在其社会化媒体站点的话题数据(n=65896),从而形成由4个二级维度(精神价值、赋能价值、实用价值和享乐价值)和11个一级维度构成的多层次理论构思.其次,依据扎根理论研究结论并借鉴相关测量量表编写测量题项,开发初始量表.最后,验证量表信效度及顾客共创体验价值的多层次影响效应,分别进行了量表检验(n=350)和影响效应检验(n=472).结果 表明,顾客共创体验价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其4个维度对品牌资产存在差异化的积极影响.本文拓展了顾客价值理论,深化了数字技术环境下的顾客共创研究,也对商业模式创新及品牌资产领域做出了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绩效立方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素彬 《管理学报》2010,7(3):354-358
为了弥补基于单一底线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价值取向和目标进行了分析,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多元资本共生体,应追求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将评价内容、实现环节和评价对象3个维度相结合,构建了绩效立方体模型.最后,设计了企业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矩阵,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正在逐渐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尽管现有研究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与价值共创的思想,但对企业与消费者交易产生的价值提供模式如何转变为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产生的价值共创模式缺乏理论探讨。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两家案例企业的比较分析发现:(1)企业与消费者拥有的互补性异质资源构成推动面向价值共创营销转型的资源基础;(2)企业与消费者合作演化形成的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构成推动面向价值共创营销转型的能力基础,具体由识别资源、共享资源和对接资源3种能力构成;(3)企业与意见领袖、平民化中心两类特殊消费者的协同演化,构成两种营销转型路径:一是与意见领袖合作构建交易媒介,强化普通消费者的能力信任,二是与平民化中心合作构建交流媒介,提升普通消费者的情感信任。由此,本文基于协同演化视角提出了企业营销转型实现机制的理论框架,强化了服务主导逻辑下企业与特殊消费者的价值共创理论研究,并使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营销转型领域得到深化和推进。结论对于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营销转型实践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振东 《管理学报》2009,6(7):972-977
通过借助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来分析和研究品牌个性与品牌延伸在品牌年轻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利用调研设计方法来研究其他品牌因素.同时,在5个中国代表性城市:北京(北部)、深圳(南部)、上海(东部)、成都(西部)和武汉(中部)进行了调研.研究结论表明:鲜明的品牌个性和向年轻人市场延伸的举措,能够起到提升品牌形象和扩大品牌知名度的作用.从而使品牌重新获得品牌资产,让已老化的品牌得以年轻化.  相似文献   

12.
韩冰  王良燕  樊骅 《管理科学》2016,29(3):71-80
把对消费者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研究扩展到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中,旨在探讨品牌关系类型(交换型vs.共享型)与消费者社会阶层(高vs.低)的交互效应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并且考察企业管理者如何将品牌关系作为营销的有效手段以及如何根据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判断消费者对不同营销策略的反应。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通过验证消费者期望确认的中介效用,解释对品牌评价产生交互效应的理论作用机制。通过3项对中国真实消费者关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实验研究,采用聚光分析、方差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关系与消费者社会阶层存在匹配效应,进而影响对品牌的评价。与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相比,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与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相比,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交换型品牌关系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高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共享型品牌关系提供的无条件的关心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满足低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因此,当面临相对应的品牌关系定位时,消费者由于其期望得以确认,对品牌的评价更加积极。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进而选取适当类型的营销策略定位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通过探讨品牌关系和社会阶层的匹配效应丰富了品牌关系管理和社会阶层研究的理论应用,为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价值和管理建议。将社会阶层作为提升品牌定位策略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企业应该认清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与其培育恰当的品牌关系以满足他们的期望。研究结果为企业更好管理品牌提供了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增加品牌资产的两种有效的战略手段,是采用品牌定位战略促进品牌资产的增加,还是利用品牌延伸战略促进品牌资产的增加,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本文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线服务员工在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入品牌心理所有权的概念,探讨其对员工品牌公民行为的影响,以酒店企业和旅行社的一线服务员工作为调研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75份,运用SPSS 11.5和AMO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证实品牌公民行为是一个三维度的构念。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品牌心理所有权不仅对员工品牌公民行为的3个维度有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品牌承诺对品牌公民行为的3个维度产生间接影响,并且对品牌热情的影响最大。研究结论提醒服务企业培育和提高员工的品牌公民行为时可以从培育员工的品牌心理所有权入手,还要注意提高员工对品牌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延伸:资产价值转移与理论模型创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的研究综述和实证研究,提出决定品牌延伸的三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构成品牌资产价值(Brand Asset Value),进而研究其在品牌延伸过程中的价值转移,从而构成了评估品牌延伸成败的标准,最终将各种因子和评估标准进行整合,提出了品牌延伸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6.
