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历史的具体中抽取无时间性的社会静态的分析方法是西美尔货币哲学最核心的方法论特征,在西美尔视域中的货币绝对不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而是一种世界之相对性存在的象征物。在目的论序列中,货币的手段特权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使货币从一种相对性的手段变成一种心理上绝对的目的,导致货币幻象的产生,使内在世界的固有价值被剥离并消融于货币的量中。尽管西美尔对货币进行大量的哲学修饰,但是却始终无法认清货币的真正角色是阶级压迫的迷惑性工具,因而无法成为解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2.
住房保障制度中对受保障群体往往采取实物补贴、货币补贴和两者相结合等三种主要方式.住房保障的理论模型说明实物补贴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减弱了住房保障制度的适应弹性;增加了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推动住房空置量增加;不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货币补贴具有更强的效率特征,可以有效地解决甄别、监督和管理的困难,节约政府直接进行实物分配的行政管理成本,同时不存在干扰市场竞争机制的负面效应,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的发展,由外在的形态分类逐步深入到内在的基因水平;相应地,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由外在的形态构拟逐步发展到内在的基因探讨。并据此提出了“语言基因组计划”。作者在1995年所提出的藏缅语声调基因观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声调生成的基因表征。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代表的区块链技术,是密码朋克的一种当代表现。20世纪60年代,控制论思想和美国兴起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技术乐观主义,这种技术乐观主义以技术为载体,以控制论为指导,以地方自治主义为依归,以全球为视野。这种理念在今天凝结为区块链这一技术形式,并借助这一技术形式开始对人类社会公共事务产生影响。全球治理作为最为广泛的人类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式,当前正面临着危机。危机的表面形式是行政失效,背后的实质则是政治冲突。全球治理这一概念正经历从行政向政治转型的挑战,从而承受着来自行政和政治的双重压力。区块链技术正在被运用到全球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在通过技术提高全球治理行政效率的同时,其内涵的理念也将为解决全球治理的政治危机产生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期推动全球治理平稳发展的中国方案,区块链是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参与并运用该技术以完善、推动和重塑全球治理,既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长期以实物货币的面貌呈现。明代以前,白银的货币职能及流通范围是有限度的,至明代中叶以后始生变化。大体上,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钞到银钱的结构转变,然而,把货币结构的这种转变仅理解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或者是货币经济自然演变的结果,都失之偏颇,因为具体情况甚为复杂。实际上,明代货币结构的艰难转变应从白银由实物货币向贵金属货币的性质转变这一角度来把握。结构转变应归因于恢复萎缩的货币经济与"洪武型经济体制"的矛盾、铜钱宝钞难以充当扩大了的东亚经济圈区域性国际货币以及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在住房保障经济学研究中的经典争论;以环境动态的视角进行政府住房保障的经济学分析,推导证明了在房价持续明显上涨的情况下,政府住房保障政策新的最优选择--实物补贴优于货币补贴,以及政策实施的理论阀值.我国政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住房保障新政策是合理的,在房价高企之下,各级政府应多方筹措公共住房建设和住房补贴资金,从多层次来满足城市中低收人人群的合理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7.
