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振城 《中州学刊》2014,(3):166-171
演员的日常身体一旦被电影化之后,转化为银幕空间中人物的影像身体,它就具有了生命。演员的影像身体必然首先栖居于影片文本的银幕空间之中,银幕空间是电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幕空间之外,还有一个非银幕空间,它包括观影者的影院空间和基于银幕空间中影片文本的其他媒体空间。非银幕空间和银幕空间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电影空间。在银幕空间中,影像身体的建构是电影创作的基石,它不仅是影片人物塑造的基础,也是建构影片故事、推动叙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影院空间中,正是影像身体引发了观影者的"体感触动",进而诱发电影经验乃至电影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主角”,并非大家所理解的影片中的角色。而是“隐藏在银幕后面”,不显现于银幕上,却又决定着影片的成败优劣的绝对主角。这个角色贯串一部作品的始终,他的作用无处不在。这个角色是从电影美的创造的角度提出的,指的是电影的导演。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道理逐渐被实践证明了,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过去,曾有过“导演中心”的说法,是指在一个摄影组内,导演应该是权威,是领导,是组织指导一部影片拍摄的中心人物。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曾把它当作摆脱党的领导要走资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片《阿甘正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美国从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早期三十五年来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全景式的展现。本文着重对影片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按照出现的顺序进行介绍分析,回顾当代美国历史和社会变迁。阿甘的人生历程实际上是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他本人因此成了“当代美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贾樟柯是当代中国最具思想深度的电影作者之一,他在1997-2006年所拍摄的五部重要影片中透露出来一个重要的主题,即作品中的人物经历了从"出走"到"回归"的循环轨迹.由于社会现实的变化,这显然与"五四"以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的人物经历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不过,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个人的心路历程却是他们共同关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神写照美学思想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具影响,深受传统文化濡染与熏陶的电影编创者,在塑造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人物形象时,自觉吸收和借鉴传神写照的传统美学思想,并在创作中巧妙地加以移植和融凝,以开拓创新精神不断丰富着电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法.编创者采用突出人物个性特征、侧重细节刻画、正反角色对比、重神轻形等艺术创作方法细腻描写人物的容貌秉性、内心情感和精神风貌,彰显人物的气质神韵,在银幕上成功塑造出无数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神完气足的人物形象.传神写照美学思想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从而造就了一大批脍炙人口、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红色经典.  相似文献   

6.
张殿兴 《中州学刊》2004,(2):113-116
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和"廖案"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作为国民党新领袖和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与军事实力人物蒋介石尚能够密切配合,各扬其长.国民党"二大"之后,随着蒋介石在党内地位的升迁,其与汪精卫及苏联顾问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加之国民党右派分子的从中挑拨和造谣,蒋在十分被动而又羽翼未丰的情况下,贸然制造了排挤汪精卫和打击共产党的"三·二○"事件.倘若苏联和共产国际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给蒋介石以有力的回击,胜利者一定是左派.然而苏联使团和顾问对蒋采取妥协的方针.左派领袖汪精卫既不满蒋介石的飞扬跋扈,又缺乏与之抗争的勇气与实力,不得不忍气吞声,悄然出走.蒋汪的首次交锋以蒋介石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7.
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齐赫文斯基院士系外交官出身,是新中国与苏联建交的具体执行者,曾任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首任临时代办。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他交替供职于苏联外交部和科学院,出任过苏中友好协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和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等要职。他既是一位称职的外交官,又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学家,曾经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文章数百篇,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对康有为、孙中山、周恩来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是当代俄苏中国学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8.
<正>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索尔·贝娄最近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失言者》(Him withHis Foot in His Mouth)。有的评论家说作者“勿失良机,重访人类的嘉年华会”;有的评论家说作者描写了“在一个大千世界里笑剧性的搏斗”,又说作者“用一根粗粗的绳索把所有旧的主题和迷人的特点都一起拖了起来”,它是“一种协调,一种再生,一个总结”。当然,也有些无聊的人们拚命从这些故事中的人物身上去找他们的原型,说某个人物是作者的同事某人,另一个人物又是作者的同学某人……等等。这种把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9.
