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以林译序跋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文本理论关注处于正文本边缘的其他文本形式,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在翻译研究中,译序跋是呈现译作、译者及当时社会语境的最重要的副文本。《林琴南书话》是林纾翻译副文本的大汇集。通过对其中翻译副文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林纾翻译副文本既有指向“书里边”的内容,完成对读者的作品导读;又有指向“书外边”的内容,折射出了当时历史语境下林纾的翻译目的功利性、翻译规范、文学比较观以及林纾翻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原作相比,林纾的译作中出现了许多"增减改",也引来了众多的批评,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看,林纾的这种翻译方法背后有着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权衡以及目的语读者意识的种种考虑,并非信手而为。文章以林纾译作《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为例,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揭示林纾独特翻译方式的文本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3.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林纾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在近代文学领域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林纾的译作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从目标语文化角度、接受者角度、译者动机角度等方面来解读林纾及其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借用勒菲弗尔的赞助人理论,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分析林纾的翻译赞助人对其译路走向与译作流传产生的影响。从林纾执笔翻译到停止翻译24年中,权威人士、合译者、出版机构等赞助人对其翻译事业的起步、译作的选择与出版流传,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隐喻理论为指导,对比和分析了林纾译作的部分书名及其原著书名。研究发现隐喻手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有三种功效:首先,借助修辞隐喻,能把平淡无奇的西文表达翻译为蕴涵深刻的中文,便于译著读者理解和共鸣;其次,依据认知隐喻,以读者熟知的语言转达译著书名、编译小说内容,有利于读者跨越中西文化的鸿沟;最后,借助语法隐喻,在译作中注入"中国元素",让译者和译著受众的情感产生共振,从而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6.
翻译研究中的庞德/林纾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探讨庞德和林纾翻译个案独特的特点,将这种不懂翻译的原文、译作类似创作的翻译现象界定为庞德/林纾现象。从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理论入手,认为庞德与林纾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在此基础上对庞、林两人的翻译方法及其译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他们的译作具有翻译方法和翻译媒介独特、译作影响巨大等共同的特点。进而提出应该正视翻译中的庞德/林纾现象,对两人的翻译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梳理,探索两人翻译的秘诀。  相似文献   

7.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学者们对于其翻译历来评说不一。从"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的观点出发,将林纾及其译作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从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读者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对林纾的翻译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认为林纾的翻译充分考虑到了当时的读者接受能力和阅读反应。其将翻译作为一种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武器的观念是值得我们当代译者反思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过程总括模式”理论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作者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作品世界以及译者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作品世界六个方面。经过对林纾所翻译的《黑奴吁天录》的个案对应性分析.可看出译作世界与原作世界之间的差异是林纾对原作进行增删和改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不审西文的林纾翻译了大量的西洋小说,这些翻译小说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被冠以"林译小说"之誉。这些译作大部分都有译者所作的序、跋,它们最能够反映出译者的翻译思想。透过这些序、跋可以发现,林纾有着明确的翻译思想。具体地说,这些翻译思想包括"警醒国人、救国保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呼吁改革和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10.
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与林纾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和林纾两位伟大的翻译家翻译目的、原著选择、语言运用以及他们的翻译方法的影响。阐明了严复和林纾翻译的社会效应,即他们的译文对当时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更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认为对译本的评论不可和这一译本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因素以及译者本人的主观意愿相分离。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转向"翻译激发了对林纾翻译的社会文化视角研究,然而此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在文本与社会文化关系中研究话语,对林纾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在此框架关照下,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对林纾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林纾的翻译在文本向度上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这是译者在话语实践向度上对西方文学进行创造性改写和社会实践向度上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评价译作应跳出仅考虑语言形式对等这一藩篱,更多地考虑译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译者目的等,考察译作的主题意义和所引起的社会影响即效果与原作是否达到真正的对等。以林纾、魏易译作《黑奴吁天录》为分析文本,从主题对等和效果对等角度阐述对翻译对等的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林纾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和严复所译《天演论》翻译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相差甚远。文本主要从他们最初从事翻译活动的动机,所译作品的类型,译作的服务对象以及林纾的单语性和严复的双语性四个方面来探讨引起译作社会效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构筑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生态环境,并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理念,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分析林纾在《黑奴吁天录》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指出:在解读翻译家或者他的翻译活动时,要重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翻译生态环境,全面客观地评价译者的翻译行为及其历史影响,正确认识译者在译作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为个案,研究林纾的爱国思想。在选择翻译文本时,林纾并不是盲目的,他选择那些能够表达他爱国思想的作品,林纾选择翻译《黑奴吁天录》就是出于警醒世人,爱国保种的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也表现出他的爱国思想,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时采取了特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作的字里行间发出强烈的反帝救国的呼声,向全国人民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  相似文献   

16.
由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理论,重点研究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根据目的论的观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会对原文进行相应修改,而林纾与鲁迅二人一直被认为是忠实翻译观下的两个极端。本文讨论了他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试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林纾与鲁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为落后的祖国作贡献,努力唤起人民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7.
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埃文·佐哈尔认为在世界文化这个"大多元系统"内,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本民族文化在这个系统内所处的地位及其内部系统结构有密切关系.他把翻译放入了一个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进行考察,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也使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彰显.林纾及林译小说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借鉴特拉维夫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林纾和林译小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了林纾的翻译价值,并揭示了异化与归化并用的翻译策略是林译小说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与原著作者风格上的相似,对在译作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译著的背后潜藏着译者与原著作者在文学风格上的极大相似。正是这种相似性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原著的脉络,从而进行成功地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9.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纾所翻译哈葛德小说的数量远远超出林纾介绍的其他任何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数量。对此现象有学者认为这位英国二三流的作家受到林纾如此的青睐,实因林纾不懂外文,而为他口述的和译者又无多少文学修养,因此导致了林纾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译介哈葛德之上。本文试图从哈葛德作品的内容题材方面,以及林纾本人所持的翻译使命感出发来寻找林纾大译特译哈葛德作品的原因。并且试图通过指出林译哈葛德小说在清末民初的学界产生的重要影响审视林纾多翻译哈葛德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