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二十世纪初,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也是自然科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时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低速运动领域跨向微观高速运动领域。四十至五十年代,产生了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重大突破。接着出观了许多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科学与技术的的紧密结合(即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使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整体化的趋势。顺应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整体的方法的趋势,系统论(系统科学和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科学地界定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对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全面反思有关教育学学科性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学学科性质进行了思辨性的探讨。认为,要研究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教育学研究应做到:顺应现代科学的时代精神,走科学统一的道路;既要有危机意识,又要坚守自己的阵地;要少谈体系,多谈问题;要有批判精神、加强反思。  相似文献   

3.
潘喆  阮航 《天府新论》2003,(3):123-125
当代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 ,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提出了客观要求 ;现代科学综合化、整体化、主体化的趋势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 ,打破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分界 ,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整合创造了条件。理工高校的文科教育应当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群策群力 ,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的交叉、整体化日益引起人们对科学本质及其意义的反思.本文在辨析跨学科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学科与跨学科统一和科学精神提升问题,并对21世纪科学精神建设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写作理论研究正出现新的转机,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日趋明朗。一是由静态的文章本体研究转向动态的主体行为的研究,一是由对写作活动的结果研究转向对写作过程的动态考察,而且,后一种趋势由于受现代科学理论和新学科的强大影响,已由片断的、阶段的写作行为考察,走向系统的写作过程的动态研究,并试图建立完整的写作动态研究的科学体系。这使写作理论由静态的、封闭的状态走向动态的、开阔的新领域,从而步入现代科学总体发展的新格局中。  相似文献   

6.
雷好利 《兰州学刊》2005,(6):316-317
从教育的历史渊源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不分彼此,血肉相连的;二者的分化和决裂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出现了科学教育受到强化而人文教育被淡化甚至缺场的局面,而其原因则在于现代科学教育对于古代科学教育中属于人文教育范畴的艺术教育的遮蔽和遗忘.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依赖于找回失落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复兴和回归将会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李约瑟难题"的真正解答,必须将古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进程纳入民族思想传统中进行审视,不仅揭示促进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因素,更探讨德性思想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德性传统上接引现代科学的问题。成中英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早期中国自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与多种自然现象的解释理论有重要关系,而近代中国科学滞后的哲学原因则在于儒道思想的内省性。为促进现代科学在中国良性发展,成中英进一步提出"科学转化观",通过确认道德与科学在儒学中的本体地位,指明从道德到科学的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 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堀起的技术科学理论。作为一门横向学科,系统论在它出现后短短几十年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从而成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的现代科学方法。系统论的出现,为科学一体化的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尤其是它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里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如何将系统论引进社会学领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把握社会系统,在国内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我们认为,系统论关于整体的观点、结构功能的观点、层次的观点与社会学从辩证综合的角度在总体上把握社会、认识社会的学科特点是基本吻合的。社会学和系统论的结合,不仅将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力的科学方法工具,而且从建设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来看,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因此,本文试图就社会学和系统论结合的根据以及二者如何结合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西方科学观经历了由现代科学观向后现代科学观的转向 ,这一转向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费耶阿本德 ,文化哲学家海德格尔、罗蒂等实现的。本文试图立足于当今科学发展现实 ,在对现代科学观与后现代科学观进行双重反思与扬弃的基础上 ,建构一种新的科学观。   一、对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的双重反思  文艺复兴之后 ,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使人们对于科学的看法发生了新的变化 ,认为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无条件地渗透于人文文化领域 ,去分析、解释各种人文文化现象 ,从而形成了现代科学观的萌芽。 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0.
一、边缘学科剧增;二、横断学科兴起:三、综合学科出现;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五、科学的数学化;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七、科学的社会化,八、社会日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现代科学体系的构想,在整个构想中他将现代科学体系分为十一个部门,马克思理论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最高层次。但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并不是对所有的科学性内容的囊括。在科学体系周围还应该存在着只是依靠我们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理论体系,它们具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唯象学。唯象学以象为第一性,是借助于现象或者直接从现象中来的理论。论文通过对《周易》象科学以及唯象思维的本质研究与分析,为现代唯象学寻求理论依据,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象内容真正迈向科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晓华 《东南学术》2001,(1):92-101
一、博士论文提要 论文用逻辑与历史统一和科学抽象的方法,力图在全面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梁启超的科学方法论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论文对梁启超的科学方法论思想作如下的处理:首先,从西方近现代科学方法的兴起导入正题.第一部分为导语,概括地介绍西方近现代科学方法论.其次,从中国近代科学方法论确立的整个情况来理解梁启超的科学方法论思想.第二部分从比较中国古代科学方法论与西方近现代科学方法论入手,论述梁启超在中国确立西方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史上的开拓奠基地位.第三,阐明梁启超在继承中国古代科学方法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对中国教育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面对现代科学的综合发展趋势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及时对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现代科学的综合发展趋势是以学科的分化为基础的。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分支也越来越多。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已超出500门以上,技术学科有400种以上;应用技术的名目更多,总的学科多达2000种以上。在学科不断分…  相似文献   

