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的蓄奴风与《红楼梦》中的奴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有两个对立的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和工具,并占有人身;奴隶阶级——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把劳动所得的全部果实交给奴隶主。正如列宁所说,“奴隶主把奴隶当作自己的财产,法律把这种观点固定下来,认为奴隶是一种完全被奴隶主占有的物品。”在中  相似文献   

2.
一、凉山彝区土地租佃的由来 近代凉山彝族社会基本上处于奴隶制历史阶段。在这个社会制度下,社会成员依据血缘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划分为诺合、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奴隶主、自耕农(但仍同诺合保持一定的人身隶属关系)和奴隶。限于彝区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诺合个体家庭力量的单薄,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偏少等缘故。凉山彝区的奴隶制难以采用强迫奴隶集中劳动的庄园制形式从事生产,只能以诺合个体家庭为单位经营。即奴隶主在保留部分  相似文献   

3.
十世纪末由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皇朝,其社会形态是奴隶制抑或封建制,特别是在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前的这段历史,目前史学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劳动生产者在这个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是划分不同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志,所以,斯大林在划分奴隶制和封建制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时,是以“生产工作者”在这二个不同社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身份为依据的。他说:“在奴隶占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工作者,这些生产工作者就  相似文献   

4.
略论先秦人性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人性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产生,标志着古代人类自我认识的开始。它的发展,把人从殷周天命宗教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并力图在社会现实中认识人的本质,这是先秦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后,社会便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奴隶主和奴隶。统治阶级一方面利用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残酷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利用“天命”宗教迷信对奴隶进行思想奴役。奴隶主宣称:“有夏服(受)天命”。他们自称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是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的。春秋末期,奴隶阶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柳下跖同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孔丘的论战,就是奴隶同奴隶主两个阶级、两条哲学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正面交锋。剖析这场大论战,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奴隶阶级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围绕着奴隶制的起源、奴隶的社会地位、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等问题,著名的古代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作了较多的论述,他的奴隶制观在西方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对其拉丁文本的分析,分个人态度、社会秩序观与基督教伦理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奥古斯丁对奴隶和奴隶制的认识,指出其奴隶制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精神,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凉山彝族社会的等级观念,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问题。因为等级问题直接涉及到广大群众,对彝族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关系极大。但民族学界对等级观念还未予以重视,究其原因有二。第一,不愿承认等级观念的存在。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第二章中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阶级的差别也是用居民的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同时还为每个阶级确定了在国家中的特殊法律地位。所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及农奴制社会)的阶级同时也是一些特别的等级。”凉山彝族社会民主改革运动中的阶级划分有四个阶级(奴隶主、劳动者、半奴隶、奴隶),它和原有的四个等级(黑彝、曲诺、安家、呷西)基本相当。这说明“等级——阶级”问题。解放后,凉山彝族的历程,是伴随对等级观  相似文献   

8.
春秋末年,新的封建制在兴起,腐朽的奴隶制在没落,政权、财权、文权日益落在新兴地主阶级手里,不少奴隶主贵族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以至沦为奴隶。社会突飞猛进。大动荡的浪潮冲击了孔丘一家。他的祖先是宋国的大奴隶主贵族,他曾祖父因内乱逃到鲁国,父亲在鲁国做大夫,到孔丘就没落了。孔丘三岁丧父,家境贫困,不得不干一些被奴隶主认为下贱的工作以糊口。孔丘自幼怀念其祖先的“富贵”,仇视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孔丘对那把他和他的阶级弄得国破家亡的奴隶、平民和新兴地主阶级,怀着刻骨的阶级仇恨,顽固地坚持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立场。他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一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  相似文献   

