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对青年的研究,就是对新一代人的研究。青年学就是在“代”这一领域中研究和探索人类发展的趋势。所以,作为理论的青年学,就是对新一代人本质的思考。青年学是以一种使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获得充分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出现的。因为,把青年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无论是从社会的或是青年个人的角度提出,其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不确切地理解青年,或是根据这种错误的理解而进行的实践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青年研究领域中建立青年学的必要性如何? 青年学的理论前提是什么? 我以为,在青年研究领域中主张建立一门“青年学”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这表现在:①随着现代化的深入,社会已经充分意识到青年作为一个社会活动群体的主导价值是万万不可再漠然视之的了。②已经确立的青年心理学等学科由于只侧重对作为个体的青年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60年代,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以认知过程为基础解释人类行为的产生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攻击行为这一人类最古老的侵犯行为也受到这一研究趋势的影响,涌现出以认知解释攻击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尤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最为突出,它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类价值系统是一种关于个人或社会所喜爱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的比较稳定的信念组织,它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早在本世纪3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等人就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并且,围绕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和宗教六种价值观编制了一套测量工具。70年代初,心理学家罗卡奇将人的价值系统分成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两部分,并编制了一套简便、有效的量表。此后,在这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研究,为揭示人类价值活动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人类价值观的先期因素可以追溯到文化、社会及其机构和人格之中”(Rokeach,1973,p.1)。中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年研究从1988年出版第一部《青年学》教材以来,历经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走的正是基础理论研究与普及应用双双并进之路。在当今青年研究中,有一种"轻普及应用"的倾向。新时代,要在青年学研究中形成基础理论研究与普及应用双双并进的共识,必须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与术、普及与提高三对关系上提高认识,才能够更深一层地认识到青年学的存在价值:青年学理论的力量,归根结底在于应用。新时代加强青年学理论普及应用有五大着力点:提升青年自我认知能力、引领青年全面发展、强化青年工作理论思维、培养青年工作专门人才、科学制订青年政策。为此,如何扩大学术张力,这已成为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学科新的要求、加强青年学学科建设不容忽视的一个攻关课题,应当在反思的基础上,补足短板与缺项,进一步扩大青年学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青年学     
青年学是一门新开垦的研究人的综合性边缘学。青年学涉及的学科很多,除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外,还涉及到教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史学、美学、未来学等等。原来的研究人的科学,如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只是研究人的一个侧面,而青年学则要求对青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所以,它既是各传统学科的分支,又是它们的综合。其研究对象显然就是“青年”,但是对于什么是“青年”,社会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即使从严格科学的意义上讲,青年期的上限与下限也难以确定。青年期的上限始于青春萌动,而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在不同纬度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之间,前后相差有好几年。即使在同纬度的国家、同民族、同性别里,不同个体间相差5年也算正常。这是其上限的不确定性。青年期的下限止于人的成熟,而人的  相似文献   

7.
青年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学科的基本框架是以青年学为基础性学科,重在揭示青年的本质特征、身心发展、个性变化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理论。而其他一些相关的学科如青年政治思想教育学、青年组织学、青年心理学、青年人才学、青年行为学则为应用性学科,组成了一个以青年学为中心的学科群。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有历史、理论和应用三大部分。青年学应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8.
文化社会学发展之争辩:概念、关系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争论中研读文化社会学的发展轨迹 ,似乎潜藏了一种理论无根性的恐慌 ,但事实就是这样 ,其“发展”的言说基本存在于以下两大争论之中。一、文化概念及其功能的争论如果我们撇去纯属自然的、智能的物质文化的研究 ,我以为 ,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文化概念之碰撞。主观意义 (subjective)的文化 文化主要由思想、情感、信仰和价值构成。这是一个最常见的文化观点。“文化是撇开一切形式可以观察到的人类行为之后留下的剩余领域。它们是内在而不可见的人类思想生活 ,或作为个人 ,或在某种难以想象的集体意义上说作为‘集体目…  相似文献   

9.
青年学有自已独特的学理根基与知识体系。青年学的研究对象是青年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青年及其本质;研究的学术范畴是揭示青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青年特殊需求的发生与引导的规律。青年学这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必然要吸纳众多学科理论研究青年的成果,对青年学研究应防止故作高深的苛求,让后来者视综合性研究为畏途。青年学的研究方法也应是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在青年学学科建设中的综合,在综合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应提倡在综合中创新,避免眼中只有某一种方法的单学科思维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合(简称联结学说),桑代克是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学习的联结学说.通过动物和人的系列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基本学习定律和五项学习原则,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李新华: 大札已悉。知道你近来正致思於“代沟”问题的深入研究,我很感兴趣。你去年五月发表的那篇题为《“代”的时代——关於代际理论的手记之一》正是你这方面研究的力作。你在文中试图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去俯察、描述青年文化的擅变轨迹和未来图景,这是一个新颖的视角。你关于“群——阶级——代”的文化演进的划分,无疑也是大胆的洞见。这使我联想起维柯的《新科学》。这位历史哲学之父在《新科学》一书最早提出了这样的基本思想:人类为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经历了如下的复演过程,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即人类脱身於蛮荒时期后,便开始被宗教驯服,产生出家庭、国家、法律等,最后走向共同的人道文明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青年理论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已经发表了不少青年研究方面的文章,出版了一些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青年学教材或专著,几乎所有团系统的院校都开设了青年学课程,使这门学科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笔者认为,青年学在我国青年科学体系中并未真正牢固确定它的地位。事实上,青年学的学科独立性在我国仍是一个有待确定的课题。青年学的学科独立性在我国面临的挑战来自青年社会学、青年文化学、青年人类学、青年未来学等学科,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门独立学科的青年学的建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它包括对人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  相似文献   

14.
建树人类社会的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在生存发展的环境长河中,一个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大课题。我的研究遵循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环境)基本关系的理论,结合感性自然界来探讨这个问题。一、要建树环境生存意识。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回顾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认识论的环境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深刻地蕴含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对环境具有依存性。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八青年学的基础中有三大任务,这就是认识青年,教育青年和帮助青年。我们这篇文章,论述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领域中新出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发展动态,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淡的,这里也涉及到青年观念的变化。而青年教育问题,始终是我们所认真关注的。现在,青年思想教育理论存在的一般问题是,没有能跟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其基本的理论框架仍是文化革命以前,各历史时期中所构成的。这些从传统  相似文献   

16.
蔡骏  徐洁 《职业》2009,(14)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对人类认知能力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它对传统的智力理论如智商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像传统智力理论定义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及衡量标准,而是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所以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对智力的理解就不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四) 青年学的产生是我国四化建设过程中对理论的一种需求。现代西方文明的建立中有一条经验,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和鼓励社会中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交流,允许多元文化的存在。因为,不同系统之间充分交流的前提是多元化。在科学进步的机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并列原理,即各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并列。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调整,产生新的信息系统,以推动科学的进步。现代社会的进步机制也一样。  相似文献   

18.
将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恰当的手段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科学地把握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是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运用需要理论、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毕毅敏 《职业时空》2008,4(7):99-100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校园人在与校园世界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之中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存方式,以及在这种互动之中,校园人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作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教风等,它反映了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自认和生活状态。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而独特的亚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外心理学及其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兴起,翻译心理学已然崛起,但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无法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某些实际应用问题。本文从翻译心理学的实证角度出发,将译者心理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两种,又将外部动机分为政治动机、文化动机和经济动机。外部心理动机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文章引用名家译例阐明翻译外部动机对译者翻译实践的影响,以验证译者外部心理动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