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和主要途径。当前教育管理方式存在的政府整体统筹不力、教育拨款制度不合理、学校人事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破解教育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消除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具体对策如下:要加强宏观调控,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理顺政校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社会管理主要应从重政府管理、轻公众参与向政府负责和社会参与转变;从重管制、轻协商向更加重视协商和共同治理协调转变;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依法管理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转换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作者提出了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治理结构的改革实际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也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所有制结构改革日益深入,县乡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县乡政府的功能,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职能,经历了从组织协调、直接的经营者和参与者、经济发展调控者和监管者等阶段,由传统的垂直管理政府运作模式向扁平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大部制改革是当前行政体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大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将职能相对接近的部门进行横向合并,从而拓宽管理幅度。在大部制的改革中,检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成效,既要看政府机构调整是否科学合理,更要看政府职能是否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了。所以,应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其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5.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使政府行政管理呈现出新的风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适应WTO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 WTO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必须合理确定自身应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向 ,在此基础上 ,重点抓紧调整与 WTO规则不相适应的地方。通过转变行政理念、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和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等途径 ,尽快调整政府职能 ,以适应 WTO的要求 ,使中国最大程度地受益  相似文献   

8.
选取国务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四级政府机构作为研究样本,分析1999年以来行政审批项目的变迁。行政审批项目划分为经济类和社会类两大类,进一步将项目细分为重要项与普通项,用"变迁规模""变迁事件"和"变迁程度"三个变量对四级政府和不同类别项目的变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自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国政府职能大幅缩减,但政府职能转变远未完成;政府职能结构重经济轻社会明显,集权式治理模式未根本改变;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地方的自主性不足;中央重范围调整和地方重管理方式转变的职能转变模式,使改革的空间范围小。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它对于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准公共产品理论、有限政府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认为应重塑政府角色,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转变职能理念,由教育行政管理转变为教育公共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行政管理的历史,是一部教育行政机关在法治的轨道上不断迈向依法治理的历史,是教育行政在法治的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从"管理"到"管理与办学分离",再到"管理、办学和评价分离"的历史。回顾中国教育行政依法治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依法行政的演进特征,总结依法行政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揭示治理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教育行政治理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教育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它对于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准公共产品理论、有限政府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认为应重塑政府角色,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转变职能理念,由教育行政管理转变为教育公共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民间力量的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政府的触角也越来越从微观环境转移至宏观领域,同时社会的变迁促成了市民社会的生成和社会治理理论的形成,这些理论又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主体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政府的行政管理、市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公民实行自治管理的过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作为其中的内容亦体现出了某些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政府角色转变与高等教育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角色的错位,给政府自身和高校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转变政府角色已成为许多国家高教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治理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正确定位政府角色、纠正政府角色错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趋势有以下几方面: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从政策治校到依法治校;从政府的单边治理到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从“善政”到“善治”。  相似文献   

14.
指出共同治理是传统行政管理在新公共管理环境下的发展趋势,是公共文化管理的需要,旨在为人们的文化权利提供更好的保障;共同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文化企业、公民个人等,在实施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中国公共文化管理运行需要两个基础:一是政府主导型管理格局的发展转变,二是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奠定此基础路径应包括:改革文化行政机构、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文化管理功能和重点、转化管理手段、发展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建立非政府主体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行政发展的基本原理,提出中国行政改革的重点经历了组织调整、职能转变、能力建设和价值诉求的发展路径的基本观点,分析行政发展取得的具体成效,认为下一步行政发展将面临治理主体独大与社会基础脆弱、制度化与市场化、外部性与内部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四重基本矛盾,得出有必要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实现有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和建设责任政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以损害管理为主的生物安全法律规制范式尚未全面、系统地贯彻风险预防理念,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以及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缺乏协调与合作,且生物安全规制机制仍体现出浓重的行政规制色彩,生物安全风险预防制度体系也出现严重缺失,无法适应风险社会中保障生物安全的迫切需要。生态风险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从环境管理向环境治理转型的实践需求则为生物安全法律规制范式从损害管理向风险治理的转变奠定了正当性基础。在具体进路上,生物安全法律规制范式从损害管理到风险治理的转变应当从风险预防原则的引领、生物安全风险合作治理、生物安全风险治理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深刻影响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把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置于善治语境下进行考察,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厘清新形势下我国基层政府职能的责任框架。积极探寻善治的制度平台,重塑善治政府的价值理念,有利于政府公共权力合法性的重构与稳固。当前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最为紧迫的任务是重塑善治政府(Good Governance State)的价值理念。要将基层政府善治理论放在国家整合的视角下,动用国家可利用的资源,实现我国基层政府职能的顺时、顺势转变。任何孤立或单项的行政体制改革都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从国家对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县、乡(镇)连动的结构性改革,建构一个高效廉洁、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环境高度不确定的现代化社会中,"社会治理"成为政府与学界在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关注热点和焦点。面对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真正看到社会治理的可行性与价值所在,真正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进一步发展,政府进一步提升行政行为科学性的必然要求。有鉴于此,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论证基于系统理论的社会自治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同时提出社会治理进程中政社关系应当实现的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和路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莫荣新 《今日南国》2008,(18):26-2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体制结构与治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管理方式向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效能型,即“四型”转变。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要解决好改革过程中逐步凸显的社会矛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创新管理方式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政府的职能相应地也要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方向转变,这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政企真正分开的关键。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管理手段上要实现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政府应成为市场的组织者和调节者,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以实现间接调控企业的目的。政府机构的改革应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的可靠保证在于改革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同时要建立健全政府行为法规,使政府经济行为法律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