14.
辨证综合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并侧重于综合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在知识综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哲学方法论作用。当前,人类认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综合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规律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走向了高度综合,出现综合化趋势。科学技术正由于交叉学科的兴起、综合性学科的出现、横断学科的发展以及技术综合化而形成统一的整体。现代实践也由孤立性实践走向系统性实践,出现综合化趋势。这表现在实践对象、实践过程和实践目标的综合化。科学和实践发展所提出的许多综合问题需要从哲学高度给予反思和解决。对现代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科学技术空前鼎盛.一方面是科学分支越来越细,高度分化;另方面是各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出现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发展的这种态势,对现代哲学思维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促成了人们对现代哲学研究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热忱.于是,与现代科学的鼎盛相应,现代哲学的大繁荣成为历史的必然.概览当今世界,现代哲学可谓是名目繁多,流派林立.按其本质内容大体上不外乎分属现代唯物主义、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派别.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6.
徐萍 《天府新论》2009,(4):125-128
科举制的兴与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试图将现代科学纳入到科举框架的本意反而最后颠覆了框架本身;科举与科学并非天然对立,科学的原意实为科举;废科举兴新学的背后反映的是绵延几个世纪的思想变迁.只有厘清科举与科学的复杂关系,才能够认清中国选才制度的发展脉络并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思想的现代转型.对科举的批判和对科学的崇尚都需在一定的理性限度内.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和哲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无论是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反过来,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不能脱离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实践,不能不对一些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作出哲学的解释和概括。经济学同哲学的关系,也就是具体科学同哲学的关系问题。这里所说的具体科学,除了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外,还应该包括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从现代科学的分类来说,经济学只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哲学则是处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哲学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科学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动力。本文着重从现代科学发展引起哲学对象、哲学内容、哲学研究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现代科学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科学大交叉、大渗透的文化背景下,国内新学科丛生,研究介绍新科学的工具书也相继涌现。而从交叉科学角度,探讨其形成、发展、主要特点及其应用问题的,则唯独翁其银同志撰写的,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交叉新学科便览》(48万多字)。由于这部书从交叉科学入题,故而与其他新学科工具书有别,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天人观的伦理意蕴对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生成的启示现代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升华。如果说科学精神是以理性为本性,以求真为核心,以合理怀疑为动力,以创新为宗旨,以务实为依归,那么现代科学伦理精神则是以理性-伦理为本性,以臻善为核心,以责任为激励,以完善人格为宗旨,以协调发展为依归。因而,科学精神体现的是科学活动主体认知-求真的需要与实现的程度;现代科学伦理精神体现的则是科学活动主体的臻善需要与实现程度。前者主要在科学领域,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使命,后者则超越了科学领域,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