动画电影《梁祝》与梁祝民间传说相比较,改编者增加了影片的审美性和趣味性。与戏曲《同窗记》相比较,不足之处是忽略了人物对白的文学性,影响了影片的文化底蕴,如能在人物对白中融入诗、词、歌、赋,影片将更具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颜炳罡 《东岳论丛》2004,25(5):86-90
梁漱溟作为当代新儒家的开山人物 ,他扭转了康有为式的儒学宗教化的改造路向 ,通过对孔子仁的创造性诠释 ,使孔子生命与智慧重新活转于现代。他以敏锐的直觉释仁 ,力图超越理智主义的限定而体悟天理流行之生活本真 ;以刚的生活态度释仁 ,旨在探求中西文化最深层处的契合点 ,以实现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同儒家最深层的对接。梁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论述和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探讨在当代新儒学发展史上具有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正在向着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成果相继涌现。最近,银幕上又升起了一颗“闪闪的红星”,为“儿童团”唱出了一曲壮丽的赞歌,在广大工农兵观众的心头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彩色故事影片的出现,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新成果,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深入发展开放出來的灿烂新花颐侨绾窝案锩逑返拇醋骶?塑造成长中的儿童团英雄典型,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刘小平 《江淮论坛》2003,(2):146-151
本文从欲望叙事的角度对<小鲍庄>及其评论进行个案再解读,试图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叙事的进入和隐藏在文本中的欲望叙述策略,在解读中揭示了三个问题1、仁义欲望和本能欲望的冲突表现以及正确把握欲望结构的方法,2、涝渣的欲望结构及其被主流话语改造的过程,3、现代性欲望话语改造仁义欲望话语并建构当代历史文化的策略.本文认为<小鲍庄>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儒家仁义观念的现代寻根,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寓言书写,并展现了中国当代的现代性建设的踪迹和缺失.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劳动模范作为中国独有的身份与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银幕上,成为中国电影中的典型形象之一.自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模范形象在银幕中的呈现并不是单质的、统一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期特征,这既与不同时期的时代母题和政治要求有关,又关乎创作者的心态.具体来讲,"十七年"时期电影中的劳动模范形象是一种集体奋进意识和"竞赛精神"的典型代表;新时期伊始,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银幕中的劳动模范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社交受阻、身份位移等现象;如今,劳动模范形象经历了概念拓展与价值升维,不仅创作手法多元,形象也趋于主流化,并以一种"情感真实"的面貌与观众建立起交流与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儒学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儒学及其人物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儒学从百家中的一家成为主流脱颖而出成为主要流派,然后又从兴盛走向了衰落,原因何在?它与制度的变迁是一种什么关系?在当代它又如何定位?这是文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时间和时空艺术世界中存在着"缺席的在场"人物,这样的人物往往隐藏在故事背后,不是"具体而形象"的,读者和观众必须通过在场人物的言说和作品背景才能感知其在场。"缺席的在场"人物通常是经过在场人物的追忆、等待、寻找,才能存留于艺术世界中。由于这些人物存在的模式不同,使得他们在具有类似的功能中又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及其性别表述,敞开了文本在多重话语缠绕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从民族和性别的角度考察可以看到,一方面,小说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传统的性别定位;另一方面,作者在修改版中借助于对人物民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置换传达出一定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小说以朴素的女性关怀再现了处于历史边缘的蒙古族女性的生命境遇;作者对特殊身份女性形象的艺术处理,显示了民族性别深层审美心理的外化。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的中国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主流文化的统摄力减弱 ,精英文化急剧衰落 ,而大众文化则借助市场的力量蓬勃发展 ,一跃而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处在这种大众文化的语境中 ,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发生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转型 ,走向世俗、贴近大众成为主旋律电影的自觉追求。革命战争及历史题材影片注重再现壮观的战争场景 ,塑造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 ,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 ;领袖传记和英模人物题材影片尽量使领袖平凡化、英模人物世俗化 ;日常生活题材影片则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际遇 ,努力发掘生活的诗意与温情  相似文献   

18.
法斯宾德与谢晋分别是德国和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情节剧大师,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是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情节剧的电影形式,创造了一系列不同个性的时代女性悲剧形象,不仅把个人命运、个人情感悲剧同整个社会、历史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还注重情节剧的大众化审美和娱乐因素,把影片的思想价值和观赏价值统一起来。由于具体文化语境和审美个性的差异,法斯宾德对人物情感与命运的展示充分利用了时代变迁的偶然性特点,是一种社会/伦理化的历史缩影;而谢晋对人物情感与命运的揭示则更紧密地联系具体政治因素的必然性影响,是一种政治/伦理化的现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苏联哲学既曾取得可观的成就并具有世界影响,又具有唯上性、唯意识形态性、片面性、越位化、封闭性等特征。苏联哲学的转变始自斯大林逝世终自苏联解体。转变体现在多个领域。其突出表现是从客观性、科学性、必然性,向人文性乃至抽象人道主义的转变。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吸取苏联哲学转变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1931-1941年期间,张恨水“鸳蝴”小说被频频搬上银幕,在复杂多变的历史语境下焕发着与时俱进的现代性价值。伴随着中国早期电影“元叙事”的自反性探索,众多电影公司对张恨水小说改编电影发起了有声片的突破性尝试,如联华影业公司推出的《银汉双星》、明星影片公司的《啼笑因缘》等。张恨水一系列小说被各电影公司导演不断改编并推向银幕,这一文学改编电影的现象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社会文化转型、上海“孤岛”电影时期和1941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沦陷”时期,不断展现出通俗剧适时性价值与银幕生命力,在情爱叙事的感伤现代性下折射了女性形象的“越轨”特点。其中,张恨水小说改编电影作品中的价值评判标准呈现出跟随时代而调整的适时性特点,集中体现了女性命运截然不同的走向,反馈出文化保守主义下“犹疑”的评价标准和社会转型下“滑动”的价值选择;此外,还依据不同时代的女性站位适时而变地呈现出从鼓励到规训的过程。在民族形势严峻的特殊历史时期,张恨水作品的“银幕化”现象彰显了在革命电影叙事文学背后隐藏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市民的整体风貌与广泛的社会现实。在“通俗”外衣包裹下,其作者意识与社会呼吁借用银幕得到了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