品牌社群社会资本、价值感知与品牌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社群是由消费者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其对社群成员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将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品牌社群研究中,探究品牌社群社会资本的维度、特征和影响作用,进而揭示品牌社群影响品牌忠诚的作用机理.基于理论研究和对上海某单车车友会的参与观察,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整理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初始概念模型做出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存在于品牌社群中,它随自愿、互惠、信任及内部语言的增强而增强;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可获得信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有助于其形成品牌社群承诺和品牌忠诚;在品牌社群中,信息价值可作为影响品牌忠诚的保健因素,社会价值可作为增强品牌忠诚的激励因素.研究结果为企业培育品牌忠诚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品牌依恋的品牌社群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顾客关系研究的焦点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品牌社群"概念的提出,则着眼于购买使用同一品牌或对该品牌深感兴趣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解析品牌依恋和品牌社群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品牌社群经营的理论基础,提出强势品牌是品牌社群构建的基础,顾客价值是品牌社群维系的纽带,情感营销是品牌社群发展的保障.有效经营品牌社群是企业维系进而发展顾客关系,提升顾客品牌忠诚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品牌个性维度的品牌定位诊断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张晓丹 《管理学报》2010,7(7):1039-1045
根据经典品牌个性理论和模型,提出了基于品牌个性维度的品牌定位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和特定品牌的个性维度在结构和权重上的差异,来识别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偏好,从而判断特定品牌是否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再结合特定品牌的市场表现来诊断品牌定位是否有偏差.通过童装品牌的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童装品牌定位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个实验的操作性品牌定义及全面品牌管理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实验的操作性品牌定义,即品牌是一切社会组织或个人对事物的输入在一定空间中转化增值为输出的循环过程.基于上述定义以及核心竞争力、平衡计分卡、价值利润链、相关品牌理论和模型,在遵循策略一致性、因果关系、业绩驱动因素、与品牌资产指标挂钩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开发了一个由7大层面、22个模块、80多个内容构成的操作性品牌模型,重点是模块和内容的分析和讨论.最后探讨了该模型在具体事物品牌化方面的应用问题,并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欣  张明立  罗暖 《管理科学》2016,29(6):120-13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关系营销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这种关注源于关系营销理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企业界对关系利益存在的认可。企业只有成功地向目标顾客传递卓越的关系利益,才能使消费者愿意维持与品牌的长期关系。        将关系利益理论引入品牌关系的研究,以大众消费品牌为研究背景,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关系利益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结果。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关系利益必然会受到消费者和品牌个性特征的影响,从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心理特质出发,分析影响消费者对关系利益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将品牌依恋作为研究模型的结果变量。        在回顾和梳理品牌关系、关系利益研究的基础上,融合社会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识别出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中存在信任利益、情感利益、身份象征利益和自我表达利益4个维度。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品牌形象(品牌声誉和品牌个性)对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关系利益有积极的显著影响,与品牌声誉相比,品牌个性对关系利益各维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关系利益对品牌依恋也表现出积极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感知到的自我表达利益影响最为显著;消费者心理特质(社会归属感)在品牌声誉对关系利益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品牌个性与关系利益的调节作用却不显著。        研究结果为企业的品牌管理和关系营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关系营销和品牌关系理论。消费者能够从长期的品牌关系中获得核心产品或服务以外的关系利益,这些利益会使消费者继续维持与品牌的紧密关系,它为消费者转换品牌树立了一道无形的障碍,因此企业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关系利益的重要性,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质,针对目标顾客的不同需要设计品牌形象以及品牌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