日本遣唐使入唐后获得书籍的途径多种多样,等价购书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东亚古代货币史一直是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领域。虽然国别货币史研究已有丰赡的学术成果积累,但有关东亚各国通用的国际货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宋明时期中国货币的域外流通,很少有人论及隋唐时代东亚朝贡贸易圈内的通用货币问题。日本学术界流行一种说法:从8世纪开始,遣唐使就携带大量黄金到中国消费,给唐人造成日本盛产黄金的印象,这一印象又通过唐人传给伊斯兰商人,从而促使9世纪黄金之国“外克瓦克(al-Wāqwāq)”传说在亚洲的流行。事实上,日本到8世纪中叶才首次发现黄金,之前百余年的黄金消费完全依赖进口,之后约半个世纪所产黄金仅供内需。公元804年派往中国的第18次遣唐使首次携带黄金在中国作为货币使用,而整个8世纪东亚流通的货币是布帛,这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引进中国的“租庸调”制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欧洲国家形态的变化问题。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国家形态向近代演变,尽管在不同地区、国家演变的过程不同,但演变的方向和阶段却呈相同性,表现为依一定的顺序阶段性地发展,而这一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似乎尚未被学术界注意到。本文通过梳理史实,呈现这种阶段性的发展现象,并试图对其转变的原因与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技对消费者基本需求满足过程的简化,促进了消费类型从实物消费到概念消费的转变。概念消费涉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消费期望、消费目标、消费流畅性、调节性匹配、多样性收集、特征疲劳、记忆保护与情绪体验等研究领域,影响消费者的物质消费、网络消费、虚拟消费和偏好形成。其研究不仅会使消费者受益,而且对于改善营销策略和理解人类消费行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体系既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又是国际斗争的重要场所,它的演变是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的。考察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各国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与政治目的,制订共同的行动准则,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支配着国际货币制度的变革,当各国的矛盾斗争尖锐时,必将影响到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与发展。这就决定了过去乃至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必然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这完全忽视了它的本土渊源。事实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汲取多方文明资源而生成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基因,更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转型和再生。换言之,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历经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与超越,表征为三个层面的关系形态——表层断裂、深层接续、转型和再生。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视角分析亚洲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我们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入手,对亚洲货币合作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来看,亚洲和东亚目前尚不具备构成货币区的条件,这使得货币合作目前仅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进一步讲,亚洲要达到货币一体化、形成最优货币区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亚洲各经济体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做出努力.但是,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亚洲经济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3.
以汇率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用于国际比较谬误巨大。比较生产力水平应使用国内购买力货币比价和国内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实际国民收入应使用国内外购买力货币比价和国内外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居民生活水平应使用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比价和消费品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具体经济指标不能混淆名义外汇价值与实物总量和结构的差异。这样才能正确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科学分析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不断增强,各种文字资料也出现新的变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物档案是更直观、更具真实性的资料,因此,做好实物档案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4,(5):10-12
1939年一个下午,两个美国人来到秘鲁南部的纳斯卡高原上,眺望着绵延数英里的一片标记,它看起来像是涂画在一本巨大而神秘的便笺上,在广阔的沙漠上,上千条苍白的线条指向各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分析蝶式期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运用;对汇率变动进行解析;以蝶式期权视角分析构建国际货币合作的条件,并据此条件分析目前亚洲货币联盟条件尚不具备,时机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7.
基层民主:从政治形态到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当前中国的基层民主更多的是以政治的形态出现而不是以生活方式的形态出现。我们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应该逐步树立起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念,通过一系列政治民主实践,逐步实现民主由少数精英的理念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所习惯的日常生活方式,这样的民主才是真正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这构成从《巴黎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一条隐性线索。如果说《巴黎手稿》侧重于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出发把货币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自我异化的话,那么《大纲》更侧重于把货币看作一种物化的社会关系,这反映了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它始终围绕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资本、劳动和人的存在方式展开,这三个维度构成马克思货币批判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9.
补充货币、社区货币及其试运行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克鲁格曼、列特尔和党爱民等的文献解读,提出了补充货币及其社区货币中国试运行的四种选择路径:公益互助性的城市社区货币所昭示的时间经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农村流行的道义性“社区货币”中硬塞进一个信用券证无助于扶贫济困;以名目繁多的消费券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分红试验显示出全民分红逐渐推广的重要迹象;对网络虚拟货币突破货币发行政府垄断之“门”的小小缺口,宜疏不宜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1978—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缺口是现实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之间的差异程度,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角度看,它对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保持汇率稳定,都具有重要参照意义.本文采用均衡产出决定法、周期趋势消除法和货币供给增长率推算法分别测算1978-2004年我国的货币缺口,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27年中,货币缺口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特征;(2)1994年以后货币缺口的波动幅度变窄,表明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逐步提高;(3)货币缺口对经济周期的峰值具有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