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从地名解读天津地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本文从水文化、城厢文化、寺庙文化、移民文化、军旅文化、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租界文化、慈善公益文化等10个方面,对天津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多元化、兼容性的特点,进行剖析。另外,从地名与市俗文化、地名与典雅文化等角度,对天津城市文化的品位进行阐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地域主义与文化身份看似全球化时代的话题,却也是个历史性的话题.各种建筑的地域特征形成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与历史,在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地域特征越来越关联到建筑的文化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既能激发起对多样性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及价值的自觉关注,也可能使建筑风格演变为形式标签.本文将西方历史上的相关现象为引子,以审视中国近代以来建筑中地域主义和身份认同的种种观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城市园林可以看作是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生态的依托形式,文章以明清时期的天津园林特色为史料基础,对近代天津营建的租界公园、公众公园和私人花园从选址由来、造园风格、元素构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明清时期的天津园林文化是南北文化传播交流的载体,近代时期建设的租界公园则在南北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汇集了中西园林文化交融的内涵.近代天津城市兴建的各国租界公园和中式园林体现了中西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融合,同时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租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受"全球化"的显著影响,地域建筑文化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传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诸多现实挑战和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分析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包括古建筑保护、历史老街区保护、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新建筑的地域文化精神体现等诸多方面状况,通过对"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等方面内容的研究,提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策略,达到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和谐发展的目标,弘扬与发展本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实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了解两者的基本定义是基础。从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概念出发,就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表现与缺失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探析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对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与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铜陵博物馆的设计力图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与建筑创新在博物馆建筑中的意义,结合铜陵博物馆在地域文化创新中的表达,从地域文化建筑创新审美的原真性、文脉的现代性、环境的共融性、技术的相宜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叶兆言是当代文坛的一位著名作家,其作品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历史名城。从小就生长在南京的叶兆言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染,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化品格。然而,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大时代背景下,传统价值取向逐渐步入困境,部分观念在现代思想的冲击下显得陈腐、落后乃至僵化,呈现出进步性与保守性并存的悖论。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叶兆言作品里故都南京传统观念的尴尬境遇和地域文化生态形象露出了它沧桑的历史容颜。由于找到了地域文化思维这样一种独特的叙述视野,从而使叶兆言小说成了传达、展示、探寻传统观念的尴尬境遇与地域文化生态形象的一簇流动的隐喻。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地域文化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文化,是一种传承,有中西之分,古今之不同,地域之各异。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特性,使设计有更深的独特内涵,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中阐述了基于传统文化条件下的地域文化,分析了其相关特点,基于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探讨了地域文化条件下的室内设计延续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合著的《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2003年8月山齐鲁书社出版社。《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该著作从横向比较的角度,为先秦各地城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齐文化是先秦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齐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并非起于当代,但对先秦地域文化研究得较为深入却以现在为最,这股研究先秦地域文化的热潮兴起于改革开放以来,其主要表现为以先秦著  相似文献   

10.
从纵向看,近代女诗人的地域分布继承了清代以来闺阁文学的地域优势,主要分布在江浙和安徽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横向看,受到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在广东、湖南等近代化较早、较深入的地区,女诗人人数比例大幅度增长。这种影响可以从近代学术地理的变迁、近代词人的地域分布以及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女子戒缠足运动的兴起等多种文化参照中得到反复印证。而归根结底,近代女诗人地域分布所呈现的诸多特征正是与整个中国近代文学、文化的地域走向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色彩蕴含城市意向,展现城市风貌与文明发展程度。结合天津市自然地理、入文地理因素与建筑色彩现状,通过实践调查和科学研究对中心城区建筑色彩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以砖红、砖灰、亮灰、暖黄作为中心城区建筑主色调。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进而提出具体控制引导建议,以期创造和谐、有序、优美、明晰,并具文化内涵和鲜明风格特征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格局。  相似文献   

12.
对乡土建筑与建筑文化趋同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土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建筑及地域建筑的继承与吸收 ,同时还应具备国际性建筑的时代特征。现代建筑乡土化、乡土建筑现代化是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天津老城厢地区历史文化及拆迁前保留建筑现状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史资料和实地调研,归纳了老城厢地区在天津城市历史发展中自明清时期至今,由具有绝对统帅地位的政治活动区,到逐渐没落,直至成为城市普通居住区的演变过程。分析总结了天津集商业文化、外埠文化、西洋文化、平民文化于一身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这种文化特征影响下的天津四合套在院落布局、形制规模、细部装饰等方面的建筑特征,并对拆迁前历史风貌建筑的数量、保存状况、建筑特点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希望能在如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为其他城市旧区更新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在经济性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其模式趋于多样化、市场化。天津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其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笔者着重阐述了天津历史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做出引导与监管的行政手段和市场运作的经济手段,进而分析其保护机制创新的意义,以期对其他城市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一座城市名片的重要元素,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文章通过对现状调研和色彩分析,对天津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管控有了初步认识和理解,并以天津中心城区的建筑色彩规划为例,探究了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发展现状及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徽州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体系中一种独立形态。从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工环境出发,探讨了黟县乡土民居集落的形态特征、文化特征和建筑特征与三大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谈舟山传统民居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舟山传统民居可分清代早期、中期与清末、民国两个时期,各有代表性建筑,其风格与大陆民居各有异同,这与舟山历史、经济及地理气候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论潮汕近代民居建筑的海洋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汕侨乡是广东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潮汕侨乡的建筑发展。近代潮汕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从接触碰撞到融会创新的历史过程,突出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特征。海洋文化对潮汕近代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客现存在的事实,近代潮汕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给国际建筑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新地域性建筑的生存与发展以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 ,当代中国建筑在继承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 ,也需要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独树一帜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