9.
法学界大都认为,国家与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对此,本文并无异议。但是,法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把这种阶级矛盾具体说成是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学基础理论》在谈到法的起源时就作如下论述:“在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由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在思想感情上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看法也有了根本的分歧。这自然使过去那种反映全体氏族成员的意志和利益的习惯无法适用。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新兴的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有必要,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新的行为规则,……这种新的行为规则就是法律。”本文试图提出一点与流行观点不同的看法,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0.
问:历史上,奴隶对奴隶主的阶级斗争没有导致奴隶阶级专政,农民对地主的阶级斗争也没有导致农民专政,为什么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呢? 答: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总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而被剥削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则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历史上奴隶阶级反对奴隶主统治的革命运动,对于推翻奴隶制度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奴隶阶级却不能获得最后胜利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而取代奴隶主专政的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这是因为奴隶阶级并不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个阶级可以以客观的和主观的两种不同的方式而存在。从客观上来讲,那些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他人以满足他们每天生活需要的人们,以及那些不拥有生产过程中任何重要部分的人们,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阶级——工人阶级。由于阶级仅仅是按照其成员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来划分,所以一个阶级可能包含许多不同种类的个人。例如,工人阶级包  相似文献   

12.
一秦始皇(公元前二五九年——公元前二一○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正当我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奴隶和平民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战胜了奴隶主阶级,在各个诸侯国都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政权,封建制度已经取代了奴隶制度。但是,由于封建制度刚刚确立,经济基础还不巩固,上层建筑还有待逐步完善,而奴隶制的残余仍然严重存在,奴隶主贵族在各个诸侯国仍然有着很大的势力,因此,社会上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一直都在激烈地进行着,反动的儒家学派拼命鼓吹“法先王”,主张分封制,就是奴隶主贵族复辟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同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化对于社会不平等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马克思把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异 ,而韦伯则认为 ,社会不平等是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建立在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基础上的 ,而韦伯的阶级概念则是从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的。在西方社会新的分层背景下 ,工人阶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阶级概念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此相适应,就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指各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来说,同样是指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形式。这是毫无疑义的。除原始社会外,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其所有制决不是纯而又纯的单一所有制。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以来,不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如此。在奴隶社会里,除了奴隶主阶级占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社会处在奴隶制濒临崩溃,封建的生产方式兴起的大变革时期。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茶,烽烟四起。腐朽的奴隶主阶级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在这个阶级斗争进入决战阶段的时候,统治集团的分化过程加剧了。一些臣子弑君篡位,一些贵族没落破产。大量的奴隶也转化为自由民。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奴隶主阶级专政“大厦”土崩瓦解,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社会在斗争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化对于社会不平等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马克思把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异,而韦伯则认为,社会不平等是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建立在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基础上的,而韦伯的阶级概念则是从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的.在西方社会新的分层背景下,工人阶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阶级概念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从《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把握马克思的剥削观,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抽象"的科学方法。在本质抽象层面,剥削是基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非劳动者"阶级对"劳动者"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但在现象具体层面,不仅剩余劳动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实现对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不仅各个阶级本身的存在形式在变化,而且各个人的阶级归属和社会地位也在变化;任何形式的阶级剥削,都既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同时又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尚处于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者是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当时,统治者对被统治者除了直接占有人身以外,还存在着地租剥削,各等级(黑彝、曲诺、阿加)间还有着一种土地租佃关系。这种租佃关系的产生,主要原因并非黑彝大土地私有者基于娃子的反抗而被迫采用租佃制来代替娃子耕作,也不是作为代替奴隶制剥削方式而产生的。奴隶的反抗(怠工、破坏农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之际,正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孔老二,为了挽救奴隶主贵族的灭亡,复辟已经崩溃的奴隶主阶级专政,挖空心思地泡制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反动思想理论,提出了“克己复礼”,即复辟奴隶制的政治路线,作为他终身的奋斗目标和言、动、视、听的准则。他的“克己复礼”,就是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恢复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把丧失了世袭地位的贵族扶植起来,让被打倒的贵族重新上台,以便他们对奴隶阶级和新兴势力进行疯狂镇压与反攻倒算。为了服务于“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孔老二还提出了“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反动思想家,他顽固地站在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一边,坚决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坚决反对奴隶的反抗,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大肆进行复辟活动,大造反革命舆论,充当了反动的奴隶制度的吹鼓手和卫道士。为了维护奴隶制的旧秩序,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反动政治主张和理论,形成了一个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